转世番外(十)(1/2)
转世番外(十)
女帝崩逝之后,宰辅卢淮扶皇太孙李征登基,李征虽然年少,但天下寒门都感念太昌帝与女帝的恩德,愿意尽心辅佐李征,而李征为人仁厚,就算是对屡次刁难他的齐安公主,他都没有痛下杀手,只是不让她再参与朝政,其余一切待遇照旧。
这个背负着其父原罪出生的遗腹子,在母亲和姨母等的悉心养育下,在老师卢淮的谆谆教导下,学会了即使痛苦,也不怨恨任何人,在度过战战兢兢的坎坷少时后,终于迎来了属于他的大放异彩。
在女帝驾崩后,女帝为李征所做的种种事情,也被卢淮如实告知李征,比如女帝在李征幼时,看似对他不闻不问,却还是忍不住密令内侍省,不准怠慢李征母子。
比如在汤泉宫莫名失火后,女帝表面没有彻查,但半月后,本来深得圣眷的姜氏永王忽然失了圣宠,还被下狱审问,勒死狱中,自此姜氏一族噤若寒蝉,再不敢去动李征的主意。
比如李征在巡查河道病时,病势来势汹汹,女帝让宫中五个御医昼夜不停赶到涿郡,为李征医治。
更别提李征在大明宫处理政务时,他秉烛写着奏疏,彻夜未眠,而白发苍苍的女帝多少次拄着拐杖,透过窗纱,看着窗纱里垂首疾笔的少年,她不敢面对这个少年,但这不代表她不爱他。
李征穿着丧服,泪流满面,时至今日,他才知道祖母是那般疼爱他,祖母给他留下了大周江山,给他留下了股肱之臣,给他留下了天下民心,而他,却连感谢她都没有机会了。
-
女帝崩逝时,还留下了一封遗旨,那就是将扬州司马之女杜枕月收为义女,封为万安公主,并赐她夫妇丹书铁券两张,群臣愕然,这杜枕月,只在她大婚之时,也就是女帝崩逝前一日,和女帝见过面,两人不过一面之缘,却不知女帝为何要将她封为公主?还赐两张丹书铁券给她?
有年老宫人说出实情,杜枕月的容貌,比齐安公主还要像女帝的爱女李楹,所以,女帝应该是触目伤怀,所以才对她这般恩厚吧。
毕竟,女帝都能因齐安公主的容貌,宠爱了她许多年,那遇到个容貌更相像的,收为义女,赐免死铁券,也没什么不能理解的。
只是,封公主事小,但丹书铁券是何等贵重之物,怎么可以赐给一个没有尺寸之功的女子呢?
但李征思及祖母的照拂,他涕泪交加,内心满是对女帝的感激和不舍,于是他力排众议,命遵女帝遗诏行事,封杜枕月为公主,赐丹书铁券,保她夫妇一世平安。
-
七年后。
风和日丽。
崔珣席地而坐,离他几步远处站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女孩约莫一岁多,她扶着月牙凳,急着含糊不清地喊着“阿耶”,崔珣笑道:“阿耶不抱你,你自己走过来。”
女孩委屈地眼泪汪汪,嘴里呜呜喊着“阿耶”,崔珣摇头:“你自己走过来。”
女孩还是不敢走,崔珣哄道:“皎皎,不怕,阿耶接着你呢。”
他张着手臂,女孩见状,鼓起勇气,迈着小短腿,放开月牙凳,摇摇晃晃,往前走去,走了三四步后,就往前跌到崔珣怀中,崔珣抱着她,拍了拍她的背:“阿耶没骗皎皎,阿耶不会让皎皎摔跤的,皎皎再走几步,好不好?”
他抱起女孩,将她又放到月牙凳边,女孩这次胆子大了很多,比上次多走了一步,然后又是滚到崔珣怀中,反复几次后,她走的步数一次比一次多,小脸上的害怕也变成了咯咯笑声,最后一次,崔珣宠溺将她抱起,刮了刮她的鼻子:“皎皎好勇敢,走,和阿耶去找阿娘去。”
他抱着女孩,出了厢房,来到庭院,李楹正带着一个三岁的小男孩放着纸鸢,男孩面容和崔珣十分相似,崔珣怀中的小女孩看到李楹,伸出手,喊着“阿娘”,要阿娘抱。
这是崔珣和李楹的一对儿女,自七年前,女帝逝去,李征登基后,李征感激崔珣在立储之时为他据理力争,所以十分看重崔珣,崔珣状元出身,初授九品国子四门博士,然后一路磨练,如今二十三岁的年纪,已经是正四品吏部侍郎了,这个升迁速度不可谓不快。
李楹被封公主后,她在崔珣的陪伴下,渐渐走出了丧母之痛,她虽名义上只是女帝的义女,但还是为女帝自发守了三年孝,她的一双儿女,是守孝之后才出生的。
李楹自崔珣怀中接过皎皎:“皎皎今天走了几步呀?”
皎皎才一岁,除了叫阿耶阿娘外,还不会其他的话,她的阿兄扮了个鬼脸:“皎皎那么胆小,一定一步都不敢走。”
皎皎看到他鬼脸,嘴一撇,哭了起来。
崔珣无奈:“裴羡,你再吓你妹妹,阿耶就揍你了!”
崔珣在裴羡还没出生的时候,几乎每晚激动到睡不着觉,他一直想着,等孩子出生,他一定要好好疼他,爱他,他要尽到做父亲的责任,但等孩子真的出生后,他才发现有的时候,话不要说太早。
裴羡就跟个混世魔王一样,特别好动,整日就没个消停的时候,和崔珣的性格完全不一样,崔珣忍了又忍,终于忍不住揍他,裴羡也蛮怕他的,所以崔珣一教训,裴羡就吐了吐舌头,不敢再吓妹妹了。
李楹哄着怀中的皎皎,她又气又好笑,她敲了敲裴羡的头:“每次都这样,非要等你阿耶教训你才消停。”
裴羡捂住头,嘟囔道:“阿娘也每次都是这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