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 > 第1031章 新的友商,“比特彼”战略

第1031章 新的友商,“比特彼”战略(1/2)

目录

彼岸造车的消息,如一场猝不及防的东风,吹皱了大洋彼岸的水面。

当马斯克在某次活动间隙被记者拦住追问此事,他先是意外地挑了挑眉:“Really?”

下一秒,他毫不掩饰地笑出声,甚至带出一句脱口而出的:“Oh,shit!”

他随即正色,语气里带着几分难得的兴奋:“如果这是假消息,我希望它成真;如果它已经是真的——那简直太棒了!

陈默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家伙,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开心!”

几年前与陈默那场不算漫长的接触,至今仍在他脑海中留有清晰的印记。

那位年轻人对行业趋势的精准预判、超越年龄的格局,以及在商业谈判中展现的机警与晚宴上面对诱惑的克制,都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这些年,他一直在关注彼岸的发展,越是深入了解,越是心惊。

尤其是近年为推进特斯拉在沪市建厂事宜,他多次往返华夏,深知在这片土地上用不到十年时间构筑起如此庞大的商业帝国,有多么艰难与不易。

他自认不具备这种能力,毕竟自己只是建个厂吃饭都要站起来敬酒,会谈中如坐牢般拘谨,这样的经历简直是糟糕透了。

偶尔,他也会因为彼岸的业务跟他没有形成正面竞争而感到有些遗憾。

现在看来,特斯拉即将迎来一个非常有趣的对手了。

彼岸的第一辆电动车会是什么模样?最好,直接与特斯拉对标。

他期待着那一天早些到来,用产品力说话,看谁的科技更硬核,谁的体验更好,谁的堆料更极致。

与陈默这样强大而可敬的对手正面交锋——马斯克对此,充满期待。

深圳,车BU总部门外。

大嘴被一群守候多时的记者团团围住。

“余总,对彼岸可能造车的传闻,您怎么看?”

他皱了皱眉,知道不敷衍两句难以脱身。“都说了是传闻,听听就好。”

“可他们9月21日就要开发布会了,很可能就是宣布造车!”

“也许,只是彼岸一种新的营销方式罢了,毕竟这是它们最擅长的方式.”他一边说着,一边艰难地往前挪动。

“如果是真的呢?”一名记者高声追问。

“真的?”大嘴脚步一顿,扭回头看着一众媒体,嘴角微微扯动,似笑非笑,

“你们是不是问错人了?彼岸造不造车,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又不造车!”

说完,他不再停留,转身走进公司大门。

门内门外,是两个世界。

不像刚才面对记者时的浑不在意,大嘴心里的包袱其实很重。

因为彼岸造车,是真的。

这已是业内心照不宣的秘密。从中也能看出,彼岸并没有刻意隐藏。

这几天的会议,核心就是分析国内外一众对手,而彼岸是会议内容中的重点关注对象。

本来他们之前的目标是特斯拉、比亚迪、吉利、蔚小理,余者那些骗补贴的垃圾企业不足为惧。

蔚小理还算好对付。蔚来李斌坚持的换电模式资产过重,成本压力巨大——这让他想起智能手机的早期阶段:电池技术不行时,大家都换电池。随着电池容量、安全性与续航能力的飞跃,现在谁还换电池?

在他看来,蔚来若不变革,迟早被换电模式的高成本拖垮。

何小鹏的小鹏汽车,在智能化上确有深耕,但体量太小,年营收不过几十亿,盈利压力始终悬顶。

李想的理想选择增程路线,产品定义上也给了不少启发。

不过在他看来,蔚小理虽各有特色,但整体规模与华为相比,盘子还是太小。

相比之下,国内的比亚迪凭借其垂直整合能力、恐怖的成本控制与庞大的产品矩阵,实现了近乎“无死角”的市场覆盖,是当前新能源车的销量王者,吉利次之。

而国外的特斯拉势头正盛,随着沪市工厂即将投产,Model3价格将进一步下探,全面侵袭在即。

原本他以为,特斯拉与比亚迪将是最大的劲敌。

没想到,半路杀出一个携巨资与流量入局的彼岸!

真是麻烦。

网上那篇《彼岸,会造车么?》的文章,他读过。

尽管对彼岸布局之深、之早感到意外,但他更清楚:光有这些是不够的,整合资源,谈何容易。

大嘴负责造车业务已有几年,对其中技术攻关的难度心知肚明。

强如华为,拥有深厚的技术底蕴与他的操盘能力,造车之路依旧步履维艰。

“真以为造车跟造手机一样简单?还去找雷军?”他暗自摇头,“简直天真得可笑。”

原本内部在“先打特斯拉,还是先打比亚迪”之间争执不下,如今又多出一个彼岸,让战略会议再度陷入分歧。

大嘴判断,即便彼岸真造车,这种重资产行业,等产品落地至少还需三年。

他手里的‘研发费用’是有限的,此时分散火力为时过早,殊为不智。

没有现在,何谈未来。

目前他们的对手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比亚迪。

当下应该集中火力搞掉当前市场老大哥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最终,他力排众议,定下“今比、明特、后彼”的进攻次序,内部将其确定为——“比特彼”大战略!

回到办公室,大嘴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马斯克、王传福、陈默.每一个对手都极难对付。

即便背靠华为庞大的资源体系,他依然感到压力山大,毕竟这些人都是开会跟他老板坐一桌的人物,他都没资格上桌。

可那又如何?王侯将相!

之前在消费者BG得到成功验证的“智选模式”,如今被他复制到汽车领域,成功跟塞力斯合作,打造问界。

这几个月合作下来,大嘴感觉自己这边既要深度参与产品定义、设计、研发、质量管控,又要跟进渠道销售和宣发,从前跟到后,除了牌子和厂子不是自己的,活都干了。

真的是又当爹又当妈操碎了心,不过唯一的好处就是‘孩子’比较听话,不像之前北边那个‘熊孩子’.

突然手机响了起来,是任老.

大嘴赶紧起立站好,接通了电话,听到里面的内容

他先是愣了一下。

北汽求合作?之前不是不.

脑海偷到风暴,不耽误大嘴立马回复,“.好好好,我马上跟进安排.嗯嗯,明白!”

挂断电话,他砸吧砸吧嘴,回过味来。

看来京城是一山难容二虎,其中一头年迈的老虎怕落得被黑犬欺负的下场,否则断然不会如此放低姿态求合作。

没想到,彼岸造车的风声,竟间接给他送来了机会。

他立即派出团队,与已抵达深圳的北汽团队接洽。

这一次,对方的态度与上次截然不同,北汽董事长徐和谊亲自带队,诚意十足。

总之这次初步接触,大嘴发现这次对方姿态放的很低,有多低呢?比小康强点,但也有限。

几天谈判下来,合作框架初步达成:双方将携手打造一款豪华轿车。

九月中旬,北汽团队返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