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4、伟大的奇迹(1/2)
杨晚渔说的这一句“对现实进行干涉”,让全世界的人亲眼见证了一场奇迹。
在沧蓝星的西半球,格兰行政区。
前不久降临到幻梦神都的菜鸟,简娜,坐在自家客厅里,正瞪大眼睛注视着电视播放的突发新闻。
“轰隆!”
一颗颗淡红色的雷球,犹如雨点一样轰击着地面,将一块超过150平方公里的区域炸成了一片焦黑。
“电视机前的各位观众,就在刚才,澳罗行政区突然爆发了一场雷暴天灾,大夏区的陆域全天候监测系统,及时捕捉到了天灾爆发的画面。
“根据人联下属的抗击天灾指挥部的消息,这正是灵鸦先生前几天预警的‘特殊雷暴事件’。”
主持人的语速非常快,滔滔不绝的介绍着相关信息。
“我们从画面中可以看到,这些雷球的威力非常大,地表许多区域出现了琉璃化特征。
“据我所知,闪电击中富含石英或二氧化硅的沙地,能够瞬间产生极高温度,通常能达到1800度以上。”
“沙子被高温快速熔化,冷却后将会形成名为‘闪电熔岩’的琉璃状物质。”
当主持人讲述到这里,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特别镜头。
这是一块被放大的闪电熔岩。
“正常情况下,闪电熔岩的形状多为长条状,与闪电击中地面的路径高度接近,以往人类发现的闪电熔岩都是10到15厘米长的碎片。
“而电视画面中的闪电熔岩,形状普遍呈现为圆形,直径超过2米,甚至达到了3、4米的也不在少数。”
尽管简娜对这些东西不了解,可她听到数据对比,瞬间明白了雷球的威力有多么可怕。
“握草!”
她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
简娜完全不敢想象,假如雷暴天灾出现在自家所在的小区,有多少人可以活下来?
雷球释放的温度这么高,恐怕人类被这玩意擦一下就气化了吧?
“轰隆!”
“轰隆!”
淡红雷球还在不断坠下,并且有着越来越密集的趋势。
简娜越看越是恐惧,恨不得马上搬到地下避难所里长住,直到此次雷鸣风暴天灾结束。
在这种情况下,住在地下显然是最安全的选择。
但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
因为格兰区的抗灾设施远远不如大夏,不像大夏在地下修建了以“十亿”为单位的单人避难所套间和家庭避难所套间,容纳所有大夏人都还有富余。
大夏人只要愿意,随时可以申请在避难所套间中居住,几分钟就能得到批准。
只要按月缴纳一笔不算高的使用费,按照面积的不同,通常在每月200到500夏元之间,就算常年不出来都没什么问题。
到了天灾时期,这些避难所将会免费开放。
作为对比,格兰区只有不到三百万个避难所套间,余下都是群体避难所,少则容纳数百人,多则数千人。
居住在后者里面,有非常多的不便利,上厕所经常需要排队,洗澡更是几天才能洗一次。
群体避难所消耗的能源较多,故而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官方下令开启,平民们才能进入其中。
以格兰区官方向来“不做人”的德性,为了节约经费,只要雷暴没有造成较大的伤亡,只怕不会轻易开启避难所。
简娜叹了一口气:“如果可以搬到大夏就好了。”
申请大夏居住证实施积分制,通常300分以上才能进入排队序列,再等待2、3年就能成功获批。
如果达到450分,差不多半个月就能拿到。
她曾经试着做过一次在线评估,可惜只有可怜巴巴的50多分。
过了几秒。
电视画面突然发生了变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