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5章 振东风!(4k)(1/2)
配合上神秘深邃的机身颜色,整架飞机显得低调内敛但又杀气腾腾。
高振东有些痴迷的看着这架飞机,缓缓的走上前去,伸出手摸着飞机的腹部,这手感!
没有人阻止他,什么涂料维护,样机宝贵,在高振东面前什么都不是。
所有人都知道,没有高振东,就没有这架飞机,就没有这架飞机身上的隐身涂料,没有这架飞机的一切。
他都不能凑上去摸摸,那也没几个人能摸了。
别看高振东这辈子牛逼哄哄的,但是他两辈子加起来,也是第一次摸到涂在飞机上的隐身涂料是什么手感。
涂料是我做的,但是我没摸过。对于高振东来说,事实就是这么的有趣。
过足了瘾的高振东后退几步,满意的打量着这架飞机。
符合他心中的一切基于现实条件的期盼,虽然还没有飞起来,但是仅仅在地上,就已经足够的吸引眼球。
十爷加上米格1.44的感觉,只是比这两者,在隐身设计上要更加底层一些。
梯形的后机身,虽然装的仅仅是两台中等推力涡喷,但是依然显得有些庞大,至少在除了高振东之外的所有同志眼里是如此的。
毕竟在这之前,我们最大的战斗机,是米格-21家族的成员,但是米格-21本身其实也是一架小型的战斗机,有多小,举个例子就知道。
它的最大起飞重量相比米格-19,没重多少。
相比心中已经有预期的高振东,其他人的反应就更加剧烈。
委领导看着这架战斗机,有些目眩神迷的感觉,在此之前,他的确从图纸、照片上见过不同设计制造阶段的这架飞机,但是再详细的资料,都没有亲眼所见来得震撼。
眼前这架战斗机的外形,超越了他一切的想象,仿佛来自未来一样。
实际上这架飞机的核心理念,的确来自未来,很多技术,也来自未来。
“这飞机……真的能飞起来?”他转过头,看向和他同样激动的委总工。
不是他不相信西南所的同志,而是当一件事情太过超出常识的时候,所有人都会下意识的去寻求其真实性,哪怕这件事情就真真切切的发生在自己眼前。
总工半是感慨半是惊叹的点点头:“应该能……一定能!!!但是……这飞机真的太漂亮了。”
别说他们,90年代,当苦战斗机机头进气久矣的全国军迷,在三大知识上看到尖头八爷的时候,那种激动,曾经让听自己舅舅说起这事的高振东非常难以理解。
就这么一点点跨度,就能让上上下下的人们激动不已,而这个从米格-19这个一代机一下子跨越到3.8代的新式空中优势战斗机,能给人带来的震撼有多强就可想而知。
独特的结构、奇异的轮廓、优美的外形、复杂的气动、光洁的机身、攻击性姿态、光滑的座舱乃至肃杀的涂装……
这一切的一切,冲击力之强大,非亲历者难以言述。
“这飞机,比外国的要先进吧?”受到极大冲击的领导,此时处于一种怀疑一切的状态中。
高振东笑道:“先进!而且先进很多!”除了发动机之外,这架飞机的先进程度,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哪怕是亲手把她研制出来的西南所的同志,对此也了解不足。
指标和寿命不错的发动机,带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平板缝隙天线的PD雷达,隐身设计,隐身涂料,兼顾高空高速和格斗机动性的气动布局,更别说早就为她准备好,而且还在继续准备的,超越当前国际主流空战武器至少一代的各种空空导弹。
这都不先进,那就没有先进的了。
虽然还有些配套设备还在研制中,甚至连发动机都不是最终的目标型号,但是这架飞机依然敢称一声,我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没有之一!
“那的确很先进了。”高振东其实什么证据都没说,但是领导却露出了一抹安心的笑容。
证据什么的不重要,他此刻只是需要有人来肯定他心中的期望。
如果这个人是高振东,那就更让人安心了。
“振东同志,谢谢你为我们空中的雄鹰所做的一切努力。”领导转过头来,看着高振东,郑重的说道。
“这是我应该做的。”高振东这句话非常普通,普通到几乎任何人都会这么回答,甚至如果换个人来说,有可能被人笑话这人说话没什么水平,没有新意,不够独特。
但是他的回答,却显得特别的有力量。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而且还将一直做下去。
高振东其实可以什么都不说,毕竟相对他的贡献,所有的谦虚都显得苍白,毫无力量。
反倒是一句最朴实也是最难做到的“我应该做的”,方显行动的力量。
嘴炮不是完全没用,但是和实干比起来,就弱得太多。
“嗯,做得好,辛苦你了。也辛苦所有的同志们!我们明天,一定要在尽量保证安全、合理的前提下,让这架飞机飞起来!”
安全是第一要务,领导没有下“一定要飞起来”这种死命令。
“是!”此刻通明的灯光下,是一张张兴奋激动的脸。
第二天早上10点,已经快要日上中天的时候,在跑道的尽头,一架铁灰色的战鹰静静的等待着。
她已经在这里等了有一会儿了,为她服务的地勤战士,已经基本撤离到了一旁,除了电源车还连接在飞机上,为飞机提供空调等电力之外,其他的地勤车辆,也全部撤离到了一边。
“天气预报很准啊,今天是个好天气。”在离跑道更远一些的塔台上,大部分同志都在这里,这让这个塔台显得有些拥挤。
“准备起飞!”
一条指令下去,地勤战士撤掉了最后脐带——电缆。
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响起,飞机的一堆翼面开始活动起来。
鸭翼左右替次整体转动,仿佛在向看着她的同志们招手。
垂尾尾部的方向舵面左右摇摆,好像在说不用担心不用担心。
主翼上的各个气动舵面顺序上下摇摆,宛如在扇去身上紧张的汗珠。
“动了动了,嚯,这飞机能动的地方这么多?在空中一定很灵活吧!”一位空军的同志高兴的道。
这熟悉的画面,让高振东差点再次流下泪来。这一切的即视感是如此的强烈,高振东仿佛梦回四十多年后。
梦回四十多年后,一句听起来满是语病的话,但是在高振东身上却是如此的贴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