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 第19章 和文物打一架,打赢了才能修!

第19章 和文物打一架,打赢了才能修!(2/2)

目录

陶瓮正上方,时时刻刻悬着一个摄像头,对准陶瓮内部拍摄,把里面的画面投射到屏幕上。根据精神力的定位和感应,应该是一把……

匕首?

不,严格来说,是半截残匕。沈乐裹住那半截残匕,轻轻托起,想要把它移出陶瓮,方便自己探查和修复。

然而,只一发力,脑海又升腾起一阵剧痛,仿佛被狠狠割了一刀:

“……唔!”

他脚下晃了一下,伸手按住保管箱边缘,闭了一闭眼睛。

再细细感知,残匕上的金光早已收敛进内部,只有刃口边缘,一抹凝黑盘旋不去,散发出异常危险的气息。

事实上,也就是这股气息,“割”了他一下,让他的精神力感觉到剧痛。

“那……只要不碰到它,应该就能正常把东西挪出来了?”

沈乐思忖着,把精神力变形,延展,化为一个托盘,托在残匕下方,平平向上托起。

奈何这匕首太薄太利,陷在一卷丝帛里面,为了把它“撬”出来,沈乐不得不和它结合得更加紧密。

稍微一靠拢,他就感觉自己又被割了一下,脑门又是一下剧痛。再一挪,残匕在丝帛上微微一个倾侧,又是一下……

等等!

这丝帛,和这残匕,气机相连,好像必须一起挪动,稍微扯开它就要作反!

沈乐叹了口气,只好老老实实投降,把精神力重新展开,包裹住残匕

那丝帛已经脆弱到了一定境界,稍微动一动,就敢断裂给他看。沈乐只能把精神力凝练到最平稳、最安宁的地步,小心翼翼浸润上来:

如同最精密的手术器械,又如同最温柔的水流,承托住残匕下方的丝帛,覆盖着、加强着每一根线条……

“千万别裂开,千万别裂开……千万别在我手里碎掉……九十九拜都拜了千万别这时候哆嗦……”

他一边暗自念叨,一边收束精神力,不敢有分毫颤抖,将残匕和丝帛视为一个整体,缓缓从陶瓮深处托起。

这个过程,简直缓慢得快要赶上神舟21号和空间站对接——不是一厘米一厘米的移动,而是一毫米一毫米、一微米一微米地挪移。

每一次微小的移动,他都能感觉到残匕刃口,那一抹凝黑气息在隐隐悸动,锋芒扫向四面八方:

哪怕不切割在精神力上,这气息,也仿佛一头蛰伏的凶兽,明明在眯着眼睛打盹,却依旧生人勿近。

沈乐把精神力的运用细腻到极致,不知道挪移了多久,终于,残匕与丝帛完全脱离了陶瓮,向外平平漂移了一截——

“呼……好了!”

沈乐大松一口气。他双手伸进保管箱旁边的操作孔,隔着手套抓起一个托盘,接在丝帛

双手捧稳托盘,平平向侧边挪移,来到保管箱另一头长长的空处,将其安稳放落。

升起隔板,与另一只保管箱对接,放气,充气,挪移托盘,再放气、充气……

一系列工作都要在黑暗中进行,这上古时代的丝帛,见一点光亮,对它的损害就多一分。

文物修复工作者不能暗中视物,只能把灯光调暗、贴上隔绝紫外线的贴膜;

沈乐能用精神力,能在黑暗中看见东西,当然要追求对文物的最小伤害了!

终于,残匕与丝帛被平平稳稳,移送至崭新的保管箱内。

箱门闭合,内部环境参数稳定下来,沈乐才敢稍稍放松紧绷的神经。反手一抹额间,顿时苦笑:

这么惊险的操作,什么时候都习惯不了啊!这不,又是一手冷汗……

挪移完残匕与丝帛,只是一切工作的开始。好在接下来,他不用劳动自己的精神力:

他这次拿过来的箱子里,早就装了一个机械臂。这会儿,沈乐在外面操纵,机械臂就一寸一寸挪移,一寸一寸降下,稳稳的抓在了残匕上。

就像他做过很多次那样,用普通人的手法对待这些富有灵性的文物,并不会触动它们的灵机,让它们拼命反扑,损坏仪器和操作设备的一切。

事实上,这半只残匕,被安安静静、平平稳稳地拿了起来,挪移到另一个托盘里,再挪移到另一个保管箱里——

丝帛连着箱子送进保管柜,关柜门,开灯!

终于只留下不怕灯光的金属匕首在外面了!

沈乐拿着匕首好一顿忙乎。测量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长度,宽度,厚度,一样一样填单子;

再架起扫描仪,调整到微距模式,来一个3d扫描,务必把它的每一个形状细节全部扫明白;

送到精密天平上称重,送到显微镜下看细节,特别是断裂处,要放在专门的金相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它的晶体排列……

“唉,我又不擅长这个,我还得翻书核对。”沈乐一边导出金相显微镜的观察结果,一边拼命翻书:

“这要是合金大佬,尝一尝就有数了吧……不,算了,这种珍贵文物不能给他尝的,再说灵性这么强的东西,一口吞下去,怕不是戳破了他的肠胃出来?”

沈乐怀念着曾经可以求助(×)偷懒()的对象,一丝不苟,记录一项一项数据。

观察结果显示,匕首本体是质量极佳的高碳钢,历经漫长岁月,除却断口,整体保存状态出乎意料的好,上面居然没有锈迹。

而刃口处那层散发着不祥气息的凝黑,根据多光谱扫描和拉曼光谱初步判断,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有机物。

至于到底是什么,沈乐就猜不出来了,可能未来走到取样分析的一步,才能进一步判断?

至于这柄残匕怎么修复,甚至要不要修复,这都是要仔细研究才能决定的事情。

沈乐暂时把它放在一边,关上灯,恭恭敬敬取出将那卷丝帛。

他先不急着修复,而是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用精神力把它一点一点展开,再用高灵敏度的红外相机拍照,获取初步的图像数据。

送回丝帛,关上柜门,开灯,看照片——

“这是什么?”

沈乐怔怔的盯着照片最右侧。在代表山水的线条和代表城市的圆圈之外,一列四个大字,有点像象形文字,又有点像篆书。明明没见过,他却仿佛能猜出其中的意思——

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冲得他脑门嗡嗡作响,全身的血液都涌到了头顶。

“这是什么?!”沈乐把图片发到手机上,举着手机就冲了出去:

“教授,求您看一看,这到底是什么字?这卷丝帛到底是什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