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司马衷继位登基(2/2)
长史刘准对司马亮说:“看此情形一定是奸人的计谋,你府中的俊杰之士如林,尚且可以尽力抵抗。”
司马亮又不同意,于是被李肇捉住,司马亮叹息道:“我的忠心可以剖开来遍示天下,你们为什么如此无道,枉杀无罪之人呢?”
当时天气十分炎热,士兵让司马亮坐在车下,时人可怜他,替他打扇子。将到中午,没有人敢杀。
司马玮就下命令说:“能够杀司马亮的人,赏他一千匹布。”
于是司马亮被乱兵所杀,他的尸体被扔在北门的墙壁下,头发耳朵鼻子都被毁坏。不久,司马玮被诛杀,朝廷追赠恢复司马亮的爵位,供给他东园的温明祭器和棺材,朝服一袭,钱三百万,布绢三百匹,丧葬之礼如同过去的安平献王司马孚一样,庙内陈设钟磬之乐。
元康二年(292年)四月,在杨骏死后,被诛灭三族,导致株连而死的共有数千人之多。晋惠帝司马衷下诏使后军将军荀悝将太后杨芷送往永宁宫,特赦免太后杨芷的母亲高都君庞氏不死,准许与太后杨芷住在一起。
皇后贾南风唆使大臣有司向司马衷上奏说:“皇太后暗地施展奸谋,企图颠覆社稷,箭射帛书,邀集将士,同恶相济,自绝于天,鲁庄公与母亲文姜断绝亲族关系,是《春秋》所赞许的,意在人君应顺承祖宗大业,向天下人表示至公无私。陛下虽有难以遏止的情感,但臣下不能从命,可召集王公们在朝堂议论。”
晋惠帝司马衷下诏说:“这是大事,查清楚再说。”
有司又上奏说:“杨骏凭借外戚资历,居冢宰重任,陛下居丧期间,委以大权,以致图谋篡逆,安插党羽。皇太后与杨骏唇齿相依,协同叛逆,阴谋暴露以后,又抗拒诏命,拥兵恃众,使宫中血刃,而太后又射帛书邀集将士,奖励凶党,上有负于祖宗之灵,下使亿万百姓绝望。昔日文姜参与谋乱,《春秋》加以贬斥;吕雉宗族叛乱,吕后宗庙降位,应该废皇太后为峻阳庶人。”
中书监张华等认为“太后并没有得罪先帝,与所亲结党,在圣世不能作人母榜样。应按汉成帝赵皇后的例子,称为武帝皇后,安置在离宫,使亲眷之恩保持始终”。
尚书令、下邳王司马晃等议论说:“皇太后与杨骏阴谋危害社稷,不能奉承宗庙,与先帝相配。应贬皇太后尊号,废黜居金墉城。”
于是有司上奏说:“请听从司马晃等人的议论,将太后废为平民。派遣使者以太牢祭礼祭告于宗庙,以承奉祖宗的命令,也符合万民的愿望。
至于太后被废后的供养,可根据圣上报恩之愿,务必丰厚些。”
晋惠帝司马衷下诏不许可,有司们再三请求,晋惠帝司马衷才同意了。有司们又奏请:“杨骏作乱,家属应处死,愿陛下颁诏赦免杨骏妻庞氏不死,以安慰太后。今太后废为平民,请将庞氏交付廷尉行刑。”
晋惠帝司马衷下诏说:“听凭庞氏与被废太后相随。”有司们巴结皇后贾南风,按贾南风的意旨再三请求,晋惠帝司马衷只得听从了。庞氏临刑前,废太后杨芷抱住她大哭号叫,到皇后贾南风那里,截断头发,叩头前额触地,上表称妾,请求保全母命,贾南风不予理睬。
庞氏一死,杨芷就被押送回金墉城。皇后贾南风随后将她的内侍及宫人全部遣散,并不给杨芷食物。
最后,连续八天没有进食的杨芷,于元康二年(292)二月一日(3月6日),杨芷被活活饿死,死时三十四岁,做皇后、皇太后共计十五年。
皇后贾南风并不因杨芷死而罢休。她听信巫师之言,怕杨芷将事情告诉武帝,于是在杨芷棺材上贴了灵符,并使用些镇邪的符书药物。
八王之乱自此开始。
元康四年(294年),鲜卑族首领慕容廆迁居“颛顼之墟”的大棘城(今辽宁省义县)。教导百姓从事农桑生产,法制与晋朝相同。慕容部开启定居的农业生活,逐渐接受汉文化,有力推进了鲜卑慕容氏的封建化。
元康六年(296年),匈奴和其他民族反叛,氐酋齐万年称帝,一直到元康九年(299年)这次反叛才被消灭。
当初太熙元年(290年),晋惠帝司马衷即位,立司马遹为皇太子。广泛选用有德望的人为师傅,以何劭为太师,王戎为太傅,杨济为太保,裴楷为少师,张华为少傅,和峤为少保。
到了元康元年(291年),出居东宫,又有诏书说:“司马遹年纪还小,现在出住东宫,只应仰仗师傅和各位贤士之训。他的行止左右,应有正行之人与他周旋,能有所补益。”于是让太保卫瓘的儿子卫庭、司空司马泰之子司马略、太子太傅杨济之子杨毖、太子少师裴楷之子裴宪、太子少傅张华之子张祎、尚书令华暠之子华恒与太子相处,以便互相辅导。
司马遹的母亲谢玖原是晋武帝后宫的才人,晋惠帝在做太子时,将要纳妃。晋武帝司马炎担心太子年纪小,不知道床笫之事,遂遣自己的才人谢玖到东宫侍寝,由此有了身孕。太子妃贾南风善妒,谢玖害怕儿子和自己受害,于是向晋武帝求还西宫之后,生下司马遹。
司马遹幼年聪慧,很受祖父晋武帝的喜爱,常在晋武帝身边。三四岁了,晋惠帝还不知道有这么个儿子。司马遹曾经与其他皇子一起在殿上嬉戏,晋惠帝来听朝,拉着各位皇儿的手,接着临到司马遹,晋武帝说:“这是你的儿子啊。”
如今的贾南风当了皇后,对于太子司马遹欲除之后快。读者欲知贾南风如何谋害太子,且看下章节详细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