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进灭宇文部,徙镇襄阳城(2/2)
庾翼甚相器重,当时晋成帝未崩时,曾上疏推荐道:“桓温具备英雄的才能,希望陛下不要用常人的礼节对待他,按寻常的女婿豢养。应当委派给他周宣王时方叔、召虎那样的重任,他必能建立匡救世事艰难的功勋。”
但知其一,未知其二。庾翼岂会意料桓温是后来会篡夺东晋江山的人?
晋成帝司马衍于是令桓温为琅琊内史。桓温与庾翼彼此互通问候,互相标榜,即互相期许。
庾翼常欲灭赵取蜀,及得桓温之怂恿,更是跃跃欲动,遂遣使东约燕王慕容皝,西约凉王张骏,克期并举,当即上表道:
羯贼石虎,年垂六十,奢淫理尽,丑类怨叛,又欲决死辽东,皝虽骁果,未必能固。若北无掣肘之虏,则江南将不异辽左矣。臣所以辄激天良,不顾忿咎,然东西形援,未必尽举,且议北进,移镇安陆,入淝五百里,通道涓水,先率南郡太守王愆期,江夏相谢尚,寻阳太守袁真,西阳太守曹据等,精锐三万,风驰上道,并勒平北将军桓宣,往取丹水,摇荡秦雍,御以长辔,用逸待劳。比及数年,兴复可冀。臣既临许洛,窃谓桓温可渡戍广陵,何充可移据淮泗,路永可进屯合肥。伏愿表上之日,便决圣听,不可广询同异,以乖事会。兵闻拙速,不闻工之久也。谨此吁闻。
这表文既上,晋朝廷遂调发所统六州兵马,昼夜催迫。百姓不堪需索,怨声盈路。
晋康帝遣使谕止,朝士亦多贻书劝阻。还有车骑参军孙绰,又上笺力谏。庾翼皆不从,径引众出发夏口,复上表请徙镇襄阳,略云:
臣近以胡寇有敝亡之势,暂率所统,致讨山北,略复江夏数城。臣以九月十九日发武昌,以二十四日达夏口,简卒搜乘,停当上道,而所调供牛马,来处皆远,百姓所畜,谷草不充,并多羸瘠,难以涉路。加以向冬野草渐枯,往返二千里,或容踬顿,辄便随事筹量,权停此举。又山南诸城,每至秋冬,水多燥涸,运漕用功,实为艰阻。窃思襄阳为荆楚之旧,西接益梁,与关陇咫尺,北去洛河,不盈千里,土沃田良,方城险峻,水路流通,转运无滞,进可以扫荡秦赵,退可以保据上流。臣虽不武,意略浅短,荷国厚恩,志存立效,是以受任四年,唯以习戎为务,实欲上凭圣朝威灵之被,下借士民义愤之诚,因寇衰敝,渐临逼之。去年春,曾上表请据乐乡,广农蓄谷,以伺二寇之衅,乃值天高听邈,未垂察照。朝议纷纭,遂令微诚不畅。自尔以来,上参天人之微,下采降俘之言,胡寇衰灭,为日不远。臣虽未获长驱中原,馘截凶丑,亦不可不进据要害,徐思攻取之宜。是以量宜入淝,徙镇襄阳,其谢尚王愆期等,悉令还据本戍,须到所在,驰遣启闻。
晋康帝司马岳迭览庾翼奏表,与自己意愿实不相同,就是中外臣僚,也多有异议,只有庾冰、桓温,与前谯王承之子无忌,极口赞成。两庾统是元舅,虽晋康帝亦拗他不过,只得听他施行。
庾冰因庾翼移镇襄阳,亦欲外出为继,作庾翼声援。晋康帝司马岳于是使庾冰都督江荆宁益梁交广七州,及豫州四郡军事,领江州刺史,出镇武昌,为庾翼援应,且加庾翼都督征讨诸军事。征徐州刺史何充入朝辅政,录尚书事,调琅琊内史桓温,都督青兖徐三州军事,领徐州刺史,召还江州刺史褚裒,入为卫将军,领中书令。
转眼间已是一年,庾翼有众士兵四万人,驻节襄阳,六会僚佐,具陈旌甲,亲授各将弓矢,分给后尚余三箭,遂奋身起座道:“我今日引众北行,有如此矢。左右可取正鹄至百步外,由我迭射,试看我能命中否?”
说着,已有军吏摆好箭靶。庾翼三射三中,顿时大众喝彩,喧声如雷。当下檄令梁州刺史桓宣,前往攻击丹水。
桓宣奉檄出兵,行至丹水附近,正与后赵之将李罴相遇。李罴骁勇过人,部下亦多精锐,竟将桓宣军队杀败。
桓宣失利奔回,庾翼奏贬桓宣为建威将军。桓宣惭愤成疾,竟致谢世。
庾翼令长子庾方之为义城太守,代领桓宣兵众,又授司马应诞为襄阳太守,参军司马勋为梁州刺史,并戍西城。
时,建武八年(342年)十二月,赵主石虎在邺城营建四十多所台观,又营建洛阳、长安二处宫室,参与劳作的达四十多万人。石虎又想从邺城修建阁道到襄国,敕令黄河以南的四个州郡整治南伐的军备,并州、朔州、秦州、雍州准备西讨的军资,青州、冀州、幽州为东征作准备,都是三个男丁中调遣二人,五人中征发三人。各州郡的军队共有甲士五十多万人,船夫十七万人,溺水而死、被虎狼吞噬的占三分之一。再加上公侯,牧宰竞相谋取私利,百姓们失去所从事的家业,愁困不堪。
贝丘人李弘顺应民心的怨恚,自称姓名与谶言相符,聚集党羽,设置百官,事发后被杀,连坐获罪的有几千家。
赵主石虎打猎没有节制,清晨外出,夜间返回,又经常微服出行,亲自检视工地的劳役情况。
侍中韦謏劝谏说:“陛下轻视天下的重位,轻易地来往于危险之地,倘若突然发生狂人的变乱,即使有智有勇,又将何处施展!况且征发徭役不分时节,荒废民众的农业生产,吁嗟叹息之声充溢于行路。恐怕不是仁圣之人所能忍心干的事。”
赵主石虎赏赐韦謏谷物钱帛,但修建工程更加繁多,自己游巡察看泰然自若,依然荒诞如故。
赵主石虎荒淫好色,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暴君。曾经下达过一条命令:全国二十岁以下、十三岁以上的女子,不论是否嫁人,都要做好准备随时成为他后宫佳丽中的一员,“百姓妻有美色,豪势因而胁之,率多自杀”。
秦公石韬乃是石虎庶子,却深得到赵主石虎的宠爱,太子石宣嫉妒憎恶他。右仆射张离兼领五兵尚书职位,想讨好太子石宣,于是劝说石宣道:“现今诸侯的属吏、兵众都超出了限度,应当逐渐裁省,以增强朝廷的势力。”
后赵太子石宣让张离写上奏章说:“秦公、燕公、义阳公、乐平公四人,允许设置吏属一百九十七人,帐下士兵二百人。由此而下,依照等位高低按三分之一的比例设置官吏,配备士卒。所余下的五万士卒,全部配备给东宫。”
奏章建议得赵主石虎允许,遂饬令秦燕义阳乐平四公府,只准置吏百九十七人,兵二百人。四公以下,三成减二,为这一番裁减,得腾出兵士四万,悉配东宫。
于是各位王公莫不怨恨,矛盾、隔阂越来越深了,但是赵主石虎却没有察觉。
当时青州上报说:“济南平陵城北的石雕老虎,一夜间被移到城东南,沿途有一千多只狼狐的足迹,已经踩出了小路。”
赵主石虎高兴地说:“石虎就是我,自西北迁徙到东南,体现天意想让我荡平江南。立刻敕令各州军队翌年全部会齐,我将亲自统领六师,以遵循天命。”这些全是石虎的痴心妄想而已。
群臣都称贺,一百零七人呈上《皇德颂》。
赵主石虎颁发诏令:“被征调的士卒每五人出车一辆,牛二头,米十五斛,绢十匹,不备者斩首。”民众以至于典卖子女供给军需,仍然不能凑齐,在路边树上上吊自尽的远近相望。乡村林麓,遗骸累累,一方怨气,酿成变异。
这个时候,在泰山出现有巨石自燃现象,燃烧的火持续八日才熄灭。
东海有大石自立,大石旁有血流出。邺城西山石间出血,流十余步,延袤二尺余。太武殿初建造成,壁上多绘画古圣先贤,忠臣孝子,贞夫烈妇之形象,忽然之间皆变做异状,狰狞可怖,过了旬日,画上之人头皆缩入肩中,仅余冠巾露出。赵主石虎也觉惊异,秘不使宣。
惟大和尚佛图澄为石虎所信,呼令入视。
当初佛图澄与石虎在一起,忽然感知远方火光冲天,于是大和尚佛图澄得知幽州发生大火,佛图澄随即拿起酒杯将酒撒向起火的方向。过了一会,佛图澄笑着说:“幽州的火灾已经灭了”,赵石虎感到十分惊讶,一时之间不敢相信,就派人到幽州去验证。
结果使者回来报告说:“那一日,幽州起火,火势十分凶猛,但是忽然飘来一片黑云,随即天降大雨,将火扑灭了,雨中还能闻到酒的气味”,赵主石虎听后,十分震惊,于是更加信服大和尚佛图澄了。
佛图澄此时但欷歔流涕,不发一言。佛图澄为奇僧,何不借端规谏?乃徒以流涕了事!已而石虎御太武前殿,宴飨群臣,见有白雁数百翔集,石虎命群臣起射,无一得中,复由自己射雁,亦无所得,不由的惊诧起来,于是召问太史令赵揽。赵揽密白道:“白雁集庭,是宫室将空的预兆。陛下但静镇宫城,不可南行,便足隐弭此变了。”还是赵揽能善谏。石虎因往至宣武观,大阅军士,各军已会集百余万,候命南下,当由石虎校阅一番,饬令散归,全体解除戒严。嗣是石虎无意南下,但饬各戍将严守本汛,不得擅离,所以晋朝的庾翼、庾冰,主张北伐,调兵遣将,瞎闹了一年有余,虽然不见成功,还算是未经大敌,不至大败。至晋康帝建元二年九月,晋康帝忽然生疾,病情日甚一日,险些儿要归天了。有诗叹道:
国丧才了又遭丧,两载君王一旦亡。
毕竟丘山容易倒,谶文未必尽荒唐。
谶文见前回。欲知晋康帝曾否崩逝,且看下节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