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济公传奇 > 第652章 选将凉州破敌,筑宫石氏宣淫

第652章 选将凉州破敌,筑宫石氏宣淫(1/2)

目录

却说晋朝廷议加封桓温,将给豫章大郡。有一人出来梗议道:“桓温若复平河洛,试问将赏他何地?”

朝臣闻言,相率注视,乃是尚书左丞荀蕤,一时瞠目结舌,不知所对。于是朝廷改封桓温为临贺郡公,兼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谯王无忌为前将军,袁乔为龙骧将军,封湘西伯。

自从桓温平蜀后,威名大盛,震动朝廷。会稽王司马昱,也不禁畏惧忌惮起来,于是引殷浩为心腹臂膀,暗中欲抗衡桓温。

殷浩方因父忧去职,扬州刺史一缺,由领司徒蔡谟摄任。至殷浩已服孝期满,复起任为扬州刺史,兼建武将军,参预政权。

秘书丞荀羡,即尚书左丞荀蕤之弟,少有令名,殷浩特荐为征北将军,兼义兴太守。未几,又迁任吴国内史。所有桓温奏请,殷浩与荀羡曾互相抗议,酌量驳斥。

这时候的桓元子,桓温之字为元子,威势方隆,怎肯受制于殷浩和荀羡?不过因国无他衅,勉强容忍,心下实已是衔恨了。暗伏下文。故丞相王导从子王羲之,识见旷达,素有清名,表字叫作逸少,与王导之子王悦、王湛之子王承,皆以年少见称,时号为王氏三少。

郗鉴有个女儿,年长二八(二八十六,十六岁),貌有貌相,尚未婚配,郗鉴爱女故为女儿挑择夫婿。他与丞相王导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听说其家子弟甚多,个个都才貌俱佳。一天早朝后,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当时王导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丞相家。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寻来觅去,一数少了一人。

王府管家便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靠东墙的床上一个坦腹仰卧的青年人,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坦腹躺着若无其事。”

郗鉴听了之后,就说道:“我要选的就是这样的人,走,快领我去看。”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东床快婿”一说就是这样来的。

王羲之生平,最工书法,尤长隶书,相传羲之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先是魏太傅钟繇,以善书闻,钟繇曾孙女钟琰,颇得祖传,能文工书,嗣嫁与晋司徒王浑为妻,礼仪法度,为中表则,又与王浑之弟王湛之妻郝氏,和好无间。

钟琰为世家,未曾挟贵凌于郝氏。郝氏出身鲜卑族,未曾因贱谄陷钟琰,当时称为钟有礼、郝有法。古人最重妇德,所以钟夫人的文字,反搁起不提。

钟女(即钟琰)嫁到卫家,其女儿为故卫玠太子洗马之母。?

卫玠的祖父乃是卫瓘,善草书,其父卫恒,善草隶书,因此卫氏子女,俱工书法。

卫恒有一个从妹名铄,曾嫁给太守李矩,笔法高妙,冠绝一时,时号为卫夫人。王羲之家世琅琊,与王浑乃是出自晋阳,虽是同姓不宗,但因伯叔通籍,当然与王卫二家,互相往来。

王羲之少年时候,素慕钟繇书法,后得看卫夫人笔迹,仿佛钟繇,才知她辗转传授,学有渊源,当时王羲之早年又从姨母卫烁那里学习书法。卫烁,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她给王羲之传授钟繇之法、卫氏数世习书之法以及她自己酿育的书风与法门。《唐人书评》曰:“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

因即师事卫夫人,亲承指示,遂臻绝技。且将钟郝礼法,及卫夫人墨技,融会贯通。初出为秘书郎,旋为征西长史,累迁宁远将军。

殷浩雅重王羲之,复引为护军将军。王羲之固辞不允,复求外调,乃命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既至会稽,闻殷浩与桓温不协,贻书劝殷浩,略称内外和衷,然后国家可安。

殷浩私心未化,怎肯遽纳嘉言?因此内外嫌隙,越积越深。惟桓温素来轻视殷浩,虽然挟嫌,却瞧殷浩不起,以为容易捽去,倒不如再行图功;等到河洛平定,那时威震四海,就是皇帝老子,也在掌中,还怕什么殷浩呢?

是时,凉州牧张骏病殁,由世子张重华嗣位。张骏本誓守臣节,不愿称王,惟境内都以凉王相呼。到了晚年,分境地为二十三郡,始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假摄凉王,置百官,建旌旗,私拟王制,越年即殁。永和元年。张重华自称凉州牧,假凉王,尊嫡母严氏为太王太后,生母马氏为王太后,轻赋敛,除关税,省园囿,赈贫穷,居然有宽仁气象。惟因赵主石虎,比晋朝廷为强,恐不免乘丧期入犯,所以遣使报丧,先赵后晋。

偏赵主石虎不讲道理,一味蛮横,既闻张骏去世,嗣子张重华,年未及冠,便道是机不可失,乐得兴兵图凉,略定河西。当下令将军王擢,引兵袭击武街,擒去守将曹权、胡宣,再遣将军麻秋,为凉州刺史,进攻金城,胁降太守张冲,凉州大震。

张重华亟使征南将军裴恒,统率境内全军,出发防御赵兵。裴恒行次广武,逗留不进。

凉州司马张耽,进告张重华道:“臣闻国以兵为强,兵以将为主,将有优劣,关系存亡,所以燕任乐毅,几下全齐,及骑劫代将,立失七十余城,可见是将难轻任呢。今朝士举将,多推宿旧,臣独谓未尽合宜。试想,汉举韩信,齐用穰苴,吴用吕蒙,何尝是任用旧将?但教才足专阃,便可委任。今强寇在郊,诸将不进,人情骚动,国势岌岌,若再不另擢良将,主持军务,如何能却敌安民?臣见主簿谢艾,文武兼长,晓明兵略,若授彼斧钺,使彼专征,必能折冲御侮,歼除丑类,请殿下勿疑。”

张耽不愧荐贤。张重华听了,即召谢艾入宫询问方法韬略。

谢艾答道:“汉耿弇不欲以贼遗君父,蜀黄权愿以万人当寇,今殿下委心用臣,臣愿假兵七千人,自足扫贼。王擢麻秋,怕他甚么?”

张重华大喜,即授谢艾为中坚将军,使期统领步骑五千人,出发攻击麻秋军队。

谢艾拜命即行,带领军队出振武,夜里有两只猫头鹰在军营中呜叫,谢艾见状,自言自语说道:“玩六博棋时,得到饰有猫头鹰图案棋子的人获胜。如今猫头鹰在军营中呜叫,这是战胜敌人的征兆。”这是借这枭鸣(猫头鹰的叫声)以作鼓舞士气,并非真寓胜兆。

说着,谢艾即令部众齐起,埋锅造饭,饱餐一顿。不待天明,便拔寨前进,衔枚疾走,直逼赵营。

赵将麻秋,因连日不得一战,懈怠准备,尚是高枕卧着,哪知营外鼓角乱鸣,一彪军奋勇杀到。待至麻秋惊起,垒门已被捣破,赵兵身不及甲,马不及鞍,又兼腹中饥饿,如何支持?眼见是弃营四散了。麻秋也跨马遁去,幸全性命。

凉州士兵乘势追杀,斩人首五千级,天已大明,才收军退回。

张重华闻得捷报,大喜过望,即封谢艾为福禄伯,待遇甚隆。偏贵戚豪门,互相嫉妒谢艾军功,交相诋毁陷害,于是出谢艾为酒泉太守。功臣之难处如此。

赵主石虎闻谢艾被斥,又遣麻秋进攻大夏,大夏护军梁式,执住太守宋晏,举城向麻秋投降。麻秋威胁宋晏作书招降宛戍都尉宋距,宋距扯毁来书,逐出来使。

麻秋得报,而大怒,麾众前往攻打。宋距自知不敌,向麻秋遥语道:“辞父事君,当立功义,功义不立,当守名节。距宁为主死,不敢偷生。”说毕,即先杀妻子,然后自刎,戍卒皆散。

麻秋遂移兵进攻枹罕,晋阳太守郎坦,说枹罕城太难守,准备弃去外城。

武城太守张悛说道:“不可不可。外城一弃,众心摇动,内城亦不能守了。”

宁戍校尉张璩,赞成张悛建议,固守大城。麻秋屡攻不下,调集兵士八万人,把枹罕城四面围住,上架云梯,下穿地道,仰攻俯凿,日夕不休。

张璩随方守御,用火炬毁登梯,用土塞穴,击毙了赵兵甚多。

后赵复遣刘浑率兵二万,来助麻秋。张璩仍然婴城死守,独郎坦恨己言不用,密嘱弁目李嘉,潜引赵兵千余人,乘夜登城。亏得张璩防备甚严,立刻率领诸将力战,杀退赵兵,斩获三百余人,且查出李嘉的奸谋,诛杀李嘉徇众。一面佯装为李嘉使人,出来诱引赵兵,乘隙纵火,毁去赵兵攻打的兵具。麻秋、刘浑,没奈何、只好退回大夏。张璩功绩,不亚谢艾,可惜郎坦未闻加诛。

赵主石虎闻麻秋等人败回,再遣中书监石宁,为征西将军,率领并司二州兵二万余人,会同秋等,再攻凉州。

张重华使部将宋秦,统兵堵御。宋秦畏惧后赵势力强盛,反而驱赶人民二万户投降后赵,赵兵长驱直进,警报飞快传达给张重华,几与雪片相似。

张重华惶急非常,只好再召酒泉太守谢艾,使为军师将军,率骑兵三万人,前往堵防临河。

谢艾乘轺车,戴白幍,鸣鼓进行,到了临河前面,遇着赵将麻秋,带着大队,截住途中,他便叫过裨将张瑁,密嘱秘计,张瑁奉命自去。谢艾于是乘车径出,直呼麻秋答话。

麻秋见谢艾冠服雍容,神情闲暇,不由的大怒道:“艾一年少书生,身临大敌,乃敢这般闲雅,这明明是轻我呢。我与他有什么攀谈,但杀将过去,擒住了他,便好进捣凉州了。”

话罢,麻秋遂督黑矟龙骧军三千人,鼓起勇气突入阵中。

谢艾之将李伟,见赵兵踊跃过来,忙请谢艾退回阵内,易车乘马。就是谢艾士兵众人,亦俱有惧容,惟谢艾不慌不忙,容色自若,反令左右移出胡床,索性下车坐着,指挥军士,站立两旁,不准妄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