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季永琪的Facebook(1/2)
不同于此时北美高科技互联网公司的艰难恢复,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在2003年这一年却开始了高歌猛进。
其中,季宇宁此前已经投资入股的两家互联网公司状况非常好。
上半年,阿里巴巴的数百名员工因为疫情,不得不进入“居家办公”状态。
这个时候,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在线协同的办公工具,很多沟通只能通过固定电话和电子邮件进行,但阿里的交易服务在疫情时期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业绩反而达到了一个新高峰。
这也让马易替兴奋的在公司办公室上蹿下跳的。
现在的电商尚处在萌芽阶段,上半年疫情的到来,一度改变了商务往来与交易的模式,“网购”逐渐成为新风潮。为了实现网上支付,有的银行推出了一种名为“U盾”的工具,网购时需要用它进行一系列的验证之后才能够成功转账网银,当时的网民每次都要小心翼翼地操作,生怕卡里的钱被别人转走了。
今年的腾讯在qq2003中新增了qq炫铃、捕捉屏幕等功能,其中,还有从qq界面即可进入的qq游戏。
而且今年开始出现了手机qq,很多人可以在手机上qq聊天了。
到了2003年9月,qq注册用户数突破2亿,成为年轻人的社交“新宠”。
2003年9月,季宇宁旗下的麒麟投资公司在北美注册成立了Facebook。
两个月前的7月份,北美加州诞生了一家社交网站yspace。
这让小季同志立即想起了前世北美那个全世界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
Facebook,也就是“脸书”,是马克·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在Andrew和EduardoSaver的支持下,于2004年2月创办的。创办当月的月底,半数以上的哈佛本科生已经成了注册用户。dtoskovitz和chrishughes加入,帮助网站的推广,将Facebook扩展到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和波士顿学院。扩展一直持续到2004年4月,包括了所有常春藤院校和其他一些学校。
网站的名字Facebook,来自传统的纸质“点名册”,即“花名册”。通常北美的大学和预科学校把这种印有学校社区所有成员的“点名册”发放给新来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帮助大家认识学校的其他成员。
季宇宁的门户网站以及操作系统等公司也有社交的功能,但他还是想按照前世发展的脉络,在今年搞一个纯粹的社交网站。
他知道,这种刚刚起步的社交网站,最早的用户基本上都是大学里的学生,所以他发了电子邮件给正在斯坦福大学的宝贝女儿,询问琪琪有没有意向。
没想到琪琪回复的很快。
“爸爸,爸爸,我正考虑也搞一个这种社交网站。
yspace7月份刚成立,那现在正在我们学校,还有硅谷的其他公司拉用户呢。
爸爸说的,未来,会把Facebook发展为一个智能手机里的社交软件,使Facebook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琪琪表示深为赞同。
只是爸爸要给琪琪投资哦。
现在我的手机公司Anycall的智能手机项目是在校外,在硅谷。而我在学校里,完全可以搞一个Facebook的社交网站。推广人员也可以招纳同学来兼职。
爸爸说的对,像这种社交网站最初的忠实用户,一般都是在大学的校园里。
我们斯坦福大学,就是常春藤联盟的一员。我考虑先在加州的大学和全美的常春藤联盟学校中发展Facebook的用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