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拉里这是买客户,为了垄断(1/2)
进入3月份,北美的着名软件公司甲骨文公司(Oracle)从去年6月开始的对于仁科公司(Peoplesoft)的收购战,已经进行到了第9个月。
这场收购战从一开始,就引起了北美社会的普遍关注。
原因无他,因为这两家公司是北美企业应用软件市场最大的两家公司。
同时,这两家公司也是全世界最大的三家企业软件公司之二。
从2003年6月甲骨文宣布对仁科进行恶意收购开始,在经历了仁科反收购的“毒丸计划”、北美联邦司法部开始对甲骨文的反托拉斯诉讼等多轮高潮后,现在收购战还没有结束。
甲骨文公司去年6月份最初的出价,是每股16美元。收购的总金额是51亿美元。
前世的这场收购战,持续了18个月,一直僵持到2004年的12月13日才结束,最终,甲骨文公司以每股26.50美元(总价值约103亿美元)的价格签署了并购协议。
当时是仁科的60%以上的股东同意这次并购,而董事会不同意。最后只能是屈从于股东的意见。
仁科从最初的竭力抗拒,到随后的态度暧昧,再到最后的完全妥协,几乎被甲骨文一轮高似一轮的报价“牵住了鼻子”。可以说,甲骨文恶意收购的手法完全摒弃了传统的你情我愿的温柔方式,而采取了死缠烂打的强盗逻辑,但却完全符合资本界的游戏规则。最终手执103亿“大棒”的甲骨文将可怜的仁科彻底击倒,一场并购秀以悲剧的方式戛然而止。
这次并购结束以后,甲骨文公司改变了全球软件业的格局,成为仅次于微软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在华夏市场,它也成为仅次于sap公司的第二大企业软件公司。
此时,作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软件公司麒麟视窗的老板,季宇宁自然不愿意见到甲骨文公司这个“坏小子”,破坏软件业的格局。
“老板,在收购仁科前,企业软件市场格局对甲骨文是非常不利的。业界普遍认为,甲骨文这两年在企业软件的市场份额在下降,而SAP的增长却非常迅速。在仁科并购J.D.Edwards之后,27亿美元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甲骨文20亿美元。这个数字只统计软件与服务,不包括甲骨文的主营业务数据库业务。
所以,要继续在企业软件市场上与SAP抗衡,并购是势在必行的。此次收购完成后,甲骨文的企业应用软件客户会增长一倍,企业应用软件销售额会估计会提高57%。
事实上,即使这次收购仁科不成功,它也会再收购像BEA这样的公司。虽然企业应用软件是甲骨文目前发展最快的业务,但它目前的主营业务仍然是数据库。在数据库方面,技术上定义比较狭窄,没有太大的扩展余地,要拓展只能从市场规模上做。”
“对,目前用甲骨文数据库的都是大型的企业应用。而SAP的用户已经85%是用甲骨文数据库的。如果能将仁科和其刚收购的JDEdwards的客户更多的转到甲骨文数据库上的话,这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目前,甲骨文在企业软件市场有多家客户,仁科有多家,收购后他们的用户规模将达到多家,而目前SAP的用户数为家左右。”
“嗯,LARRYELLISON在企业软件这一行这么多年,他很明白技术的整合是个几乎不可能的行为,所以,无论将来局势如何转变和有什么样的辩解,LARRY的‘BUYIT,KILLIT’的‘司马昭之心,人皆知之’。
为了留住仁科的客户,甲骨文承诺支持仁科产品10年,但一个不发展的软件产品又有什么意义?
虽然仁科在HR等方面很有优势,但两家公司的应用产品线几乎是重叠的,所以,甲骨文的目的既不是为了技术,也不是为了‘应用软件’,而是为了买客户,以此来推动其数据库和中间件的销售和本身已有的企业应用的销售。”
“老板说的对,确实如此。甲骨文是LARRY一个人说了算。他已经决定将仁科一些好的业务解决方案完全移到甲骨文的技术平台和现有应用上来。并且LARRY很明确,新客户都是用甲骨文已有的应用,这样就不需要产品的整合,这样就解决了技术和产品的整合难的通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