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再次开启的国战、朝会上的各项安排(2/2)
好吧,古往今来,终于是有好事轮到农民头上了。
朝堂诸公们虽然面面相觑,但却没有人会反对。
谁让陛下受到了上天眷顾,获得了镇国神器呢,镇国神器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出大量的钢铁傀儡人来。
这些钢铁傀儡人不用吃也不用喝,还什么都能干。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皇帝愿意让钢铁傀儡人种地,那就用钢铁傀儡人种地好了。
接下来的朝会,陈平安又推行不少政策,比如进一步奖励龙国本土民众生育的政策,全国规模基建项目,发行新的货币,大额纸币,金币,银币,铜币,不锈钢币等等。
关于纸币,陈平安并没有一开始就进行全面普及,而是打算从面值百两以上的大额纸币开始,让龙国的各个阶层,都有一个适应的阶段。
一项项,一件件的事情虽然多,但龙国的官员也多,只要把事情安排到了具体的部门,剩下就不需要陈平安再去管,自然会有人把陈平安安排下去的任务给推行的明明白白。
一场大朝会开了整整四五个小时才算结束。
大朝会结束之后,每个部门都有事情需要去忙,唯独剩下陈平安比较清闲。
陈平安自然也不会闲着,回到后宫,陪自己的妃子们各种忙活去了。
神武十四年(1650年)四月十二,《龙国日报》头版头条就刊登了一篇名为《龙国大农场计划》的朝廷公文。
公文内容大体可简化为六条。
一、朝廷手中暂未租出之公田,从即日起将暂停对百姓出租分配。
二、朝廷向所有租用朝廷公田的百姓,回租其手中公田,由朝廷统一组建大农场,租金定为农民手中公田往年产出的六成,确定后的租金不会随意更改。
三、租金先行支付,每年一付,只要家中丁口数量满足公田租用时之要求,租金便一直发放。
四,回租公田之百姓,可免交每年田赋。
五,百姓若不想向官府回租公田,可随时拿回。
六,私田不在回租范围之内。
《龙国日报》作为龙国百姓唯一获取全国信息的渠道,如今早已经成了全国百姓趋之若鹜的东西。
作为官方的刊物,《龙国日报》的公信力还是非常的足的。
特别是《龙国日报》上刊登的朝廷公文,更是代表朝廷的公信力。
李二狗是南直隶兴化县小李村村民,自从神武五年,神武大帝推行公田制改革以来,李二狗家里就租赁了30亩公田。
李二狗家租到的30亩公田,都是上好水田,亩产2.5石稻谷。
稻谷加工成大米后会折损约40%,一年李二狗家里的30亩水田也就是能产45石大米。
收成好,交租也比大明那会儿低了不是一星半点儿。
大明那会儿,杂七杂八的各种税赋明目加起来,能有六七成。
龙国一朝就不一样了,朝廷的律法严格,根本就没有小吏乱收税。
一年到头,李二狗家里只需要交三成田赋,交完三成田赋,家里还能剩下三十一二石大米。
每年家里都能有这么多的余粮,是大明朝那会儿想都不敢想的美事儿。
但到了神武大帝这会儿,却是实实在在的实现了。
这样的好日子过了快十年,李二狗对于龙国也是越来越拥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