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纠察特种兵,全军通报范天雷! > 第579章 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

第579章 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1/2)

目录

林泰的声音压得极低,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入蒋小鱼耳中。蒋小鱼立刻从内袋取出加密对讲机,指尖在按键上快速敲击——他们使用的是“跳频加密通讯”,每秒更换三次频率,敌军的信号监测设备根本无法捕捉。“猎豹小队呼叫雄鹰,猎豹小队呼叫雄鹰,”蒋小鱼的声音平稳无波,“目标区域出现将级军官,坐标北纬xx度xx分,东经xx度xx分,请求指示下一步行动。”

对讲机里传来一阵轻微的电流声,片刻后,指挥部的回复传来:“雄鹰收到,继续监视,记录军官动向及随行人员特征,暂不采取攻击行动,等待后续指令。”林泰松了口气,他刚才甚至做好了“若被发现,立即突围”的准备——以他们小队的兵力,想要拿下一名少将和六名精锐护卫,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

此时,后方高地上的何晨光已将狙击镜对准了那名少将的胸口。十字准星稳稳地落在对方心脏位置,他甚至能通过镜片看到军官衣领处细微的褶皱。何晨光的呼吸放得极缓,指尖搭在扳机上,却没有丝毫用力——他清楚地知道,没有指挥部的命令,哪怕目标近在咫尺,也绝不能开枪。左腿的伤口隐隐作痛,汗水顺着额角滑落,滴在狙击枪的枪身上,他却浑然不觉,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只要命令下达,0.5秒内就能命中目标,哪怕他穿着防弹衣,7.62毫米穿甲弹也能击穿。”

他悄悄调整了一下姿势,让狙击枪的枪托更贴合肩窝——这个姿势他已练过无数次,哪怕潜伏数小时,也能保持稳定。目光扫过那六名护卫,何晨光快速记下他们的站位:两人在少将左侧,两人在右侧,还有两人在后方形成扇形防御,每个人的枪口都对着不同方向,没有任何射击死角。“都是精锐,”何晨光在心里评价,“反应速度至少在0.3秒以内,一旦开枪,必须先解决左侧两名护卫,否则他们会立刻形成交叉火力。”

指挥中心前,那名少将正与基地指挥官交谈着什么。林泰通过望远镜看到,少将的手指不时指向基地西侧的方向,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询问地下设施的情况;基地指挥官则不停点头,双手比划着,像是在汇报工程进度。偶尔有风吹过,将零星的话语传入潜伏点——“……物资储备……通讯覆盖……三天后……”虽然听不完整,但林泰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关键信息:“三天后”很可能是某个行动的时间节点,而“物资储备”和“通讯覆盖”,则进一步印证了这个基地是“后勤枢纽+通讯中心”的双重定位。

约莫十分钟后,少将在基地指挥官的陪同下,转身走向指挥中心大楼。那六名护卫呈“菱形阵型”跟在两侧,每走三步就会有人回头观察后方,警惕性丝毫没有放松。当众人走进大楼时,林泰注意到一个细节:基地指挥官进门时,特意放慢脚步,让少将走在前面,自己则落后半个身位,连开门的动作都由护卫代劳——这种近乎谦卑的态度,更让他确定,这名少将在敌军内部的地位极高,很可能直接负责三角洲地区的所有军事行动。

大楼门关闭的瞬间,基地里的紧张氛围似乎缓和了一些。巡逻队的步伐放慢了些,哨兵也不再像刚才那样紧绷,但林泰很快发现,这种“缓和”只是表面现象:了望塔上的探照灯依旧保持着高频扫描,正门的重机枪始终对着山道方向,甚至有两名护卫站在大楼门口,手始终放在腰间的枪套上,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围。“警戒根本没撤,只是换了种方式。”林泰冷笑一声,在心里分析,“他们在刻意营造‘常态’,避免引起外界注意,但实际上,整个基地还处于高度戒备状态,这反而说明,少将的访问绝不是‘例行视察’,而是有重要的秘密任务。”

日头爬到天空正中,阳光透过灌木丛的缝隙,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林泰抬手看了眼手腕上的战术手表——时针刚过十二点,基地里原本密集的脚步声和车辆引擎声,果然如预期般渐渐稀疏。他将望远镜对准基地营房区,只见穿着迷彩服的士兵们正排着松散的队伍,朝着食堂方向走去,有人手里还攥着军用水壶,偶尔传来几句说笑,紧绷的气氛终于有了片刻松弛。

“终于到饭点了。”林泰低声自语,指尖轻轻揉了揉发酸的眼眶——从凌晨潜伏到现在,他的目光几乎没离开过望远镜,眼底早已布满红血丝。但他没有放松警惕,镜头依旧扫过基地的各个角落:正门的两名哨兵换了站姿,其中一人靠在掩体上,从口袋里摸出压缩饼干,小口啃着,另一个则端着步枪,目光却不如上午那般锐利,偶尔会看向食堂的方向;了望塔上的士兵也换了班,新上来的人手里提着一个保温桶,显然是带了午饭上来。

“轮流休息,每次一人,半小时轮换。”林泰转头看向身后的队员,压低声音下达指令,“张冲先去,注意隐蔽,别走远;蒋小鱼负责通讯值守,展大鹏继续观察仓库区,何晨光盯着指挥中心。”张冲立刻从浅坑里爬出来,动作轻得像猫,他从背包里取出压缩饼干和水壶,朝着山坡后侧的隐蔽处挪去——那里有一块巨大的岩石,既能遮挡阳光,又能观察周围动静。走之前,他还特意将轻机枪的枪口调整了角度,确保始终对着基地入口方向。

林泰重新趴回浅坑,望远镜转向基地的哨卡位置。他知道,中午是士兵警惕性最低的时候,也是记录换岗规律的最佳时机。果然,十二点二十分,两名哨兵开始交接——他们只是简单地说了几句话,接过对方手里的步枪,甚至没有仔细检查弹药情况,交接时间比上午缩短了近一半。“换岗时间12:20,交接流程简化,警惕性低。”林泰在心里默默记下,又看向另一侧的巡逻队——原本十分钟一圈的巡逻,现在变成了十五分钟,而且巡逻兵的脚步明显放慢,偶尔还会停下来整理一下军装。

“这些细节都是突破口。”林泰的嘴角微微上扬,心里有了新的判断,如果后续需要潜入基地,中午的换岗间隙绝对是最佳窗口期。他正想着,突然看到指挥中心的大门打开,几名穿着军官制服的人走了出来,其中一人正是早上迎接少将的基地指挥官。他们没有去食堂,而是径直走向停车场,显然是要去陪同少将用餐。林泰立刻调整望远镜焦距,看到少将的黑色轿车缓缓驶过来,车门打开后,少将弯腰坐了进去,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看来中午也不会放松戒备。”林泰心里暗道,手指在战术裤上轻轻敲击——少将的谨慎超出了他的预期,连吃饭都要乘坐专车,还带着护卫,想要从他身上获取更多情报,恐怕比想象中更难。他正观察着,张冲回来了,手里还拿着半块压缩饼干:“林队,你吃点吧,补充点体力。”林泰接过饼干,小口啃着,味道虽然单调,但在潜伏点能吃到热乎的食物,已经算是奢侈了。他一边吃,一边继续观察,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下午一点半,基地里的活动渐渐恢复。士兵们从食堂出来,有的回到营房整理装备,有的则走向各自的岗位。林泰注意到,指挥中心的大门再次打开,少将和几名军官走了出来,他们站在门口交谈了几句,少将的手指不时指向基地北侧的方向,似乎在下达什么指令。随后,少将登上黑色轿车,三辆吉普车依次驶出基地,朝着来时的山路驶去。

“警戒级别降了!”蒋小鱼突然低声说道,手指指向基地正门——原本加强的哨兵已经撤去,重机枪也被调回了原来的位置,巡逻队的频率也恢复到了上午的十分钟一圈。林泰点点头,心里却没有放松:“表面上降了,实际上可能还在暗中戒备,毕竟少将刚离开,他们不会掉以轻心。”他让展大鹏重点观察基地北侧,自己则继续盯着指挥中心,想要看看军官离开后,基地会不会有新的动作。

果然,下午两点左右,基地北侧传来了“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林泰立刻将望远镜转向那里,只见十几名士兵正围着一堆钢材和沙袋忙碌着,有的人在用铁锹挖坑,有的人在搭建沙袋墙,还有几人扛着铁丝网,显然是在挖掘工事。“终于有动静了。”林泰的精神一振,镜头里,士兵们挖掘的坑洞约莫两米深,三米宽,坑边还堆着几挺重机枪的零件,显然是要构建重机枪阵地。

“展大鹏,重点记录北侧工事!”林泰对着对讲机说道,“标注坑洞尺寸、沙袋数量、重机枪零件型号,还有士兵的施工进度。”

展大鹏立刻调整位置,将望远镜对准北侧工事,手里的笔记本飞快地记录着:“坑深约2米,宽3米,沙袋50袋,重机枪型号G-42,施工士兵15人,进度约1\/3。”

他还特意观察了工事的朝向——所有坑洞都对着基地外的山路,显然是为了防御外部进攻。

随着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山后,基地里的灯光一盏接一盏亮起。先是指挥中心大楼的窗户透出暖黄的光,接着是营房区的路灯,最后连了望塔顶端都亮起了探照灯。“嗡——”的电流声顺着风隐约传来,两道雪白的光柱突然从了望塔射出,如同巨大的手臂,在基地周边的山林里来回扫视。林泰下意识地压低身体,将脸贴在坑壁上——光柱扫过他们潜伏的山坡时,草叶上的露珠反射出细碎的光,他甚至能感受到光线带来的微弱热度。

“夜间警戒果然更严。”林泰低声对身旁的蒋小鱼说,手指轻轻调整望远镜焦距。镜头里,基地的巡逻队数量明显增多,原本四人一组的巡逻队变成了六人,每个人的战术手电都打开着,光柱在地面上划出一道道亮线,连草丛深处的石子都被照得清清楚楚。更让他警惕的是,巡逻队的路线也变了——不再是白天固定的环形路线,而是时不时突然改变方向,像是在刻意搜寻隐蔽的目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