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帝国大学的希腊人和土耳其人(二)(1/1)
联合帝国启元大学,“寰宇学舍”国际学生餐厅,1923年初秋。
魔都的秋日,空气中弥漫着黄浦江的湿气与工业区飘来的淡淡煤烟味。启元大学校园,以其融合了江南园林风格与现代功能主义建筑的独特风貌而闻名,此刻正沐浴在午后的斜阳中。然而,在专供外国留学生居住的“寰宇学舍”一楼宽敞的学生餐厅里,气氛却远不如窗外的景色那般和谐。一场因看似微不足道的琐事引发的、实则根植于百年世仇的激烈冲突,正在迅速升级。
希腊王国公派留学生、主修国际贸易与金融的科斯塔斯·马诺利斯,一位来自雅典显赫银行家家庭、举止向来带着几分南欧贵族式优雅的青年,此刻却面色铁青。他手中紧紧攥着一份被泼洒了深色酱汁、几乎看不清内容的文件——那是他熬了三个通宵才完成的、关于“地中海地区战后航运保险市场风险评估”的课程论文初稿。而站在他对面,一脸怒容、手上还沾着些许酱汁的,正是土耳其共和国公派留学生、主修现代法律体系的艾哈迈德·耶尔德里姆。艾哈迈德出身于安卡拉一个世代从事地方行政事务的官僚家庭,性格刚烈,以直言不讳着称。
事件的起因简单得可笑:午餐高峰期,餐厅拥挤,艾哈迈德端着盛满土耳其传统风味烤肉饭(Kebab)的餐盘转身时,不慎与正低头审阅论文的科斯塔斯相撞,餐盘中的酱汁泼溅出来,污损了论文。然而,简单的道歉并未能平息事态。
“耶尔德里姆!你难道是故意的吗?”科斯塔斯的声音因愤怒和心痛而颤抖,他甩着被弄脏的纸张,用流利但带着浓重希腊口音的汉语厉声质问,“你知道这份报告对我有多重要吗?关系到我这门课一半的学分!你们土耳其人做事总是这么毛手毛脚,不计后果吗?”他刻意将个人失误上升到了民族攻击。
艾哈迈德·耶尔德里姆原本已准备再次道歉,但听到这带有侮辱性的指责,怒火瞬间被点燃,他挺直腰板,毫不示弱地反驳,用的是他苦练的、仍带着安纳托利亚口音的汉语:“马诺利斯!我已经说了对不起了!这纯粹是意外!餐厅这么挤,谁都有可能发生意外!你何必把话说得这么难听?什么叫‘我们土耳其人’?你们希腊人难道就永远正确,永远高人一等吗?”
这时,科斯塔斯的同胞、学习化学工程的希腊留学生迪米特里斯·帕帕佐普洛斯闻声赶来,立刻站到科斯塔斯身边,帮腔道:“科斯塔斯说得没错!看看你们土耳其人在士麦那(伊兹密尔)干的好事!连基本的秩序和文明都不懂,毁了那么多人的家园,现在在这里又毁了我同学的论文!这难道不是一种习惯吗?”他恶毒地将餐桌意外与不久前希土战争中的悲剧事件强行关联。
这番言论如同点燃了火药桶。艾哈迈德的土耳其同学、主修机械制造的奥斯曼·恰克尔(来自伊兹密尔一个商人家庭,其家族在战争期间遭受过损失)立刻冲了过来,双眼喷火,指着迪米特里斯吼道:“帕帕佐普洛斯!你闭嘴!你没有资格提士麦那!是你们希腊军队先入侵了我们的国土!是你们的暴行引发了混乱!你们才是破坏者和侵略者!现在倒打一耙,真是无耻!”
“侵略者?小亚细亚自古以来就是希腊文明的土地!是你们篡夺了它!”科斯塔斯激动地加入战团。
“荒谬!那是奥斯曼帝国合法征服的土地!洛桑条约已经确认了土耳其的边界!你们不肯面对现实!”艾哈迈德怒吼。
争吵迅速吸引了餐厅里几乎所有学生的目光。其他国家的留学生——波兰人、苏联人(他们内部也尽量避免接触)、波斯人、埃及人、甚至一些来自联合帝国海外领如澳大利亚联邦的学生——都围拢过来,形成一个个小圈子,低声议论着,表情各异,有好奇,有担忧,也有事不关己的冷漠。餐厅俨然成了巴尔干和安纳托利亚历史恩怨的微缩战场。
“够了!”一声威严的断喝响起。人群分开,一位身着启元大学深灰色行政人员制服、气质干练的中年女性快步走来。她是“寰宇学舍”的舍监,名叫苏静文女士(南方党背景,其家族与魔都商业圈关系密切)。她身后跟着两名身材高大、表情严肃的校园保安。
苏静文女士目光锐利地扫过争执的双方,她的声音清晰而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马诺利斯同学!耶尔德里姆同学!帕帕佐普洛斯同学!恰克尔同学!看看你们的样子!这里是什么地方?是启元大学!是求学问道的殿堂,不是你们解决历史争端的角斗场!”
她走到四人中间,先看了一眼科斯塔斯手中污损的论文,又看了看艾哈迈德餐盘里的一片狼藉,语气稍缓但依旧严厉:“一次意外碰撞,几句口角,就能让你们忘记身为学者的体面和来此求学的初衷吗?你们脚下的土地,是联合帝国,是一个主张理性、秩序和进步的国家。李光首相和帝国政府花费巨资,为你们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不是让你们来这里重演祖辈的纷争的!”
她停顿了一下,让训斥的话充分震慑在场每一个人,然后宣布处理决定:“基于你们严重违反校规,破坏公共秩序,挑起族群对立,我现在正式宣布:第一,马诺利斯和耶尔德里姆,你们两人必须就此次冲突,各自提交一份深刻的书面检讨,详细阐述个人错误以及对校规的理解,明天中午前交到我办公室。第二,作为惩戒和促进合作,本学期‘跨文化沟通与冲突解决’这门选修课的期末小组项目,你们四人必须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完成,由苏静文女士亲自监督进度。主题就定为‘分析希土冲突的历史根源与未来和解的可能性’。我要看到基于事实的理性分析,而不是情绪化的互相指责。”
这个决定让四人都愣住了,尤其是让科斯塔斯和艾哈迈德在一个小组合作,还要探讨他们之间最敏感的话题,这简直是一种折磨。但在苏静文女士严厉的目光和校规的威慑下,他们只能勉强低下头,表示接受。
“都散了吧!记住今天的教训!”苏静文女士挥手驱散了围观的人群。冲突暂时平息,但希土学生之间的裂痕,显然又加深了一道。这场餐厅里的风波,如同一个缩影,揭示了在联合帝国这个试图以理性和技术统御世界的超级大国内部,所容纳的国际学生群体之间难以调和的复杂矛盾。而校方的处理方式,也体现了联合帝国试图通过教育和管理,将外部世界的冲突纳入其可控的、制度化的框架内进行“化解”或至少是“管控”的意图。然而,民族记忆的创伤和现实的利益冲突,远非一次小组作业所能轻易弥合。在启元大学的象牙塔内,希土留学生之间的暗流,仍在继续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