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流里,最初的模样12(2/2)
铮—铿、
呜——咚!咚咚、
来了,
旭日东升之际,一声刚猛的金角乐为首开,似石破天惊,划破天地万象的静谧与朦胧,拉开时空帷幕,复又紧承,金钲战鼓之齐鸣;
一刹那间,天地尽是座座烽火台上的将士们在金鼓连天,雄浑沉扬的金鼓声震彻霆洲王都;
直叫王都上下人欢马叫,不出旦日尽是万人空巷,一时盛景如斯。
少顷后,众将士们金钲战鼓的齐鸣,渐次承接转为众乐府士的八音迭奏、千人歌咏;
何其盛大、何其神肃、
就发自,那一耸入云霄的庞然巨物——会圣神碑:
“铿九韶,撞六律;歌千人,舞八佾”
碑座下,御路踏跺有八方,各方再下,雕楹碧槛、青琐丹墀置有佾八列,纵横八人,共六十四人;
众文舞之佾生左手执龠,即一短笛形竹管,意“阴”;右手执翟,也即一雉羽以为饰的木杆,意“阳”;
双手交叉于胸前,形为:十字形,寓:阴阳调和与天地秩序。
众武舞则是,左手持盾,意“天”,右手持戚即一斧状兵器,意“地”,同上交叉成十字,象征“天地合一”。
此刻韵律声声下,众舞者,一字一舞。
一则三进三退,前进为阳,后退为阴,各行三次;象征,三才之天、地、人,循环往复。
二则四方旋回,舞者于东西南北四方向变换移动,象征,敬奉天地四方,人人端庄容貌,行列笔直。
三则揖让与谦辞,“揖”即视双手在胸前作揖以为阳,表恭敬;而“辞”,即是双手后退以为阴,表辞让;至于“谦”,低头交握双手,象征谦逊。
便是,国祀大礼之最——八佾舞;
表敬天朝龙脉之所在——宗王女。
而后,八方丹墀上,八佾舞过,再出数位或昭或穆的礼乐男女,其之衣、容、形体,皆为上上佳。
于阵阵磅礴的八音迭奏、千人歌咏中,
人人或天水碧、或海棠红的巍冠博带、衣香鬓影;齐齐大袖翩跹、水袖舞之;待两厢庞大的舞者阵容交织共舞之际,忽而杀出了一抹——
玄;
即刻,“呖—!”仙鹤来;
派派曦光下,折射出鹤上淡漠的女君一袭五彩斑斓的墨色披袍;
便为玄,上古尊色也。
至此,天瀚星闱的三大殿过、五大门下,九洲大地的众诸侯国君,以及文武百官,皆起身垂绅正笏,齐齐敬拜向那位鹤上女君。
她人,正一路霞缛云絪,转瞬来了会圣神碑的至高阙上。
这里,荣设着龙图腾的高位,天瀚的崇帝北辰霄、帝后常夏希,以及,太子昭禾北辰皓,已恭候多时了。
襄公率先带人过来、作天揖,拜见高位上的天瀚皇家人。
玄韫尚则是略一颔首,一步一杖叮啷地走来,饶有兴趣地望见这最为真实而原本的一家三口;
再没有怪诞之下的神之心魔北辰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