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婚事定,历史惯性(2/2)
“没…小婿能有什么意见。”
见魏叔玉很识趣,李世民便将李治给赶走。
“稚奴回王府好好准备吧,等你在长安完成婚事,就去太原就蕃吧。”
“啊?哦……”李治心中狂喜。
虽说还是免不了去就蕃,但封地却好得不像话。
到封地后获得王家支持,他李治未尝不能争夺下帝位。
等李治离开,李世民再次开口:“说吧,为何让那高艳丽去感业观?”
“不是怕高阳无聊嘛,特意安排个公主,好让她解解闷!”
李世民狐疑看着魏叔玉,他可忘记不了混小子当年,解开过高阳的衣襟。
“真只是解解闷?那…那高艳丽愿意?”
魏叔玉耸耸肩,“她不过是个亡国公主,有什么愿不愿意的。”
说完戏谑的看着李世民,“父皇,您不会真想帮她复国吧?”
“怎么可能!朕既然决定要打高句丽,自然要将它收入囊中。
行了,快滚蛋吧,朕还要处理公文。”
魏叔玉朝他竖竖中指,不曾想被李世民也回了个。
见魏叔玉一脸的吃瘪,李世民语气里颇有些得意。
“哼!别以为朕什么都不懂。”
魏叔玉刚出来,就被追出来的长孙皇后给喊住。
“混小子跑什么,本宫是母老虎不成,难不成会吃人不成。”
魏叔玉连忙举手投降,“母后您回头看看,父皇可阴晴不定的盯着小婿。”
“别管他,小兕子吵着要见你,玉儿不准备去哄哄她?”
魏叔玉沉思片刻,便点头应下来。
“刚好要去长安学堂,那就把小兕子带上吧。”
长孙皇后似乎想到什么,“也好,本宫好久没见着象儿,就一同去看看吧!”
两人刚准备离开,李世民冷不丁来上一句:
“朕也要去看看!”
既然要去长安学堂,魏叔玉自然将李承乾一并带上。
“妹夫,咱们是去干嘛?莫非陪父皇母后去曲江池?”
魏叔玉一阵无语,“自然是去看看象儿的功课。太子哥不是我说你,那毕竟是你的儿子!”
一行人浩浩荡荡出了宫城。李世民并未乘坐銮驾,而是选择更为舒适的四轮马车。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同乘一车,魏叔玉则与李承乾同乘一辆。
马车粼粼而行,穿过繁华的长安街市。
李承乾显得兴致很高。自从李世民让他处理政务,能外出的机会少之又少。
“妹夫,现在是人间三月,待会能不能去曲江苑转转?”
魏叔玉淡淡扫了他一眼,“太子哥你还有心思去曲江苑。稚奴就蕃的事定下来,封地在太原。
而他的晋王妃,就是太原王家之女!”
“什么!!”
李承乾脸上满是错愕的表情。随着他与朝臣们交道打得越多,李承乾的眼光与见识都有长足的进步。
李治联姻太原王家,对他李承乾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李承乾回过神,苦笑一下,“妹夫,你可得帮帮孤!”
魏叔玉慵懒地靠在沙发上,“太子哥多虑了。父皇对幺儿宽容些,人之常情。
你如今是大唐太子,是大唐的储君,父皇的严格正是寄予厚望。
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东宫之位稳如泰山。”
李承乾若有所思。
他知道妹夫虽时常没个正形,但他的眼光十分毒辣。
是啊,只要象儿得宠,父皇爱屋及乌,太子之位确实能安稳许多。
前头的马车里。
长孙皇后倚着车窗,看着外面生机勃勃的街景,语气里满是感叹。
“二郎,长安城真是越发繁盛了。”
李世民脸上满是得意,一切都是他李世民的功劳。
只是想到魏叔玉时而惫懒、时而狡黠的模样,尤其刚才有关武媚娘和波斯女奴的言论,李世民就觉得牙根有点痒痒。
“观音婢,你说…玉儿混小子,是不是太纵情声色了些?
长乐这才怀上二胎,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