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夸张,上万名学子(2/2)
帝国占领如此多的边疆,差的官吏不是一星半点。等他们长大后,最不济也能去边疆当个小吏吧。
那样的话,帝国对边疆的统治,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再说…”
“再说什么??”
“让女工们的孩子免费读书,她们干起活来下死力,压根就不需要人鞭挞。”
“什么,免费读书??”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不约而同的倒抽一口凉气,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上万孩童,免费进学,玉儿的魄力不是一般大!
进入学堂,映入眼帘的是条贯穿校区内部,更加规整的街道!
街道两旁,同样是店铺林立,但卖的东西却颇具特色。
有卖笔墨纸砚,有卖各类书籍,也有有卖简单糕点和茶水的茶肆。
最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感到惊讶,店铺之间还夹杂着许多临时的小摊贩!
有卖时令瓜果的,有卖自家腌制的咸菜、鸡蛋的,有卖编织精巧的竹篮、草鞋的,甚至还有现场制作糖人、面人的手艺人。
“学堂之内,怎会有坊市?!”李世民指着那些摊贩,语气带着惊诧与一丝不悦。
在他观念里,学堂乃清净读书之地,怎能如此市井喧嚣?
魏叔玉不慌不忙地解释道:“父皇息怒。学堂如今有学子近万人,加上教习、杂役,人口众多。
许多学子的家眷,或者附近作坊的工人眷属,做些小本生意贴补家用。”
李世民仔细看去。市场内虽然热闹,但地面干净,摊位整齐,并无混乱之感。
长孙皇后看得心软:
“二郎,玉儿此举,倒是仁政。‘道在伦常日用间’,让学子们接触市井,知晓民生多艰,未必是坏事。况且,能帮衬这些贫家,亦是功德。”
李世民脸色稍霁,他并非不通情理之人,只是观念一时难以转变。
他哼了一声:“就你歪理多!若是耽误了学业,朕唯你是问!”
魏叔玉笑嘻嘻地应了:“父皇放心,学业抓得紧着呢。再说了,实践出真知嘛。”
“象儿在何处读书?带朕去看看。”李世民不再纠缠市场之事,转移了话题。
一行人穿过市场,走向教学区。朗朗读书声从各个教室传来,偶尔还能听到一些关于算学、地理的讨论声。
来到蒙学区一间教室外,只见李象正端坐在前排,小手背在身后,听得十分认真。
讲台上的先生正在讲解《千字文》,并非死记硬背,而是穿插着有趣的故事和释义。
长孙皇后看着孙儿认真的小模样,脸上露出慈爱欣慰的笑容。
李世民紧绷的脸色也终于缓和下来,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欢快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锅锅…锅锅!你来啦!”
众人回头,只见小兕子像只快乐的蝴蝶,提着裙摆飞奔而来。
她直接扑进魏叔玉的怀里,完全无视了旁边的皇帝和皇后。
魏叔玉赶紧将她抱起来,捏捏她的小鼻子:
“慢点跑,小心摔着。”
小兕子搂着魏叔玉的脖子,咯咯笑道:“兕子想锅锅呐,锅锅说好带兕子玩的!”
说完才注意到李世民与长孙皇后,连忙乖巧地问安,“兕子见过父皇,母后。”
看着最疼爱的女儿对魏叔玉如此亲昵,李世民心里又是酸溜溜的,又是无奈。
“走,姐夫今天带你在学堂里逛逛,这里有趣的东西可多了。”
看着小兕子瞬间亮起来的眼睛,以及魏叔玉那副“孩子王”的架势,李世民忽然觉得那点市井气息不算什么。
他环顾四周,读书声、远处的市井声、孩童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
“走吧…”
李世民再次开口,语气平静,“去看看象儿的功课,然后朕…朕也想尝尝学堂里的小吃,究竟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