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彻底卖掉一钢厂(2/2)
与此同时,唐海水泥厂40%的股权回归国资委,与行业巨头海壳水泥的合作也随即加快了谈判进程。
一天,董远方将刘少强叫到办公室,布置了一项特殊任务:
“少强,你想办法,通过可靠的渠道,把一条消息精准地’泄露’给鑫海那边的人知道,海壳水泥对我们手里的水泥厂股权志在必得,正在积极筹划全面收购。”
与此同时,董远方亲自与海壳水泥方面进行了沟通,授意他们在谈判初期可以“尽可能地压低报价”,制造出一种因资金或战略原因,并不急于高价收购的假象。
这一招,正是利用了万家兄弟当前“急于套现、又怕暴露”的矛盾心理。
他们正在想方设法将那些通过影子公司持有的、不易被外界察觉的资产变现,以筹措转移资金。
董远方准确地抓住了他们这个心理弱点,故意放出“有巨头意图收购,但出价不高”的混合信息。
这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诱饵,一方面,收购的消息会刺激万家,让他们觉得这是套现离场的机会;另一方面,看似不高的报价又会让他们心有不甘,却又因自身急于用钱而可能被迫接受,或者在焦虑中露出更多破绽。
董远方站在办公室窗前,俯瞰着唐海城,眼神深邃。
他知道,对鑫海的最终围猎,已经布下了又一道关键的陷阱。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看这条急于脱身的大鱼,会不会主动咬钩。
海壳水泥看重的是唐海市水泥产业的基础条件、港口交通和区位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周研书记的嘱托和董远方的声望。
购买和整合几个水泥厂鑫海的股份,压低的价格,自然会以人情的形式,返还给唐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