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空降汉东主持人,问政领导干部! > 第1203章 时间太巧合了

第1203章 时间太巧合了(1/1)

目录

据点是间不足十平米的出租屋,墙壁上贴着泛黄的报纸,唯一的窗户被深色窗帘挡得严严实实,只有电脑屏幕发出的蓝光,在空气中投下淡淡的光晕。他深吸一口气,双击打开名为“南洋盛通贸易有限公司”的文件夹,屏幕上立刻弹出密密麻麻的表格——这是国际刑警组织通过协作渠道发来的部分资金流水,每一行都记录着金额、时间、汇款方与收款方,数字像一串没有规律的密码,看得人眼花缭乱。

“成立时间才18个月,资金往来却有137笔,平均每月近8笔。”林纾一边用鼠标滑动页面,一边低声自语,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节奏。他特意把成立时间标注出来——2023年3月,正是赵立冬主导的环泉大桥项目进入关键施工阶段的时期。“时间太巧合了。”林纾皱紧眉头,心里泛起一丝疑虑,“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空壳公司’,既没有实际办公地址,也没有公开的业务范围,却有这么频繁的资金流动,背后肯定有鬼。”

他点开其中一笔金额最大的流水——2023年9月15日,一笔200万美金从“南洋盛通”账户转出,收款方是一家名为“迪拜星耀投资公司”的企业。林纾放大汇款备注栏,里面只写着“项目投资款”五个字,再无其他信息。“又是空壳公司?”他立刻在搜索引擎里输入“迪拜星耀投资公司”,结果显示这家公司注册在迪拜自由区,法定代表人是个名叫“卡里姆”的阿联酋人,除了一个无法接通的联系电话,再没有任何公开信息。

“资金在境外兜圈子,就是为了掩盖真实流向。”林纾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他想起老冯之前说的话——腐败分子最喜欢用“多层嵌套”的方式转移资金,通过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空壳公司周转,最终流入了国内几家看似毫不相关的文化传媒公司或咨询公司。

不知不觉间,窗外的天已经大亮,阳光透过布满灰尘的窗户,在卷宗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纾的眼睛渐渐开始发酸,看数字时总觉得有些模糊。

他起身走到墙角的水龙头边,拧开阀门,冰凉的自来水“哗哗”地流出来,他用双手掬起水往脸上泼,冷水刺激着皮肤,让他瞬间清醒了不少。水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胸前的衣襟上,留下深色的水渍,他却毫不在意,擦了擦脸就回到桌前,继续翻看卷宗。

接下来是监理公司的验收报告。报告上的字迹工整,每页都盖着监理公司的公章,看起来“合规合法”。但林纾注意到,报告里对工程质量的描述全是“符合要求”“验收合格”之类的套话,没有任何具体的检测数据——比如苗木的胸径、高度,草坪的成活率等。更奇怪的是,验收照片里的施工现场,背景里的塔吊竟然还在运转,明显是施工未完成时拍的。“验收环节这么草率,要么是监理公司被收买了,要么是有人故意放水。”林纾将这份验收报告单独抽出来,放在一边,又从档案架上找出了同一家监理公司负责的其他项目报告,对比后发现,那些非赵立冬主抓的项目,验收报告里不仅有详细的检测数据,还有第三方机构的评估意见,两者的差距一目了然。

中午时分,林纾从背包里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面包和矿泉水。面包是昨天买的,已经有些发硬,他就着矿泉水慢慢啃着,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桌上的卷宗。他想起刘秧之前汇报的情况——张建国与高俊峰的秘书私下见面,手里还拿着神秘的文件袋,说不定那些文件袋里装的,就是类似的虚假验收报告或报价单。“这些虚高的资金,最终都流进了谁的口袋?”林纾一边啃面包,一边在心里琢磨,“是施工单位自己截留,还是与赵立冬、高俊峰等人分成?”这个疑问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让他更加迫切地想要从卷宗里找到答案。

下午,林纾开始核对财政局的拨款凭证。他将拨款金额与报价单上的总金额逐一比对,发现有三笔拨款比实际报价多了150万元,备注栏里写着“应急资金”,却没有任何关于“应急情况”的说明材料。他顺着拨款凭证上的日期,找到了对应的项目会议纪要,纪要里只简单提到“为确保项目按时完工,同意追加资金”,参会人员签字栏里,除了赵立冬的签名,还有当时的财政局局长、建委主任的签名。“这么多人签字同意,明显是集体包庇。”林纾的手指攥紧了拨款凭证,纸张的边缘被捏得发皱,“汉东的政治生态,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腐败已经不是个体行为,而是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傍晚时分,档案室里的光线渐渐暗了下来,林纾打开手电筒,光柱在卷宗上移动,照亮了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文字。他已经连续工作了八个小时,颈椎传来阵阵酸痛,眼睛也干涩得厉害,每眨一下眼都觉得不舒服。但他没有停下来,而是从档案架上又抽出了“京海市保障房建设项目”的卷宗——这是赵立冬当年力推的“民生工程”,也是老百姓议论最多的项目之一。

翻开保障房项目的卷宗,林纾很快就发现了问题:项目的招标公告发布时间是2022年5月10日,

而中标单位“鑫源地产”的投标文件,落款日期竟然是5月8日,比公告发布时间还早两天。

“提前制作投标文件,说明招标就是走过场。”

林纾的心里燃起一团怒火,他想起公交车上上班族说的话——“好地段的保障房全被关系户占了”,现在看来,不仅是分配有问题,项目招标、建设全都是漏洞。

他继续往下翻,在施工图纸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处被修改过的痕迹——原本设计的“钢筋直径16毫米”,被改成了“12毫米”,修改处没有任何审批签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