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咸海悲风,钦察人最后的迁徙(2/2)
比起那些被屠城的城市,普格那黑城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还好……还好选择了投降……”
穆罕默德在心里默念着,这一刻,他甚至觉得,被劫掠些许财宝、失去一些女子,换来城池与自己荣华富贵的存续,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到了傍晚,穆罕默德更是下了血本,把自己最漂亮的姬妾和刚成年的女儿推到李东山面前,跪在地上说道:“将军大人,小人愿将美人献给大人,只求大人饶小人一命。”
“小人知道,花剌子模不行了,今后这西域,就是北疆大人的天下,小人愿为北疆、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李东山搂着两名年轻女子,手指在她们的腰间肆意把玩,神情冷淡地听着翻译的话。
看向跪在地上、浑身颤抖的穆罕默德,就像是看待一只随意捏死的蚂蚁一样冷漠。
不过最终还是淡淡开口:“念你识相,饶你性命。”
像这种懂事的人,肯定不能直接杀了,否则以后谁还主动开城投降啊?
穆罕默德闻言,顿时如蒙大赦,连忙磕头谢恩,后背早已被汗水浸湿。
刚才那短短几句话的时间,他感觉自己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但他知道这样还不够,性命虽然保住了,但是自己的荣华富贵呢?
心中一狠,决定把那些该死的钦察人卖掉。
谁让那些蛮子之前劫掠城池,对自己无礼,甚至差点对女儿下手呢?
虽然现在女儿也马上要被北疆人祸害,但至少是自己主动送的,心里还能安慰自己是“心甘情愿”,可钦察人的做法,就让他格外不平衡。
典型的宁予友邦、不予家奴的心态。
于是,一咬牙抬起头,对着李东山说道:“谢大人宽容,饶恕小人的一命,小人愿意戴罪立功,愿意为北疆的大业出力。”
李东山闻言不以为意,漫不经心的说道:“如何戴罪立功?”
穆罕默德直接说道:“小人愿带大人去找钦察人的部落。”
他虽然不知道钦察人的部落在哪里,但是却熟悉咸海一带的地形,知道哪些地方适合放牧,适合大规模部落生存。
反正左右躲不过那几个地方,只要跟着痕迹找,肯定能找到那些钦察蛮子。
李东山闻言一愣,有些意外的看向了穆罕默德。
没想到这家伙还真有点用处。
草原作战最难的不是打打杀杀,而是找不到敌人的踪迹。
情报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消灭了钦察人的主力大军,但若不能剿灭他们的部落,不出十年,钦察人又能恢复元气,继续与北疆为敌。
所以,穆罕默德的这条情报还是很有用的。
于是,李东山笑了,看向穆罕默德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你倒是个有用的。”
“好,就依你。”
“戴罪立功,只要能找到钦察人的部落,本将立刻恢复你城主的身份,今后好好为大秦效力。”
穆罕默德大喜过望,又连忙磕头:“谢大人,谢大人,小人一定尽心竭力,为大秦出生入死,为大人鞍前马后,绝不敢有二心。”
李东山之所以留下穆罕默德,也是遵循了李骁的策略。
西域地域广袤,地广人稀,秦国虽然将其征服,但是短时间内也没办法迁移足够的人口进行直接统治。
还是得依赖当地贵族,维系秦国的羁糜统治,为秦国征税征兵,长久可持续的吸干当地百姓的血为秦国补充营养。
所以,李骁的策略就是杀掉花剌子模一半的人口和贵族,尤其是将那些不合作的贵族全部杀掉。
留下穆罕默德这样“识时务”的‘花奸’,好好的为大秦效力,才能更好地控制西域。
当天晚上,李东山带着穆罕默德的美艳姬妾和女儿回了大帐,军营中也响起了普格那黑城女子的叫声。
不过,因为普格那黑城主动投降,属于“友好城市”,秦军没有将这些女子贬为女奴,只是在第二天大军离开时,将她们放回了城中。
而李东山,则亲自率领大军,让穆罕默德作为向导,朝着咸海草原的方向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咸海沿岸的草原上,钦察部落的牧帐依旧错落分布,只是没了往日的热闹。
壮丁们都随大军去了讹达剌,只留下老弱妇孺守着牛羊与帐篷。
春风拂过草原,带着咸海湿润的气息,却吹不散妇人们心中的担忧。
少女阿古拉坐在毡毯上,手指灵巧地编弄着手中的羊毛,时不时抬头望向东方的地平线,眼中满是憧憬。
她的未婚夫巴图也随大军出征了,临走前,巴图握着她的手说:“等我回来,抢了北疆人的战马、抢了讹达剌城的金银和丝绸,就给你买最漂亮的银饰。”
“再置上两百只羊、两顶新帐篷,咱们就有自己的小家了。”
“阿古拉,又在想巴图啦?”
旁边的几名少女笑着凑过来,其中一名打趣道:“巴图可是咱们部落年轻人中的最厉害的勇士,也不知道他在帐篷中也是不是一样英勇。”
阿古拉脸颊一红,巴图到底有多英勇,她还没尝试过呢。
嗔怪地拍了下同伴的手:“别瞎说。”
说着,她编羊毛的手却更快了,那是为未来小家准备的羊毛毯,她要赶在巴图回来前织好。
不远处,几个孩子围在帐篷外,手里拿着小木刀,模仿着骑兵冲锋的模样。
“我阿爸最厉害,他能砍死十个北疆人。”一个小男孩挺着胸脯,骄傲地喊道。
“我阿爸才厉害,他能射穿北疆人的甲胄。”另一个孩子不甘示弱地反驳。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争论着,眼中满是对父亲的崇拜。
他们不知道战争的凶险,只盼着父亲回来,能给自己带一把真正的弯刀,能抱着自己骑上大马。
帐篷里,其其格正给刚出生不久的小儿子喂奶,目光却时不时飘向帐篷外。
她的丈夫也随大军去了,临走前,他把家里仅有的两袋粮食留给了她,说:“等我回来,带些金银,咱们就多买些牛羊,再也不用为过冬的粮食发愁了。”
其其格轻轻抚摸着儿子的脸颊,心中默念:“你一定要平安回来,咱们还要一起看着孩子长大呢。”
老阿妈坐在毡毯上,口中念念有词:“神明保佑,让孩子们都平安回来吧,咱们钦察草原不能没有壮丁啊……”
周围的妇人们也纷纷附和,原本充满期待的氛围,渐渐被担忧笼罩。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牧民们瞬间精神一振,纷纷站起身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是咱们部落的人回来了,肯定是好消息。”
其其格激动地抱着孩子,眼中满是期待,大军才出征不久,说不定是打了胜仗,提前派人回来报信了。
阿古拉也停下手中的活,心跳不由得加快,她紧紧攥着羊毛,心里默念:“一定是巴图他们赢了,一定是。”
可当信使奔到近前,牧民们才发现他脸色惨白,身上的衣服满是尘土和鲜血,连马都快跑不动了。
信使翻身下马,声音带着哭腔嘶吼:“不好了,败了,咱们败了,部落的勇士快没了,首领让咱们赶紧收拾东西,回钦察草原,晚了就来不及了。”
“什么?”
牧民们瞬间愣住,脸上的期待瞬间被惊恐取代。
其其格踉跄后退,不敢置信地摇着头:“不可能,你骗人,我丈夫那么勇猛,怎么会败?”
阿古拉也慌了,冲过去抓住信使的胳膊追问:“巴图呢?我未婚夫巴图在哪?你看到他了吗?”
信使抹了把眼泪,哽咽着说:“好多勇士都没回来……首领带着残兵引着北疆人往北去了,让咱们赶紧走,再不走,北疆人就追来了。”
老阿妈瘫坐在毡毯上,泪水顺着皱纹滑落:“完了……咱们钦察草原的天,要塌了……”
恐慌瞬间在部落中蔓延,妇人们抱着孩子哭喊,老人们唉声叹气,年轻人们则慌乱地收拾东西。
其其格咬着牙,擦干眼泪,开始往马车上搬毡毯和粮食:“别哭了,赶紧收拾东西,咱们得活着回草原,等着男人们回来。”
其他牧民也渐渐冷静下来,纷纷行动起来,有的拆卸牧帐,有的驱赶牛羊,有的抱着孩子爬上马车。
原本宁静的草原瞬间变得混乱不堪,马蹄声、哭喊声、吆喝声交织在一起。
北疆人的追兵随时可能到来,她们只能咬着牙,赶着马车,拖着家当,朝着钦察草原的方向仓皇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