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泥沙俱下人心驳杂(下)(2/2)
士兵们组合在一起,不就是大军吗?
但是这两者是不可以混为一谈的。
前者是一个个人命,后者却是成建制的兵马。
的难听一些,想要保住士卒的性命,现在就可以下令全军投降,汉军制度摆在这里,他们连女真人都不苛待,又怎么会对宋军大肆屠戮?
别的不论,片瓦遮身之地加上一碗热粥还会是有的。
可这样一来,两淮大军就彻底没了,宋国的两淮防线也会彻底垮塌。
而李显忠想要的则是让尽量多的成建制兵马回到淮东,就地防御,以应对接下来的狂风骤雨。
侯高朗是想要为两淮士卒寻得生路,李显忠却是要为宋国稳固防线,两者有根本性的不同。
李显忠闻言迟疑半晌,方才点头:“正是如此,侯,我知道你的意思,而且我也知道尔等是如何想的。
可老夫还是要,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国家养兵百年,我等武人终究是要以死报国的。”
侯高朗再次长叹,闭口不言。
而就在满堂皆静时,刘汜却是摘下铁幞头,直接砸在地上,发出咚的一声。
“李太尉,你口口声声国家养兵恩重如山,可我等为国征战,又有哪一刻懈怠?国家又是怎么对待我们的?”
着,刘汜干脆扶着胳膊起身:“我就不那岳鹏举了。
当日巢县之战,李太尉也是在场的。那一战,我叔父被当胸射了一箭,末将还有如今逃走的王方王大头也是浴血厮杀,身受重伤。
可朝廷又是怎么待我们的?我们回到建康后,本当是要游街唱名,煊赫功劳的。朝廷只派了两个官敷衍不,到了最后,更是让我等住在粪坑里!
我叔父就是在当日被羞辱之后,箭伤迸裂,活生生气死的。”
刘汜脸上涨红一片,环顾宋军众将:“王大头逃了,我也生气,也觉得他不讲义气,可这真的怪他吗?
当日他在巢县大战中身中八疮,可官家只让他睡粪坑里!今日他又为何要为国家拼命?!”
刘汜再次艰难转身,直面李显忠:“李太尉!如今虞相公都被杀了,你还有什么指望,真觉得这大宋朝不会再杀一个太尉吗?”
李显忠连连摇头,却终究无法反驳。
刘锜一生忠耿报国,心谨慎,却得被羞辱气死的下场,又有谁不觉得寒心呢?
他抱病为宋国拼命,可最后却成了主和派压制主战派的牺牲品,刘汜不心怀怨望,反而是不正常的。
刘汜见李显忠依旧是不松口,刚要趁势再,却听到侯高朗咬牙道:“老刘!莫要了!太尉已经做出决断,你要抗命吗?!”
刘汜气势当即一滞,随后转身看向侯高朗,有些目瞪口呆之态,却也终究无法,只能悻悻坐下。
没法子,谁让如今还保持数千成建制兵马的只有侯高朗了呢?他的话语权必然是最大的。
侯高朗既然坚定的与李显忠站在一起,那李显忠的任何决意也就能被贯彻到底了。
这场草草召开的军议也很快草草结束,效果也是肉眼可见的差。
人心更加长草了。
别人暂且不,刘汜在离开帅帐之后,立即开始了串联。
实话,在开始串联的时候,刘汜也没有下定决心,究竟是要投靠大汉还是要弃军而逃回到宋国,他也只是拉拢关系,想要在接来下的乱局之中保存自身罢了。
“要我,咱们直接投降了吧,如今河南山东空虚成这副模样,飞虎子立国之后如何不会重用咱们?”
“这话你在三日之前俺信,可如今大青兕如此轻易击败我军,谁还会将咱们看作好汉?”
“淮河以南水网密集,所谓北马南船,总会用得着使船之人……”
“拉倒吧!飞虎子的水军海军少吗?若不是他们此时也在幽燕,你以为咱们能轻易渡过淮河吗?”
“要我,还是回到淮东……”
“汉军如此精锐……咱们就算回去也挡不住啊。”
“不能投降,我的爷娘浑家全都在江南……”
虽是密谈,但所有人都没有压低声音,也没有必要压低声音。
气氛虽然热烈,却终究没讨论出有用的东西来。
刘汜靠在几袋米粮包上,闭目养神。
“你们这群废物,论上一年也论不出个结果。”侯高朗掀开帐帘,大踏步入内,遍布血丝的眼睛满是不屑:“还是得我来!”
刘汜惊愕抬头,却在片刻之后信服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