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大赤仙门 > 第739章 辽卫

第739章 辽卫(1/2)

目录

辽地,盛京道,大都。

持续了三旬的阴雨终于止住,放了晴,可那重重铁灰色的云气盘踞不散,并不见多少天光落在这座大都内。

精铁铸造的城门轰然开启,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两侧的侍卫纷纷跪下行礼,以此来迎接那辆入城的马车。

霞光环绕的黄白车舆缓缓行于长道上,前有六匹极为神异的牡马拉驾,驾车的乃是一尊石人,质色玄黄,神光熠熠。

车驾后方多有随行的队伍,浩浩汤汤,排如长龙,旗帜飞扬,上面所书乃是一个魏字。

城中少见凡人,多是各部的贵裔,或是前代的遗族,大都有修为在身,此时却都纷纷避开了那辆车架。

车帷轻开,便见里面探出了一着棕色华服的少年郎,气态出尘,略带着几分审视的意味,打量着这座不算多古老的都城。

他坐了回去,收回车帷,坐回其位,眼神之中似乎多了几分不满。

其身上的气机似乎是刚刚突破神通,尚还不稳,棕黄色的戊土光辉缭绕在旁,化作帝宫神殿,仙山道场种种异象。

“此地建都,北临大海,南环诸山,确实是一处守成之地,但到底是失了南进之机,缺了一统天下的气魄,王上以为如何?”

坐在他面前的是一眉眼如画的青年,气态沉稳,着了一袭玄黄色的王袍,上纹麖兽,腰间的绶带上则斜斜悬了一根金豪长笔。

正是帝君亲封的魏王,拓跋厥,代表拓跋一族执掌盛京道东域的【元地】,所治甚广,内有福地。

这位魏王年岁不大,堪堪两百余岁,却已经修为圆满,五法具在,还是社稷一道的正统法门,可以追溯到殷代。

“萧氏本就无一统天下之心,所谓灵萨,外夷之道,就是要处偏,处邪,处异,不可以正统去居。”

拓跋厥语气悠然,继续说道:

“历来外族入主中原,都是极为犯忌的事情,无人支持,不可能成,当年我族也是得了己土之力,方能南下,自盛乐迁都至洛京。”

他看向身前这少年,目光稍沉。

“萧氏建国,根本之用就是挟制中原,不至于在奉末后又出现位一统天下的人物,如今辽地各家都在待价而沽,只看之后能分到什么好处,真正想要南下的,也只有那群和尚。”

这少年却是微微一笑,眼中多了几分异样光彩,只道:

“王上,听闻那位离帝厌释,把这几家本来在中原的佛道都赶了出来,若是真打了过来,若【修识】、【戒律】和【华世】还能往须弥山中去避,唯独【往生】就要守在此处,可是要遭罪了。”

他正是拓跋氏新晋的紫府,名作拓跋临,道号【代临】,成就一道戊土神通【朝轩宫】,如今作为族中这位魏王的近臣入都。

“往生兴盛,也有支持的大人,须弥中天业寺的那位就是背景,当初我朝不也是剿除过一次,最后还是算了。”

拓跋厥语气幽幽,提及了这些旧事。

元魏一朝和释道多有纠缠,从最初南下的借力,再到日后入主中原的翻脸,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同往生法道。

魏太祖拓跋元业曾打杀了往世的【天禅妙空尊者】,将这一释道逼至北边苦寒之地,缩回净土,直至最后元魏崩亡,这一法道又迅速扩张起来。

“听闻往生如今多往玄秘走动,恐怕是商量日后之事,我看.纵然不绝,下场也会极惨。”

拓跋临颇有几分幸灾乐祸的意思,讲起了往生最近之事。

“我拓跋氏到底是仙道出身,又属土德,退路极多,就是耶律氏也难比,我看.这一氏恐怕是难走脱了。”

朝代更替对于他这等世家并不算大事,那位离帝又不可能真把北方仙道杀尽了,恐怕也只清算萧辽、耶律。

奉末时外族多叛,而耶律一部本来势弱,仅占了北海临近的苦寒之地,立国为【丹】,远远比不上其余诸部。

彼时其后族为述律一部,乃是附庸,可偏偏就是这一脉中出了位灵萨圆满的修士,一证即成,改姓为萧,于是作了帝族。

如今朝中把持军政的仍然耶律的贵族,甚至连念国的神道职位也有一半是这家的,相比之下,身为帝族的萧氏却低调的多!就是那位新近登基的辽帝也少有现身,深居不出。

“离火虽盛,却陷死弃,灵萨位偏,难成帝朝。”

拓跋厥幽幽开口,目光似乎穿过了这车舆,直望向极远之处。

“中京狼山一战,萧氏颓局已定,而离宋也有危难,我族当静待土德兴盛,以伺时机。”

他对于这局势看的极清,不管是辽,还是离,如今虽然争斗的厉害,但将来的天下恐怕还不是这两家的。

而他最大的优势,便是寿元,可以静静等着时局变化,以此求道。

“帝家虽有令,但这战事,我族不可陷得太深”

拓跋厥语气稍沉,他说的帝家可不是那位灵萨帝君,而是前些年登基的帝家,是帝君嫡子【灵命王】萧显,几乎是和离国的那位天黐同时登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