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煌煌八万言(2/2)
“陛下听闻安百骑奏报说司徒今日回京,特让我等出城二十里来迎。”
洛阳城郊驿站,
许洛仁还安排了接风酒宴,
杀鸡宰羊,弄的很丰盛。
“司徒这一路巡省,可够辛苦的啊。”
“还好。”
许洛仁笑道:“告诉司徒一个好消息,陛下见司徒在洛阳通济坊的宅子小,
特下旨,把原赏赐给魏王的惠训坊,分了一半给司徒建宅。”
李逸在通济坊的宅子才二十余亩,
而惠训坊足有五百余亩地,现在一分为二,李逸占西面半坊地,二百余亩,越王李泰占东边半坊地,也二百余亩。
“现在越王那半坊,更名为道术坊,卫王这半坊,则仍名惠训坊,一坊分为二坊。”
“惠训坊可是好地方啊,北面临着洛水,一水相隔便是皇城,惠训坊西北不远,便是天津桥。”
从天津桥过来,洛水南岸有一大片地,洛水南溢,开成了一片几百亩地的潴沼,
当年杨广营建东都洛阳时,为控制洛水泛滥修筑堤岸,但后来洛水南溢,于是在洛河南堤以南,形成了一片三百多亩的沼池。
堤岸周边荷芰丛生,杨柳成荫,水鸟翔集。
池周七里余。
这片沼池虽说如今没人打理,显得有些荒芜。
可如今皇帝把这三百亩的沼池,一并赏赐给了李逸做园林。
赐半座惠训坊二百多亩地,再赐坊前沼池三百余亩,
这可不是洛阳郊外,
而是就在天津桥旁,
与皇城就隔了一条洛河,这里本就风光宜人,是达官贵人开馆列第的好地方,
李逸所在这片地方,更是堪称都城之胜。
许洛仁说起这些的时候,都是一脸羡慕。
哪怕洛阳如今只是洛州,不再是京都,但这毕竟是洛阳。
“陛下让你入城后,先回府好好泡个温汤,在家休息半天,明日一早再进宫面圣。”
李逸还真很想回家好好泡个热水澡,然后在舒适的暖榻上好好睡一觉,这一路颠簸不说,也没条件沐浴,哪怕是大冬天,李逸也感觉身上很不自在。
他掏出柏坞谷奏事交给许洛仁,
“许将军,这道奏疏,有劳你替我转呈给陛下。”
许洛仁看见这奏疏装在黑色绢袋里,上面还打着封印,知晓这是直接呈给皇帝拆阅的封事,
接过后感觉份量很重。
陪李逸吃完这顿接风宴,许洛仁便立马赶回洛阳宫,亲自把这沉甸甸的封事呈给皇帝。
李世民接过时也有些意外,
打开后,看到厚厚一本奏疏,密密麻麻的都是李逸独特的瘦筋体。
八万字的柏谷坞奏事,李世民越看越惊讶,完全放不下来了。
这可比他之得得到的情报,要更详实全面。
“陛下,该用膳了。”
不知不觉,天色都暗淡下来了。
“嗯”李世民抬头,才发觉自己居然一口气看了两个多时辰,这八万字的奏疏,他都已经看了几遍了,却还沉浸其中。
陟岵寺的恶,佃户们的苦,都超出他的预料。
而李逸雷霆镇压寺庙,给佃户们入籍、授田、分田、免债,还给他们修孔庙、社学,建社仓,
一面雷霆镇压,一面慈悲为怀。
他这一趟,为国家新添了近万户,佃户入籍,僧人还俗入籍,净人重新登记入籍,
二十多万亩寺田,重新登入田籍,还有净人等寄名隐匿于寺庙下的十几万亩田地,也都清量出来登记在册。
人丁、田亩、税赋,
还有抄出来的大量钱帛、粮食。
这些,都超过一个州十年的税赋收入了。
而李逸的这雷霆,却又还留有余地,上座善护等八大德迁往长安大兴善寺译经,
从白马寺选一位大德去任住持,这些尽显老道稳重。
八万字的奏报,让李世民没有深入乡里,却也真正看清了如今底层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差太多了。
那些看似琐碎的物价、风俗等等记录,却是那般真实详尽。
这是他平时坐在朝堂金殿上,从百官嘴里,和那些奏疏中看不到的。
合起这份奏疏,李世民塞入怀中。
“正好饭点,无逸估计也还没吃,去通济坊无逸府上,朕去他那蹭顿晚饭。”
殿中监裴怀节赶忙请示:“臣立即派人去司徒府上通知,让准备膳食和迎驾”
“朕去无逸家,哪还用的着这些,朕换些便服,有百骑随同便行,不用提前通知。”
李世民现在就想见李逸,想当面跟他畅谈一番。
等不及了。
一晚都等不及。
有好多话想一吐为快,也有好多事想当面问询李逸。
天色已晚,
宫门将落锁,
可李世民却还是决定要去李逸家蹭顿晚饭,甚至已经决定,今晚就在李逸府上住下,要跟他秉烛夜谈,抵足而眠!
今晚,
注定是个不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