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 第369章 唉,人老了,不中用了!

第369章 唉,人老了,不中用了!(2/2)

目录

“进去,小时候坐老子赶的车还少?你在车里指路就成!”

很快,众人便来到了城内的一处府邸。

姜齐将老太公请进府中,正房内早就已经烧好了火墙火炕。

“爹,您先在这里休息一下,等您养足了精神,咱们再好好聊聊。”姜齐说道。

老太公点了点头,“好,你去忙你的吧,老头子也确实有些累了。”

等姜齐离开之后,房间里安静了下来。

不一会儿,周侗脚步轻盈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抹温和的笑意,看着盘坐在床上的老太公。

“笑啥!”老太公曲腿盘坐,腿上盖着一张厚实的熊皮,那熊皮毛色油亮,在透过窗棂的阳光照射下泛着光泽,他微微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

“之前,齐小子跟你说话,提起梁山的事情,你怎么一言不发,不像你老哥哥的性子啊!”周侗走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双手交叠放在腿上,笑着问道。

“说啥?”老太公看着地面,眼神中似乎在回忆着什么,随后又摸了摸身边精致的家具,“这宅子你知道是谁的不?”

“谁的?”周侗微微前倾身体,露出好奇的神情。

“京东东路经略安抚使,郭知章的!”姜太公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炕沿的檀木雕花,冰凉的触感让他微微一颤。抬头时,目光撞上正厅高悬的匾额,“明镜堂”三个鎏金大字在烛火下泛着冷光,正是郭知章亲笔所题。

说到这里,老太公长叹了一口气,缓缓地摇了摇头,脸上满是感慨,“老头子多年前,也是远远地见过一眼经略使的,那种依仗,那派头,就连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响都让咱紧张兮兮,那时候,咱们都不敢想经略使得多大的官!”

他的声音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枯瘦的手掌重重按在火炕上,雕花青砖传来的暖意让他多停留片刻,“老头子当年在山沟沟里刨食,哪敢想经略使住的是这般光景?”

周侗坐在一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倒了杯水,放在桌上,等待着老太公继续说下去。

“后来落草了,因为婆姨,攒了点钱又安顿了下来,这有了婆姨却一直没有娃,老了老了才有了娃!嘿嘿!”姜老太公自顾自的嘿嘿笑着,脸上露出了难得的柔和神情,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温馨的时光,“他个兔崽子生下来的时候,就额小手臂这么长,这么大!”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

姜太公喝了一口水,润了一下嗓子,继续说道:“你知道,这娃小时候调皮的很,也不好好读书,之后到娃九岁,才给他找的先生,还是额救的那先生一命,他才愿意教!”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儿子的疼爱和无奈。

姜太公摸着身下温暖的火炕,手边柔软的熊皮,脸上露出一丝自嘲的笑容,“老哥哥,你说让额说,额说个啥!说出来不怕老哥哥笑话,刚才孩子说的那些话,那的话……”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咱听都听不懂啊!”

姜太公忽然笑出声,笑声里带着铁锈般的涩意:“齐小子生下来时,连块裹身的破布都没有。现在倒好,住着经略使的宅子,有出息啊,有出息!”

姜太公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仿佛想要驱散眼中的疲惫和迷茫,“唉,人老了,不中用了!之前咱就是管个小破寨子,最后还弄得四分五裂,现在,不敢想,也不敢说喽!”

他的声音渐渐低沉,充满了对过去的遗憾和对如今局势的无力感。

周侗静静地听着,心中也有些感慨。

他看着眼前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老人,如今却被岁月磨平了棱角,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同情。

周侗笑着拍了拍老太公的胳膊,“老哥哥,不必如此妄自菲薄。齐小子如今有这般成就,你也是功不可没。时局不一样了,咱们这些老家伙,也得慢慢适应不是?”话音一落,周侗一拍自己脑门,“对了,光顾听你说话,险些耽误了别人的大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