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 第962章 晋绥军改造

第962章 晋绥军改造(2/2)

目录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投降的晋绥军将士也陆续被有条不紊地送往石家庄、邢台、邯郸和安阳,加入到集中训练的队伍当中。他们的到来,为这支正在茁壮成长的抗日力量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血液。

此时在邯郸的训练场上,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薄雾,嘹亮而激昂的军号声便准时响起,如同战斗的号角,划破宁静的天空,唤醒了沉睡中的将士们。

晋绥军将士们如同听到冲锋命令的战士,迅速而敏捷地起床,熟练地整理好略显破旧但却无比整洁的军装,以整齐划一的队列迅速集合在宽阔的训练场上。

八路军的教官们精神抖擞、身姿挺拔地站在队伍前,以洪亮而有力的声音开始了一天紧张而充实的训练。

“立正!稍息!向右看齐!向前看!”教官们的口令声清脆响亮,如同洪钟般在训练场上回荡。

晋绥军将士们全神贯注,认真而准确地执行着每一个动作,力求做到完美。队列训练结束后,紧接着便是紧张而刺激的战术演练。

教官们详细而深入地讲解着各种复杂多变的战术动作和关键要领,然后亲自以身示范,动作娴熟而利落。

晋绥军将士们分成一个个小组,模拟不同的战斗场景,展开激烈而逼真的实战演练。

“注意隐蔽!利用好地形地物,灵活前进!保持小组之间的配合与沟通!”教官们在一旁大声地指导着,眼神中透露出对将士们的严格要求与殷切期望。

体能训练更是训练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考验着将士们的意志与毅力。将士们在炎炎烈日下进行长跑、负重行军等高强度训练。

炽热的阳光无情地烘烤着大地,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脚步也因疲惫而变得沉重,但没有一个人喊累,没有一个人退缩。

一位年轻的晋绥军士兵在长跑过程中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绊倒,重重地摔在地上,但他毫不犹豫地迅速爬起来,顾不上擦去膝盖上的血迹,咬着牙继续向前冲。

旁边的战友们纷纷为他加油鼓劲:“加油,坚持住!我们一定能成为合格的抗日战士!”在战友们的鼓励声中,这位士兵步伐更加坚定,向着胜利的方向奋力奔跑。

同时,政治思想教育如同一条无形的红线,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始终。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教室里,政委们通过生动形象的课堂讲解、讲述感人至深的抗日英雄事迹等多种方式,让晋绥军将士们,深刻而透彻地认识到抗日的正义性与必要性,极大地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国热情与战斗意志。

“我们为什么而战?是为了我们白发苍苍的父母,为了我们天真无邪的妻儿,为了我们世世代代生活的这片土地,绝不能让日本鬼子肆意践踏我们的家园,蹂躏我们的同胞!”

政治委员们慷慨激昂的话语,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每一位将士心中熊熊燃烧的抗日烈火,让他们更加坚定了抗日的信念。

在训练的闲暇时光,晋绥军将士们与八路军战士们围坐在一起,相互交流,分享着各自的战斗经历与生活趣事。

他们或是讲述着战场上的惊险瞬间,或是分享着家乡的风土人情,欢声笑语回荡在营地的每一个角落。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亲密融洽,一种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抗日的浓厚氛围在队伍中悄然形成并日益浓厚。

这种团结,不仅极大地增强了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让每一位将士都坚信,只要他们紧密团结在一起,就一定能够在抗日战场上取得最终的胜利,迎来属于华夏民族的光明未来。

陈振华回到临时指挥部,立刻召集参谋人员,展开大幅军事地图。地图上,太原城被重重标记,周边的山川、河流、道路以及敌人的据点分布一目了然。

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太原城,手指轻轻划过城池轮廓,陷入了沉思。此时的独立五团,已经被陈振华派遣到保定廊坊一带,听从陈副师长的指挥,将战车团和特战团的将士们替换下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