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 第1081章 攻打武川的思考

第1081章 攻打武川的思考(1/2)

目录

他转身对身旁的参谋说:“通知各部队,今晚好好休息,明天一早,咱们就给武川的伪军来个措手不及,拿下武川之后,明天就奔赴包头,务必争取在第二战区的人赶到包头之前将包头拿下!”

雪地里的篝火越烧越旺,映照着战士们脸上的笑容。他们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一场新的战斗即将打响,而胜利,终将属于他们。

武川城的灯光稀稀疏疏,在夜色中闪烁,仿佛在等待着被解放的那一刻,同时貌似也知道了八路军的到来,而远处的百灵庙草原上,杜易得和周大勇带领的骑兵二团队伍也正在夜色中潜行,准备给伪军最后的一击。

这场在雪原上的征战,才刚刚进入最关键的阶段。陈振华望着包头城的方向,握紧了腰间的驳壳枪。

他知道,拿下武川,不仅是为了肃清残敌,更是为了给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带来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包头兵工厂的蓝图在他脑海中渐渐清晰,而那蓝图的基石,正是此刻战士们脚下的这片雪原,与他们心中不灭的信念。

陈振华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包头与东胜的连线时,指腹已被冻得有些发僵。他对着哈气搓了搓手,刚要开口,就见马三华、郭静云掀着军大衣的下摆快步走进来,靴底沾着的积雪在地上蹭出两道湿痕

“师长,刚收到前沿哨探的回报,”马三华将一份折叠的纸条递过来,声音带着雪地里奔波后的沙哑,

“武川外围的伪军骑兵这两天动静反常,昨天后半夜有三个小队突然撤出了原定防线,往城东的石拐矿区去了。”

陈振华展开纸条,借着油灯的光仔细看着,眉头慢慢拧成个疙瘩:“石拐矿区?那里除了几座废弃的煤窑,连像样的掩体都没有,他们往那儿撤什么?”

“我让探员顺着踪迹摸了摸,”马三华往油灯里添了点煤油,火苗“噼啪”跳了两下,映得他眼窝处的阴影更深了。

“说是矿区深处藏着个弹药库,之前德王一直瞒着没报。现在看这架势,是想把家底往那儿挪,打算跟咱们耗持久战。”

陈振华将纸条往桌上一拍,掌心的冻疮被震得发麻:“耗?他也不看看这草原上的雪下得有多厚!真把弹药库藏进矿区,开春融雪一泡,那些炮弹还能炸响?我看他是慌不择路了。”

“慌是真慌,但也没到乱分寸的地步,”马三华从怀里掏出个铁皮水壶,拧开盖子倒出半杯浑浊的热水,

“包头那边更蹊跷,昨天下午有牧民看到伪军在黄河渡口搭浮桥,说是要往对岸的陕北逃。可咱们的人盯着渡口呢,压根没见他们往船上运粮草,倒把几门迫击炮都架到了河堤上。”

陈振华端起自己的搪瓷缸喝了口热水,水汽模糊了镜片:“浮桥是幌子,迫击炮才是真章。他们是想借着渡河的由头,把咱们的骑兵引到河堤下,用炮火堵死退路。“

“李守信这个老狐狸,打了一辈子草原仗,倒是把地形摸得透透的。”

“那咱们要不要提醒杜易得他们?”马三华往前凑了凑,军大衣上的雪沫子落在地图上,转眼就化成了小水点。

“杜易得和周大勇带的骑兵二团兵,论起草原上的弯弯绕,怕是比不过那些伪军老兵油子,但是他们也在草原上与那些伪军交战多时了,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陈振华放下搪瓷缸,手指在包头的位置重重敲了敲:“提醒是要提醒,但不能明说,以他们的速度,应该在咱们之后才能赶到包头。你给杜易得发报,告诉他‘黄河冰薄,恐承不住重骑’,让他自己琢磨去。“

他忽然想起八个月前杜义德刚到陈振华手下报到时的样子,穿着件洗得发白的单衣,站在雪地里跟自己请战,说要带一个连去端伪军的粮站。

当时李政委还劝着说太冒险,结果这小子硬是凭着三匹快马,绕到伪军背后放了把火,不仅把粮食全烧了,还抓回两个带地图的俘虏。

“对了,第二战区那边有消息吗?”陈振华忽然问道,视线落到地图上银川到归绥的那条虚线上。

半个月前通过胡子师长搭线时,对方拍着胸脯说10月底前准能打到包头城下,可这都过了10月底了,连个电台信号都没见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