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 第1083章 带领独立13团开展特战

第1083章 带领独立13团开展特战(2/2)

目录

“师长,120师的频道通了,胡子师长一直在等您。”通信兵摘下耳机,冻得发红的耳朵在热气里泛出潮气。

陈振华接过耳机戴上,指尖在电键上敲出一串密码,电流“滋滋”流过的瞬间,他忽然想起前几天在雁门关见到胡子师长的情景。

一个老汉子穿着件羊皮袄,蹲在土坡上啃窝头,见了他就往怀里掏酒葫芦,说要请他喝陕北的米酒。此刻隔着数百里风雪,那爽朗的笑声竟透过电波清晰地传了过来。

“小华啊,可算等着你了!”胡子师长的声音混着风雪的呼啸,“早上刚跟第二战区的人对上话,傅长官的队伍卡在狼山关了,雪没到大腿根,卡车轱辘陷在冰壳里,拽都拽不出来!”

陈振华对着话筒呵了呵冻僵的手指:“狼山关那段路我熟,山坳里有处废弃的驿站,当年马帮走镖都从那儿过。让他们派工兵连去凿冰,顺着驿站后的牧道绕,能省两天路程。”

“我也是这么说的!”胡子师长在那头拍着桌子,“傅长官已经带着一个团去凿冰了,还说让我给你带句话——三天,最多三天,他准带着队伍出现在包头东门!”

陈振华低头看着地图上狼山关到包头的虚线,指尖在“石拐矿区”的位置顿了顿:“告诉傅长官,我在东门给他留着主攻位。德王的伪军把弹药库藏进了矿区,正打算跟咱们耗,等他来了,咱们前后夹击,先端了那窝子再说。”

“得嘞!”胡子师长的声音忽然压低,“对了,傅长官还念叨着战后的防务。他那两个旅挤在银川城外,弟兄们连像样的营房都没有,总不能一直喝西北风吧?”

陈振华笑了,抓起铅笔在察哈尔省的位置画了个圈:“你跟他说,包头、归绥的防务我们接过来,西蒙的草原让他放心,东胜、五座塔、沙贝子可以都归他。“

“等肃清了残敌,我请他和咱们一起,把队伍往察哈尔挪——关东军在那边抽调增加了一个师团,正缺人扛枪呢,保准有他忙的。”

耳机里传来胡子师长的大笑:“这主意对他胃口!那老小子就怕闲着,有硬仗打比啥都高兴。对了,给你透个底,他昨儿还跟我念叨,说想跟你讨两个骑兵营的装备,说是你缴获的那些马枪比他手里的家伙式好用多了。”

“等拿下包头,可以让他派人来挑!”陈振华拍了拍桌子,“不光马枪,迫击炮、子弹,也可以给他一些,都是打鬼子的队伍,分啥你的我的?不过老总你的政工工作可要加强了,绥远战斗之后,第二战区就被我们全面包围了。”

“哈哈哈,你小子,比我还精呢,好的,我会继续加强对傅作翼所带领的35军加强政治工作的开展的。”

夜,像一块浸透了墨汁的绒布,沉甸甸地压在武川县的城头。子时刚过,更夫的梆子声在远处隐约敲过三下,便彻底淹没在无边的寂静里。

陈振华蹲在南门外侧的土坡后,指关节轻轻碾过粗糙的黄土。他身后,骑兵一团三营的五十名将士像蛰伏的猎豹,呼吸压得极缓,铠甲与武器的碰撞声被事先缠好的布条彻底消弭。

王大林就挨着他左边,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兵正用牙齿一点点咬开腰间水壶的塞子,动作轻得像在拆卸一颗定时炸弹——他要润一润因紧张而发干的喉咙,却又怕水珠滴落的声音惊了城上的哨兵。

月光被厚重的云层遮了大半,仅有的几缕微光勉强勾勒出城墙的轮廓,那道五米来高的土墙不算巍峨,却像一道横亘在眼前的巨兽脊梁,墙顶的垛口在夜色里张着黑洞洞的嘴,仿佛随时会吐出致命的獠牙。

“师长,绳梯检查好了。”王大林的声音贴着地面滚过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音。

这位三营营长平日里嗓门洪亮如钟,此刻却把每个字都嚼碎了似的,生怕惊扰了城上的任何风吹草动。

他手里攥着三根拇指粗的麻绳,绳头系着打磨光滑的铁爪,爪尖在月光下泛着冷硬的光。

陈振华微微点头,目光从城墙顶端扫过。他的精神力像一张无形的网,悄无声息地铺展开去,掠过墙顶的每一寸土地。

没有马蹄声,没有士兵的笑骂,甚至连哨兵换岗的脚步声都没有。只有一个微弱的呼吸声,在东南角的垛口后起伏,带着酒后的沉滞——看来那些伪军果然如情报所说,仗着武川县地处偏僻,早已松懈了防备。

“我先上。”陈振华低声道,声音比夜露更凉。他解下斜挎在肩上的绳索,将一端牢牢系在腰间的皮带扣上,另一端递给王大林。

随后,他抽出两把三八大盖的刺刀,刀柄在掌心转了半圈,冰冷的金属触感瞬间驱散了指尖的潮气。

刺刀的刃口被磨得极薄,在微光下几乎看不见反光,却透着能轻易撕裂皮肉的寒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