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移花接木(十三)(1/2)
为何会这样哪?前面说过,青苍天冲虽然是根据雷在大自然中各色形态构建起来的武功,但是博杂、晦涩、难懂,姬嬉、李璟、羲靓、伊茗、常恺、少玥、瑆儿、吐火珠则用雷跟水、地、雷、风、天、泽、山、火结合的卦象,通俗易懂、形神兼备地体现了雷在八种自然现象中神韵,不仅使人眼前一亮,也让碧儿之前难以理解的功法豁然开朗啦!
比如说,姬嬉演练水雷屯时,将功夫的意境归结在《彖》中,即:
屯,刚柔始交而难生。
动乎险中,大亨贞。
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等到这套功夫演练完毕,碧儿还沉浸其中,深陷而不能自拔啦!
这是一套蕴含阴阳变化之理的“震雷八式”武功体系,每式均以卦象特性为核心,形成攻防兼备的武学系统。
震雷八式总纲内功根基:“雷劲九叠。”
总纲以丹田为雷池,行气如春雷破土,分九重暗劲叠加。交手时劲力隐而不发,触敌则连环爆震。
第一式“水雷屯”潜龙初现,坎上震下寓意初生之雷,战术要诀:“如种子破土,后发制人。”
攻防特点:“蓄势待发的防御反击。”
招式演化:1)沉肘提膝呈“蛰龙式”,掌心含雷劲;2)敌攻至身前尺许,足踏九宫步旋身避让;3)以震卦化坎势,掌缘沿敌臂内侧切击曲池穴。
第二式“地雷复”七曜轮回,坤上震下寓意循环往复,战术要诀:“坤为包容,震主生发,败中求复。”
攻防特点:“连环七击的守中转攻。”
招式演化:1)左臂画圆卸力(坤卦厚德载物);2)右手指尖依次点击:商阳→少泽→中冲→关冲→少冲→少商→劳宫;3)每指点出伴随雷音震颤,七穴成北斗阵型。
第三式“震为雷”双龙裂空,双震相叠寓意纯阳至刚,战术要诀:“震卦主速,雷霆万钧。”
攻防特点:“以攻代守的爆发技。”
招式演化:1)双掌合十引雷劲贯通任督二脉;2)分掌时左掌化爪扣敌肩井穴,右掌劈击天突穴;3)膝撞丹田同时雷劲透体,三重震击同步爆发。
第四式“风雷益”青鸾掠影,巽上震下寓意风行雷动,战术要诀:“风送雷势,益不可挡。”
攻防特点:“灵动迅捷的游身战法。”
招式演化:1)踏巽卦方位走“风轮步”,身形飘忽不定;2)手捏剑诀点刺敌周身要穴,每击即走;3)蓄满七步雷劲后,回身踢出“惊鸿腿”。
第五式“天雷无妄”震旦惊神,乾上震下寓意天命无常,战术要诀:“无妄之灾,变生肘腋。”
攻防特点:“舍身突袭的必杀技。”
招式演化:1)故意卖出中门破绽诱敌深入;2)敌攻来时突然塌腰后仰,足尖踢向膻中穴;3)仰倒过程中双掌拍地,借反震力凌空倒踢紫金冠。
第六式“泽雷随”云龙三现,兑上震下寓意刚柔相济,战术要诀:“如影随形,刚柔互化。”
攻防特点:“虚实相生的擒拿术。”
招式演化:1)右手化云手缠敌腕部(兑卦柔劲);2)左掌沿敌臂滚进击打尺神经(震卦刚劲);3)顺势转身背摔,雷劲贯入敌足三里穴。
第七式“山雷颐”玄武镇海,艮上震下寓意动静相宜,战术要诀:“艮为止,震为动,后发先至。”
攻防特点:“以静制动的防御技。”
招式演化:1)马步沉腰成“玄武桩”,周身雷劲内敛;2)敌攻击时以肩、肘、膝三点硬接攻势;3)接触瞬间雷劲反震,同时锁扣敌关节。
第八式“火雷噬嗑”雷火炼狱,离上震下寓意刚猛炽烈,战术要诀:“电光火石,噬灭生机。”
攻防特点:“终结连击技。”
招式演化:1)左右连环冲拳击打中脘、巨阙穴(离火焚心);2)跃起膝撞心窝,肘击大椎(震雷破甲);3)落地瞬间双掌按地,雷火劲自足底涌泉穴爆发。
震雷八式武学精要:
1)九宫步法:按洛书步位转换,每式踏特定方位。
2)雷音呼吸:招式配合“哼哈”二气,震动敌人脏腑。
3)卦象转换:八式可自由组合,形成六十四种变化。
此套武学暗合《周易》“帝出乎震”之理,将雷霆之威化入武道,刚柔相济中蕴含阴阳生克之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