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夜市寻真相 巧手解奇局(1/2)
chapter890:SeekthetruththeNightarket,andSkillfulhandsSolvetheStrangepuzzle.
听闻有差事可揽,武承零眸光倏然亮起,璀璨如星子入眸。
于她而言,踏足宫墙之外纵有奔波劳苦,却远胜困守红墙金瓦间的百无聊赖。市井街巷的烟火气、不同于御膳房的珍馐美馔以及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皆是深宫内苑难以寻觅的鲜活。
故而这趟外出,不啻为一场为她量身定制的探索邀约,令她心痒难耐,跃跃欲试。
海宝儿扣住她皓腕的力道暗含内劲,带得她身形微晃。远处依旧火光冲天,火舌贪婪地舔舐着夜幕,映得半片天空通红。
他袖中银针乍现,运力一甩,精准钉入一盏刚刚飘飞不远的孔明灯,火苗霎时转为紫芒,快速下坠。
“若有人将‘千日绯’与‘草木灰’暗藏于灯内,待其飞临麟趾殿上空,再借机关抛下,便能人为制造出绯雾迷局。且一旦毒物混合,吸入即昏迷,纵是侍卫也难防范。”海宝儿猜测道。
“可如何才能做到精准把控时间与抛物落点?!”武承零美目圆睁,眼底满是困惑。
这个嘛……
自然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海宝儿唇角漾起一副胸有成竹的笑意,指尖轻捻:“那位卖灯老汉浸淫此道数十载,一手扎灯技艺出神入化,或许能为我们拨开迷雾,找到关键。”
武承零已恍然大悟,脸色骤变间,手腕一翻,利落地挣脱桎梏,旋身一阵疾风,朝着不远处的孔明灯摊位狂奔而去。
“老人家!这些灯我全包了!”武承零抬手将镶玉荷包重重掷于案上,脆响盖过了周围的吆喝声,“但请您帮我一个忙,事后必有重谢。”
卖灯老汉抬起头来,并眯起浑浊的双眼,上下打量着这位气度不凡的少女,见她一身锦衣,眉眼间带着几分英气,不似寻常闺阁女子。
“姑娘是想为情郎制作‘天女散花’的浪漫,还是追求‘灯影成字’的奇巧?老汉我这手艺,保管让你满意。”
武承零凤眸微弯,笑意张扬却不失礼数:“小孩子才做选择,我全都要!不仅如此,我还想让这些灯更特别些,不知老人家可能做到?!”
专属定制么……
老汉闻言沉吟片刻,苍老的面庞上泛起思索的纹路,眉头微蹙,似在考量其中难度,最终重重点头:“工艺上有些复杂。不过摊位上施展不开,工具也不全。若客官信得过,可随我前往作坊,就在两条街巷外,那里材料齐全,能做出姑娘想要的效果。”
这就对了嘛!
专属定制,自当有专属定制的服务。
武承零心中暗喜,面上却不动声色,朝海宝儿抛去一个媚眼,示意他跟上。
穿过两条青石小巷,路面凹凸不平,脚下不时传来石子滚动的声音。一盏昏黄油灯在街角摇曳,光影斑驳间,映得周围的墙壁和巷道有些昏暗不明。
行至一处屋舍前,卖灯老汉掀开褪色的粗布门帘,一股混合着桐油、竹篾与烟火的清香扑面而来,带着几分特别的气息。
作坊内,数十盏未完工的孔明灯悬于梁上。墙根处堆满捆扎整齐的竹条,粗细均匀,泛着淡淡的竹香。角落里,陶制坩埚中还残留着半凝固的灯油,泛着暗哑的光泽,表面还结着一层薄薄的油皮。
“二位请坐!条件简陋,多多包涵!”老汉佝偻着背,将两张竹凳稳稳搁在二人面前。
随后,他布满老茧的手又探入灶膛,熟练地抽出一截燃着的木柴,顺手点燃堂正中一盏悬挂着的油灯。
火星簌簌掉落,油灯“噗”地亮起,光晕顿时漫开,映得四壁陈列的各式器具轮廓分明——竹尺上镌刻着细密如发的刻度,精准无误;造型奇异的模具泛着古朴的铜绿,透着岁月的沧桑;墙面上还挂着几幅绘制工整的图纸,密密麻麻标注着线条与符号,奥秘无穷。
海宝儿眸光锐利,扫过墙上这些匠心独运的物件,从袖中取出个沉甸甸的荷包,解开系带时,银锭相撞发出清脆声响,在寂静的作坊中格外清晰:“老人家,实不相瞒。此番叨扰并非要定制灯盏,而是有几个疑难问题想向您请教。只需您解惑,这些薄礼还望笑纳!”
老汉望着他手中闪烁的银光,眼中闪过一丝动容,布满皱纹的脸上却泛起赧然之色。他摆了摆手,粗糙的手掌在围裙上蹭了蹭,语气诚恳:“公子言重了!方才您和这位姑娘买下所有灯盏,已是帮了小老儿大忙,解了我这几日的燃眉之急。若再收这份厚礼,小老儿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有什么想问的尽管开口,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听罢,海宝儿没有再坚持,而是从袖中取出一截烧焦的灯芯残片,递到老汉面前,语气凝重:“老人家,若想让孔明灯在特定时辰抵达指定地点,该如何控制?此事关乎重大,还请您如实相告。”
老汉接过残片,放在鼻尖轻嗅,又用手指捻了捻,沉吟道:“要做到定点投送,得算准三重门道,一丝一毫都不能错。”他指了指墙角的漏壶,壶中水缓缓滴落,“其一,依漏壶计时调整灯芯粗细。灯芯越粗,燃烧越快,升空时间就短;灯芯越细,则燃烧时间越长,能在空中停留更久。”说着,他拿起一盏半成品,翻转过来,展示灯底夹层中可抽动的铁片,“其二,用这机关控制热气逸散。铁片开合大小不同,灯内热气留存各异,上升速度和最终高度自然有别,需根据目的地高度精确调节。”
武承零凑近细看,发现铁片边缘刻着类似罗盘的刻度,一圈圈细密排列,心中不禁赞叹其精妙:“那定点抛物呢?!总不能靠运气吧?这可是最难的一环。”
“姑娘可问到点子上了!这确是最关键的一步!”老汉兴致勃勃地从抽屉中取出个竹制模型,上面系着细线与木轮,结构精巧,“这是小老儿新琢磨的‘天坠索’,耗费了我三个月心血。在灯底加装木轮装置,用浸过桐油的棉线绑定重物。棉线燃烧速度可通过桐油浸泡程度控制,待棉线烧断,木轮自动松开,重物便能精准坠落,误差不超过三尺。”
说到这里,他突然神色一肃,“不过还有个关键——风向。京城地势北高南低,春夏季多东南风,秋冬季刮西北风。若想让灯达到预定效果,非得对天象有所涉猎,熟知每日每时辰的风向变化不可。”
所言非虚!
海宝儿心中一动,接口道:“如此说来,必须从东南方向的高处释放!”他想起“绯雾案”当夜的记载,案发前东南方向的朱雀楼曾举办过盛大灯会,人流密集,极易隐藏行迹,“老人家,若有人提前勘察好风向,在朱雀楼释放特制孔明灯,借着东南风,能否让悬挂的物件准确落在二十里处的正南方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