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后只想养活娇妻 > 第229章 如此孟浪

第229章 如此孟浪(1/2)

目录

“上疏倒是不必了,就按那谢瑾说的做罢。”

正在此时,一道威严十足的声音传来,带着浓浓的压迫感。

一众官员回身望去,当即纷纷拜倒。

“皇上圣安!”

“朕安,都起来吧。”

“近日听闻边郡战事不断,就想着来兵部走走,刚才的谈话孤都听到了。”

年轻皇帝低头看了一眼那位力主签约的于大人,赞赏道:

“卿家有如此心思,实乃我大明之福,百姓之福。”

说罢,又望向一众堂官道:“诸位卿家同样是为我大明着想,也是劳苦功高用心良苦。”

“卿等惭愧!”

皇帝笑了笑,扭头再次问道:“于少保,朕方才听闻那谢瑾提出的什么互市条约,倒也不算辱没我大明军威,而且爷爷当初也确实和鞑靼做过类似的交易,当时朕还年幼,只记得爷爷说过,鞑靼人是马背上的民族,难以打怕其人,但是能用手段收服其心,想必就是此理......”

于大人当即大声喊道:“皇上圣明!”

“那谢瑾正是此意,一来我大明和鞑靼双方边境,均可安定至少五十年!二来,边民也能因互市之约受惠得利,属实是有百利而无一弊之策,可开万世之先河!”

皇帝点点头,旋即下定决心道:“好,朕先前也见过此人,确实是个有才干的,既然于少保又如此力荐,想必此策不差。”

“那就请各位卿家即刻回书李提督,就依此法行事!不过,还要找一人去往鞑靼军中,说明厉害。”

“此人不仅要能言善辩,还要此去能尽达朕之本意,更要不能辱没我大明威仪......诸位卿家,以为何人合适?”

众官思考片刻,纷纷推荐道:

“回皇上,户部给事中赵孟谈可去,此人知我大明国帑,想必对互市之事也能从容应对。”

“礼部侍郎冯年也可去,此人精于交际,以往诸多外国使臣觐见,都是此人安排。”

“............”

诸人各自保举,皇帝思索片刻后,都一一摇头。

“不妥不妥,诸位卿家所保举之人,虽然官位是够了,但总归是不知我边军实情,更没有亲历战事,不懂鞑靼之所好、之所喜、之所恶。”

于大人这才笑着开口道:“皇上心中既然已有人选,何必再问臣等?”

众人一听,这才反应过来,当即齐齐恭声道:“臣等,愿闻圣意!”

皇帝哈哈笑道:“还是于少保懂朕心思,好,朕说一人,众卿看可行否?”

“谢瑾。”

皇帝说完,众人不禁一愣。

于谦很快就反应过来,随即回道:“圣明无过皇上!慧眼识珠,微臣不及。”

然后继续“添油加醋”道:“回皇上,与此次边报一起送来的,其实还有一事,便是那中军主将张忠报五军营提督李辅,上疏为那谢瑾请赏一事。”

“信中说那谢瑾和刘如海二人有勇有谋,在此次鞑靼对我军袭营的首次战役中,不仅做到了提前防备,事后还杀退了敌军,守住了中军大帐!那谢瑾更是身先士卒,一人独率百骑,破敌五百,斩其二百有余!”

“臣以为,谢瑾智勇兼备,此事已经能够看出,若是派他前去,定能不辱我大明军威,成功促使我两国缔约互市条约!”

“嘶————”

此话一出,众官员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没想到此子竟还有如此本事?

“哦,还有此事?”皇帝微微诧异。

“那谢瑾一介书生,怎会对边军之事如此详知?作战竟还如此勇猛过人。”

于大人欣慰笑道:“皇上不知,臣曾派人查过了,此人之前便是边军一卒,只不过是近来才弃武从文,如今阴差阳错间,又被臣送去了边境而已。”

“原来如此,”皇帝点点头。

“好,那就这么定了,此子既然如此合适,那就让谢瑾替朕晓谕鞑靼,去签订互市条约。”

“是!”

皇帝起身离去。

“臣等恭送皇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