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621章 辩吉林枢纽价值,定控江固基之策

第621章 辩吉林枢纽价值,定控江固基之策(2/2)

目录

“更别说吉林的屯田潜力了!”

徐光启突然谈起了农政,

“吉林的松花江谷地可以屯田种土豆,用高垄深沟保墒、草木灰洗盐改良土壤,亩产至少能到两百斤,开垦五万亩就能年产十万担,不仅能就地满足松原镇的军需,还能吸引被建奴奴役的辽民逃去避难。”

“这么说,吉林乌拉的价值,是固本。”

袁可立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目光渐渐从忧虑转为审慎,他走到舆图前,指尖在吉林乌拉与松花江干流之间划了一圈,

“先把咱们的水师根基扎稳,把松花江流域控住,再练骑兵、搞后勤、震部落,为后续的牵制和灭金打基础;”

“而黄龙府是尖刀,眼下虽能快反,可缺了水师和骑兵的支撑,怕也扎不深、守不住?”

“正是这个理!”

李国助连忙点头,

“咱们先占吉林乌拉,不是放弃黄龙府,而是把根基打牢。”

“等骑兵练出来了,再回头占黄龙府,那时咱们既能用水师控江,又能用骑兵袭扰,牵制力才是真的稳。”

众人纷纷附和,沈有容更是补充:

“眼下占吉林,不仅能得船厂、控航道,还能抢在努尔哈赤前面,把海西女真四部和蒙古科尔沁部拉到咱们这边。”

“如此便可切断建奴的开原辽北粮道,封锁豆满江的朝鲜贸易通道,蒙古马匹也无法经嫩江运入沈阳,建奴最终将陷入“无粮、无铁、无马”的绝境。”

袁可立闻言,目光转向杨天生,语气带着几分探究:

“人英,那条吉林到永明镇的水陆联运通道,你是如何知晓的?”

杨天生连忙欠身回话:

“回袁大人,这条道是属下从朝鲜咸镜北道的老商人那儿探来的。”

“那些商人世代跟建州女真做贸易,说这道原是建州女真的贡道。”

“早年努尔哈赤还没统一女真时,就靠这条道运长白山的人参、毛皮去朝鲜咸镜道换粮铁。”

“后来建州势力大了,才改从南边与朝鲜平安道贸易,这条贡道就成了咸镜道商人间的私道,知道的人不多。”

“属下怕消息不准,还特意让商人画了路线图,又派人去核实了,才敢在会上说。”

“那你详细说说这条路线的走法和里程。”

袁可立往前凑了凑,显然对这条通道的实际效用极为看重。

“这条道分三段,全程约八百六十里。”

杨天生不紧不慢地娓娓道来,

“第一段是水路,从吉林乌拉出发,沿松花江逆流而上,到上游支流古洞河口,全程约二百七十里。”

“此段为松花江上游,河道蜿蜒,多浅滩与急流,但枯水期水深仍可达3尺7寸到4尺7寸之间,可以通行唬船。”

“转入古洞河以后,还得逆流航行大约八十六里,才能准入陆路。”

“此段为山区河道,河床为大块卵石,水流湍急,需改用更小的网梭船,每日能航行约34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