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户部公告(2/2)
虽然他平日里不像忠顺王那样行事高调,喜欢出入各种风月场所,到处大手大脚的花钱,但别忘了,北静王的人设可是谦逊好客,府里养着许多无所事事的门客不说,平日里闲暇的时候还喜欢邀请许多相识的人到王府做客,好吃好喝好玩的招待一番,临别的时候多半还要送上一份厚礼彰显北静王的礼贤下士。
这种行径虽然没有忠顺王那么高调张扬,但同样也是烧银子的行为。
众人原本以为,北静王之所以能够如此出手大方,无非是因为王府底蕴深厚、不差钱,没想到这国库欠银排行榜一出,竟然也欠了国库这么大一笔银子。
排在这张欠债排行榜前列的,多半都是皇亲国戚以及位高权重的勋贵们,像是贾家的宁荣两府,竟然双双挤进了前十的行列,让人不禁有些无语。
宁国府欠银二十万两,荣国府欠银三十万两,虽然跟前面的几位王爷比起来显得不是太多,但在普通百姓的眼中,仍然是一笔不折不扣的天大巨款。
四王八公一脉的人家大多都榜上有名,多的欠了国库几十万,少的也有上万两,让围观的那些闲人们看得啧啧惊叹。
接下来则是文官群体,他们的底蕴没有皇亲国戚和勋贵那么深,自然也没有前者那么大的胃口,因此多的借了几千、上万两银子,少的可能只借了几十两、十几两。
虽然跟排在前面的那些一就欠是几十万两的人家比起来,后面的这些文官群体显得不再那么突出,但架不住京城的闲人实在是太多,难得出现这么一个惊天的大八卦,自然有那无所事事的人,从头到尾的把上了名单的人全都理上一遍。
就算后面的这些文官欠的国库银两并不算特别多,却还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并且成为了人们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谈资。
像是“某某某向来为官清廉,想不到竟然不声不响地欠了国库这么多银子,想来私底下还不知道怎么花天酒地呢,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诸如此类的议论,在京城的各个角落里都时有耳闻。
比起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皇亲国戚和勋贵一脉,文官群体更加注重自己的官声和名望,平日里就算在私底下有些蝇营狗苟的行为,出现在百姓面前时,仍然是一副正义凛然、光明磊落的形象。
如今,这张国库欠债排行榜一出,顿时就像是把他们仅有的遮羞布给撕了下来,一时间,好不容易维系至今的官声名望似乎也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毕竟百姓可不管你为了维持官员该有的体面每年需要花多少银子,他们只知道,几两银子就能让自己一家老小舒舒服服的过上一整年了,而这些官员每月的俸禄至少都能抵得上自己全家一年的开销。
都已经这么有钱了,为什么还要向国库伸手借银子?
是不是向上司行贿去了?
看来你们这些当官的,也并不像平时表现出的那么清廉嘛。
民间这样的议论和质疑声一多,文官群体可就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