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我们都是九零后 > 第169章 九月西行(下)

第169章 九月西行(下)(2/2)

目录

“那正好,明早咱们一起吃个早餐。”李阳洗完澡出来,头发湿漉漉的,用毛巾擦着说。他们仨坐在床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对了,你们有没有觉得,萍水相逢能这么信任彼此,挺不容易的?”九月忽然想起家里人的叮嘱,忍不住问道。来之前,她还在电话里反复念叨“别跟陌生人走,小心被骗”。

李阳靠在床头,手里转着手机:“我觉得吧,好人还是多的。你看咱们在火车上聊了那么久,也没觉得谁像坏人。再说了,五十块钱能被骗啥,大不了就当买个教训。”

张宇也点点头:“我妈也总说外面坏人多,但我觉得,你真诚待人,别人也会真诚待你。就像刚才在火车站,你没立刻答应老板娘,却愿意跟我们商量,我就觉得你不是坏人。”

九月想起这两年在外面跑,遇到过坐公交时给她让座的阿姨,捡到她学生证还给她的学长,迷路时给她指路的大爷,他们都像此刻的李阳和张宇一样,用真诚消解了陌生。

“早点睡吧,明天还得忙呢。”李阳打了个哈欠,关掉了床头的灯。房间里只剩下窗外透进来的微光,绿萝的影子在墙上轻轻摇晃。九月躺在床上,听着旁边两张床上传来均匀的呼吸声,心里踏实得很。她想起在河市人民公园看到的那对老夫妻,老爷爷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老奶奶,慢慢地走在夕阳里,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或许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像这样,不需要刻意维系,却能在不经意间,温暖一整段旅程。

这一夜,九月睡得格外沉,没有做任何梦,直到第二天早上被窗外的鸟鸣声叫醒。

四、清晨的牛肉面与分别的站台

清晨七点,九月被窗帘缝隙漏进来的阳光晃醒时,李阳正蹲在地上捆背包带,尼龙粘扣撕开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醒啦?”张宇从卫生间探出头,手里还攥着湿漉漉的毛巾,“我们俩商量着先收拾好东西退房,再去吃牛肉面,省得拖着行李到处跑。”

九月揉着眼睛坐起来,看他们已经把各自的行李归置妥当——李阳的黑色双肩包塞得鼓鼓囊囊,拉链处露出半截格子衬衫的衣角;张宇的迷彩行李箱立在墙角,上面贴着从长安到兰市的火车票根;只有自己的行李箱还敞着口,昨晚匆忙塞进的《英语教学法》滑到了最底层。她赶紧爬下床,把散落在床上的袜子、充电器一股脑往里塞,李阳见了伸手过来帮忙:“你这箱子轮子是不是不太灵光?昨晚听见你拖它时总卡壳。”

“是大二搬宿舍时摔了下,”九月不好意思地笑,“本来想换个新的,我家人说‘还能用就对付着’。”张宇蹲下来转了转轮子,从包里掏出个小扳手拧了拧:“试试?刚才看见轴有点歪,应该能好点。”九月拖着箱子在房间里走了两步,果然顺溜多了,轮子滚动的声音从“咯噔咯噔”变成了顺滑的“咕噜”声。

收拾停当,三人扛着行李下楼退房。老板娘正坐在前台算账,算盘珠子打得噼啪响,见他们过来,抬头笑了笑:“这就走啦?早餐吃了没?巷口的马忠食府刚开门,牛肉面的汤头最鲜。”她接过房卡时,指腹擦过九月的手背,带着点常年握抹布的粗糙。

走出旅馆时,九月才发现行李箱的拉杆被缠了圈红绳,是昨晚老板娘收拾房间时看见轮子卡壳,特意找出来的旧红绳:“我们本地人讲究这个,红绳能辟邪,保你路上顺顺当当。”晨光里,红绳在拉杆上闪着细碎的光,像系了个小小的祝福。

马忠食府的门脸刚卸下卷帘门,穿白褂子的师傅正往大铁锅里添牛骨,见他们拖着行李进来,指了指角落的空桌:“行李放那边,我给你们腾个宽敞地儿。”李阳把背包往椅子上一甩,趴在柜台上点单,声音比昨晚亮堂了许多:“三碗牛肉面,两小碗二细加肉,一小碗毛细多放蒜苗,再来一碟糖蒜!”

面端上来时,热气裹着牛肉香扑了满脸。九月低头吸溜了一口毛细,面条滑溜溜地钻进喉咙,忽然想起昨晚在三人间,李阳说“等我找到工作,请你吃加双份肉的牛肉面”,张宇接话“那我从格市回来也来蹭一碗”。此刻糖蒜的酸甜混着辣油的香,在舌尖上晕开,竟比任何山珍海味都让人踏实。

吃到一半,李阳忽然从兜里掏出张纸条推给九月:“这是我QQ号和电话,要是以后你有什么电脑问题,随时联系我。”张宇也赶紧拿出手机:“加个好友吧,我表哥说格市的胡杨林秋天特别美,到时候发照片给你看。”九月掏出手机添加他们的QQ号码时,发现他们的QQ头像都很简单——李阳是只举着篮球的卡通猫,张宇是片戈壁滩的星空。

结完账往外走,李阳非要拎九月的行李箱:“你看你这细胳膊细腿的,我来我来。”张宇则抢过她手里的帆布包,“书沉,我替你背着。”两人一左一右护着她往公交站走,影子在晨光里挨得紧紧的,像三棵并排生长的小树。

到了公交站,303路恰好缓缓进站。九月接过行李时,李阳忽然从背包侧袋掏出个苹果塞给她:“早上没来得及买别的,这个你路上吃。”

公交车门“哐当”一声关上时,九月看见他们还站在站牌下。李阳正指着人才市场的方向跟张宇说着什么,张宇点头的间隙,抬手冲她挥了挥。车窗外的景象慢慢往后退,巷口的槐树、马忠食府的招牌、还有那两个渐渐变小的身影,都被晨光镀上了层金边。

公交拐过街角时,她最后望了眼巷口,旅店老板娘正站在旅馆门口,给那只橘白相间的小猫添猫粮。阳光穿过槐树的枝叶,在她身上落了满身碎金。九月忽然明白,有些相遇就像这清晨的牛肉面,热气腾腾地来,干干净净地走,却能在记忆里,留下长久的温暖。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