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以李娟的方式生活(2/2)
|**记录与创作**|写作源于**亲身经历与深刻感受**,文字质朴、幽默又饱含诗意与温度。|用你喜欢的方式(文字、影像、绘画等)**记录让你心动的细节**,不为取悦他人,只为诚实地表达。|
|**面对困境**|在物质匮乏和自然严酷中,**提炼出生活的趣味和勇气**,将艰辛化为温暖明亮的叙述。|遇到困难时,学着用**幽默和豁达去化解**,关注困境中依然闪烁的微光。|
|**看待世界**|关注**传统与现代变迁中个体的命运与情感**,为即将消逝的生活方式做见证。|留意身边正在发生的变化,关注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群体和故事**,培养一份人文关怀。|
###将李娟的智慧融入日常
理解这些关键特质后,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你可以尝试融入日常生活的实践思路:
####深度联结你的环境
***当个“本地通”**:像李娟熟悉阿勒泰的牧道和戈壁一样,去了解你所在街区或城市的历史、植物、季节变化。与小区保安、菜市场摊主、邻居多聊几句。
***参与具体的劳作**:李娟的经历提醒我们,生活需要亲身去体验。尝试种植点花草蔬菜,学习烹饪或手作。这些需要动手完成的事情,能让你更真切地感知生活。
####培养细腻的感知
***捕捉生动的细节**:李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例如在《遥远的向日葵地》中,她通过真切地描述补车胎的过程来增强真实感。试着用文字或照片,记录下班路上阳光穿过树叶的光影,或者家人一个有趣的小动作。
***运用通感记录感受**:李娟在《金色》中描写葵花盛开的盛况时,运用了通感手法,使声和色互通,景致立体动态。下次吃到美味,除了“好吃”,试试描述它的香气、口感、颜色,甚至它让你联想到的画面。
####真诚地与人交往
***看见“小人物”的闪光点**:李娟笔下记录了众多平凡而鲜活的人物。留意并珍惜你生活中的“普通人”,真诚地倾听他们的故事。
***不评判,多体谅**:李娟对于牧民定居等社会变迁,抱持着“先去谅解”的态度。与人相处时,尝试放下偏见,多一份理解和包容。
####幽默达观面对生活
***苦中作乐,幽默化解**:李娟的文字率性平实,不乏诙谐与温暖。遇到尴尬或挫折时,试着像她写大狗丑丑那样,用幽默的眼光看待,甚至自嘲一番。
***拥抱你的“笨拙”**:有评论形容李娟“笨拙地活着”,这里的“笨拙”是指不抱怨命运也不取巧,耐心勤劳,释放善意与真诚。接纳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完美和生涩,这份真诚本身就有力量。
####诚实记录与表达
***“偷偷地”为你爱的事物记录**:李娟的《记一忘三二》是她率性而作的随笔结集,部分文章是背着母亲偷偷写出来的。你的记录也可以纯粹出于内心的热爱。
***为消逝的风景留个影**:李娟用文字为冬牧场最后的宁静时刻,最后的游牧景观,最深处最沉默的生存,做了见证式的留影。你也可以用你的方式,记录下那些正在变迁的事物。
###总结
像李娟一样生活,归根结底是选择**一种“在场”的生活:全身心地投入你所在的地方,真诚地拥抱你所遇见的人,并忠实于你内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