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传奇邀请张一谋(2/2)
李回去之后,直面着所有回忆、前妻、他人冷言冷语的袭来,无法逃避、只能自渡。
直到曲子最后,小提琴的音色也未能柔和起来,这也意味着这些痛苦并不能消逝,结局只是结局,并不是结束。
第二种类型为赞歌以及无伴奏合唱。这种类型在电影里总共出现四次,分别片头片尾,李刚回到海边的曼彻斯特小镇时以及将要离开时的生活剪影。
赞歌以及无伴奏合唱均为女声,且无歌词只用“呜”或“啊”来进行演唱,音色清透明亮,节奏舒缓柔和。
音乐出现时,电影大多在呈现曼彻斯特海景或呈现李从前在这海上的美好回忆。此配乐与场景结合起来,可以体会到海边的曼彻斯特这个地方是多么平和宜人、李对于从前美好又是多么的怀念。
两种类型的曲子虽反差极大,但紧贴电影所需剧情。
还有一类就是使用的大师的作品,主要是阿尔比诺尼、亨德尔。
阿尔比诺尼的《G小调柔板》,这首被称为“最悲伤的曲子”在火灾闪回段落中使用,手风琴与小提琴的悲怆旋律与废墟画面结合,将回忆的沉重推向极致。
这首曲子也如同李一样命运多舛,人们在被二战期间轰炸的图书馆废墟中找到它,寻回时仅剩几张手稿残片。结合背景加上本身曲子的悲怆,它被名为“最悲伤的曲子”,还曾是根据一战为背景创作的电影《加里波利》中的插曲。
而在《海边的曼彻斯特》当中,这首曲子出现在李和律师谈哥哥的遗嘱时,他回想起那个绝望的夜晚,所有的美好毁在自己失手造成的火灾的夜晚。
手风琴的低音与小提琴的长弓缓缓拉出这段痛苦的回忆,最后电影的画内声消失了,只剩这首曲子与大火后的废墟。紧接着场景呈现在曼彻斯特的海上,完全不同于先前的宁静,配合着配乐,海上狂风暴雨、迷雾浑浊、海鸟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同等悲怆的音乐与剧情相结,能很完美的触动人心。
亨德尔的曲子在本片使用非常频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首来自其经典清唱剧《弥赛亚》的咏叹调:HeShallFeedHisFlockLikeAShepherd(他将如牧羊人一样饲养羊群),曲子意为表现出耶稣对年轻、艰苦、悲伤信徒的精神关怀。
这首咏叹调只用单一的弦乐进行伴奏,柔和舒缓,静穆又神圣,出现在李的哥哥的葬礼上。配乐出来时,结合那一段慢镜头的摄影手法,缓缓展现亲友前来吊唁,李与帕特里克与大家握手拥抱的场景,画内声再次消失只有这首咏叹调。
这首配乐的出现一是宽慰了哥乔,这个还不到50岁的男人一生做过太多善事,是一个好哥哥,也是一个好父亲,还是一位好朋友,过早去世太为悲悯;二是关怀了李和帕特里克,叔侄二人在葬礼中其实是不自然的。
相比哥哥的去世他更走不出自己的困境,面对如此多的人李甚至不能处理好自己该悲伤的表情。
实际上,他已经丧失了这种能力。
而所谓耶稣,只能为你祷告不能帮你面对。
爵士乐也被多次运用在《海边的曼彻斯特》中,场景几乎都在酒吧。
爵士乐独有的慵懒轻松是不太契合这部电影整体格调的,也是真实的李不具有的。
可只有在被酒精麻醉后,李才敢奋力释放自己,而释放方式却同样消极,便是打架。
在前后两次酒吧场景中,李都抡起手臂打向陌生人,就好像他打的并不是人,而是自己的命运。
亦或是,李想挑动别人来打自己,这样反过来就稍稍缓解了自己的自责。
在李和他人打架时,杨简使用的爵士乐就愈发轻快。
这样的设计一来更具真实性,还原了酒吧的氛围;二来李的确在打架中释放了自己;三是这种轻松的呈现可以减缓打架本身的冲击,两种相反的情绪中和起来更贴合影片压抑的气氛。否则观众可能会被打架与爵士本身吸引,而不能专注在人物本身的激荡中。
在火灾闪回中,古典乐的庄严与废墟的惨烈形成张力;而帕特里克青春躁动的乐队场景搭配欢快音乐,实则掩盖丧父之痛,暗示角色伪装的情感。
另外,海风声、冰球场撞击声等背景音效被特意放大,既还原小镇生活的真实感,也隐喻李内心无法消解的孤独。
痛苦无需被美化,真实自有其力量。
最关键的一点,对于李的遭遇,观众们很难有同样的经历去感同身受。
而配乐像是一间屋子紧闭的门窗,牢牢锁住了这些痛苦,谁也无法逃开。
《海边的曼彻斯特》像一贴密闭空间煎熬的中药,苦味一直无法挥散。
杨简觉得他这一版比前世那一版还要“致郁”,实际上就人物气质的差距,挂逼肯定是要比卡西的表现出色的多。
嘿嘿,这回要狠狠地“致郁”一回亲爱的怨种观众们了。
这下好喽,你们有福啦!!
下午的时候,杨简还是想起了昨天张彤彤提到的事情,想了想还是上楼去看一眼。
......
12楼,休息室,此刻坐着好几位年轻演员,都是来争取秦风那个角色的。
实际上,现在就剩下秦风这个角色的演员没定,其他的角色都已经定了。
几乎都是原班人马,就是托尼那个角色从马浴柯换成了林大川,北哥的演员从小沈阳换成了雷嘉音,阿香交给倪霓去饰演。
黄兰登依然是陈贺,坤泰还是肖央。这俩人的确还是这俩角色最优选择。
秦风那个角色为什么不直接找刘浩然?杨简也想看看有没有其他人适合这个角色,这算是一个小趣味吧。
刘浩然是陈思成公司的签约演员,要是可以,他才没兴趣替陈思成培养演员。
要是没合适的,那也只能用刘浩然了。
杨简来到12楼,路过休息室的时候,敲门进去看了一眼。
好家伙,几个年轻演员就像是见到高中时期的班主任一样,一个弹射就站起来了。
“师哥好。”
“杨简导演好。”
叫什么的都有。
杨简扫了一眼,几乎都是熟人。让他意外的是张一衫、李献这两个直系师弟也来了。
问题是,这俩年龄不太合适啊。
看到一张面孔的时候,杨简不着痕迹的挑了挑眉,他看到了吴那啥。
“行了,你们坐你们的,我随便看看。”杨简摆了摆手,转身又出去了。
等杨简离开休息室,过了大约一分多钟的时间,几个年轻演员这才轻手轻脚的开门看了看外面,然后又关上门,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
“我靠,等一下不会是杨简师哥亲自面试我们吧?”张一衫拍了一下李献问道。
“我哪里知道,不过大概率是的。”李献其实也有些担心是杨简亲自面试,自家师哥气场太强了。
“你们见过杨导吗?”另一个年轻演员问道,他叫做杨阳,是新一代军艺校草。
“见过,我们学校60周年校庆的时候,师哥也回学校参加了。”张一衫回道。
闻言,另一个年轻演员和杨阳也是满脸的羡慕。
“真羡慕你们,我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见到杨导。”说话的是吴那啥,似想起了什么,又懊恼的说道:“哎呀,刚刚光顾着紧张,都忘记找杨导合影了。”
其他人都是无语,你是来试镜还是来追星的?
吴那啥最近正准备和傻帽解约到华夏发展,正好遇到这次难得的机会,肯定要过来争取一下。
其实一开始吴那啥的妈妈知道天眼影业有新电影在选角,一开始的时候她认为自家儿子人气高,想要联系天眼影业这边,甚至想要直接联系杨简,看看能不能直接拿到角色,不过她压根就到不了杨简这里,甚至问了京圈里的一些人也没用。
后来没办法,实在是眼热天眼影业的资源,更眼热杨简在好莱坞的资源,所以也没端着,按照正常试镜流程走。
选不上没什么,但是万一被选上了呢?不说一飞冲天,起码也是能崭露头角,还有一个靠山了,说不定还能接触杨简混一混好莱坞。
另一边,杨简来到面试的会议室。
看到大家要起身,杨简直接手势压下,示意他们继续,他自己找个位置坐下。
正在面试的也不是别人,就是刘浩然。
杨简还奇怪,刚刚在休息室没看到刘浩然,原来是正在面试。
可能是刚刚已经问过了一些问题,这时候饶小智给了助理有一张纸条。
“上面是题目,给你3分钟的时间。”看到刘浩然拿到了纸条,饶小智开口说道。
3分钟后,表演开始。
表演的题目也不是别的,就是《唐探》开始秦风面试的那一幕。
很快,刘浩然表演结束,饶小智也没继续问问题,只是让对方先回去,明天会通知结果。
“杨导,你觉得怎么样?”饶小智问道。
“你觉得呢?”杨简反问。
“还算不错,虽然有些紧张,不过和剧本里的角色人物还算契合。”饶小智想了想说道。
杨简起身,微微颔首:“嗯,要是后面没有比他更出色,就用他吧。行了,你们继续,我回去了。”
“简哥你不再看看?”文木野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