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幼儿园亲子活动,看大熊猫(2/2)
杨简都是直接拒绝,他怎么可能卖出去。
这两个系列只要稍微用点心去处理,赚多少不知道,但是赚钱是肯定的。
而且杨简也怕中影像前世一样找陆串来拍,这不就是膈应吗?
这一世的《九层妖塔》注重叙事逻辑,明确主线目标,强化角色动机,删减冗余支线;统一类型基调,明确奇幻路径并深耕设定细节,避免了大杂烩。
还深化人物弧光,保留原着角色特质,情感线需铺垫也很自然;也专门设计了怪兽行为规则与人类的反击策略,提升对决智慧感,一切的行为动作都是服务于叙事。
在审查的框架下保留“探秘”精髓,平衡创新与原着。
对于原着党和没有看过小说的影迷都非常友好。
......
假期开始,杨简一家又全家出动,大人们带着四个小朋友去了川省。
小朋友们没见过大熊猫,在电视上看到以后,就一直心心念的想要近距离去看看大熊猫。
正好趁着假期,就带他们去看一看。
由于时间的关系,他们也没有去天眼慈善基金援建的卧龙中华大熊猫苑,而是就近去了成都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08年的时候,距离地震震中不到20公里的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天眼慈善基金先后向当地捐出了5亿余的援助资金,其余剩下的9亿资金好像是由香江那边承担,杨简并没有过多的去关注。
那边好几个熊猫基地都是以天眼慈善基金命名的。
实际上,从08年地震开始,到后期的捐助,杨简以他全家人的名义,包括柳亦妃在内,累计向川省捐出的资金不少于15亿Rb。
这还是在天眼慈善基金在灾后的重心转向了助学扶贫捐助,包括资助贫困学生、偏远地区学校捐赠,以及改善偏远地区上学道路困难的问题。
华夏近些年虽然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是还是有些偏远地区的经济十分落后。
滇省的一些地区,孩子们上学要翻越一座座数百米甚至上千米高的大山。
他们上学路有三种选择,一种是绕行十几公里的马道,也就是以前的茶马古道,走路至少三小时;另一种方式就是直接攀爬峡谷,需要两个多小时,有个村子的孩子们上学途中有一段被称为“壁虎路”的陡崖,孩子们必须抓着绳子、踩着石坎往上爬;第三条是一段二百米高的悬崖“天路”,连成年人走起来都心惊胆战,何况一群十岁左右的小孩子。
包括川省、贵省在内,很多地方的孩子们需要攀爬被称为“天梯”的陡峭山路,有的还需要渡过没有桥的河流,有的地区的孩子要靠溜索横渡江面。
这些路途不仅耗时长,更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杨简曾看到过一组数据,很让人震惊。
山区孩子的上学时间平均比城市孩子长三倍。
因为上学路途遥远和危险,山区小学的辍学率是城市的5倍甚至更多。
有调查发现,许多山区孩子辍学的主要原因不是学习困难,而是上学路太远太危险,特别是到了冬季或雨季。
这种上学条件的巨大差距,实际上是城乡教育不平等的一个缩影。
城市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完善的体育设施和充足的师资力量,而山区学校则常常面临教师短缺、设备简陋的问题。
更糟糕的是,因为道路条件太差,很多山区孩子甚至无法定期到校上课。
那么就会有人问:为什么不把学校建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呢?
这个问题问出来简单,听起来也非常简单,但实际的情况却很复杂。
首先是地理和人口分布的问题。
华夏的山区地形复杂,人口分布极为分散。
就像杨简老家一样,一个小寨子可能只有十几二十户人家、十几名学生,像杨简老家因为是在省会
但是,在偏远的山区,各个寨子可能是分布在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如果集中建校,很多孩子需要走更远的路,或者住校。
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太小,不适合离家太远。
其次是成本和实用性。
建设寄宿学校需要宿舍、食堂等设施,维护运营成本高。
更重要的是,许多山区家庭依靠农业和畜牧业为生,孩子们在家时也需要帮忙照顾家畜或者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如果长期住校,不仅会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还会影响家庭生产生活。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涉及到当地的文化传承。
在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大人们希望孩子在本民族环境中成长,学习母语和传统文化。如果将孩子送到远离家乡的中心学校,可能会影响民族语言和文化的传承。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改善上学路比搬迁学校更符合实际需求。
尽管国家一直在尽力改善当地的情况,但国家大了,很多事情还不能一蹴而就,有些方面还不能完全顾及到。
杨简没办法去帮助当地发展经济,但是他能力所能及的去改善孩子们上学道路的条件。
所以天眼慈善基金每年都会拿出至少15亿的资金去解决西南地区孩子们上学困难和食宿的问题。
同时还会拿出一部分资金给到偏远地区的学校,专门给到学校老师和支教老师用作补贴。
还有不少于5个亿的资金会对西北地区进行捐助。
未来还会继续增加,有了那个平台和统子答应帮他做的两件事,就算还差一个影帝,那都不是事。
杨简已经默认他得到影帝了,o(n_n)o哈哈~
就算他马上破产,他都不会缺钱。
天眼慈善基金这些做了那么多事情,所以这么些年,别看杨简和柳亦妃的身家在暴增,但是却没有多少人去酸他们,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杨简虽然从来不主动去宣传他做了哪些慈善,但也不反对媒体报道天眼慈善基金做的哪些事情。
最重要的是,天眼慈善基金不会对外募集捐款,最多就是杨简的朋友们时不时的会向天眼慈善基金捐钱,比如小马哥就捐了不少钱。
天眼慈善基金自从成立以后做的很多事情,官媒和当地的媒体都会进行报道,所以大家也也知道杨简是在是在实实在在的做事情,而不是像有些人那样做的都是一些虚头巴脑的事情。
所以谁会去骂他呢?就算有少部分的人阴阳怪气的说杨简有那么多钱,为什么不多捐一点?
每每这个时候总会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帮杨简说话。
当然,杨简也不是冲着别人帮他说好话才去做这些的,他只是觉得他有能力做,就去做了。
实在是挣钱太轻松咧,而且是越来越轻松,嘿嘿~
......
当杨简一家抵达熊猫基地买票的时候,竟然被告知他们不用付钱,可以免费参观。
一问之下,才发现,原来他们一家人来川省熊猫基地游览,全都免费。
而且免费的不仅仅是熊猫基地,是川省所有的旅游区。
虽然他杨首富不在意那三瓜俩枣的小钱,但是这种感觉就让人很得劲。
就算他做慈善不是为了让别人记他好,可能被人记着,总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不是吗?
在游览的过程中,熊猫基地还派专人为杨简他们讲解。
小朋友们近距离接触大熊猫时,常被它们憨态可掬的模样深深吸引。
圆滚滚的身体裹着黑白相间的绒毛,像穿着蓬松的棉袄,走起路来内八字的步伐摇摇晃晃,活像个滚动的大毛球。
当熊猫用前爪抱着竹子大快朵颐时,小朋友们会惊奇地发现它们撕竹皮的动作像极了人类剥甘蔗,咀嚼时腮帮子一鼓一鼓的,还会发出“咔嚓咔嚓”的清脆声响。
玻璃展馆前总挤满兴奋的小脸,有的孩子发现熊猫黑眼圈下的眼珠滴溜溜转,突然歪头与人对视的呆萌表情,惹得大家咯咯直笑。
看到幼崽在树上翻滚打闹,或是成年熊猫为争抢玩具像三个大毛球滚作一团时,小朋友们总会激动地拍手欢呼。
最让人忍俊不禁的是熊猫四脚朝天酣睡的模样,肚皮随着呼吸起伏,偶尔还用小爪子挠挠圆鼓鼓的肚子,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
当饲养员抱着粉红色的熊猫幼崽出现时,小朋友们会睁大眼睛发出“哇”的惊叹——这个像小老鼠般的生命,与成年熊猫截然不同。
要是再近一些,还能闻到熊猫身上淡淡的竹叶清香,这是专属国宝的奇妙气息。
最后,杨简他们还得到了近距离拥抱大熊猫的机会,这让四个小朋友开心不已。
一行人换好了防护服,做好防护措施,又进行消毒以后,来到了满是7、8个月大的大熊猫宝宝的房间。
“爸爸,妈妈,你们看,我摸到大熊猫啦!”平平在工作人员的鼓励下,小心翼翼的摸了一下。
摸到熊猫的平平小脸顿时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眼睛里满是惊奇。
紧接着,承承、安安和乐乐也伸手摸了摸,也是露出了和平平一样的同款表情,这实在是太让人开心了。
实际上,这也是杨简他们这些大人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大熊猫,感觉也非常奇特。
看完熊猫宝宝,工作人员又带领杨简一家到了一个封闭的户外院子里。
这里的熊猫大概是1岁左右,看上去更是憨态可掬,又没有什么攻击性。
这种能RUA国宝的机会,怎么说呢,手感特别好,感觉也特别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