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这个影帝不务正业 > 第805章 十亿保底,反正我不亏

第805章 十亿保底,反正我不亏(2/2)

目录

许多人以一种近乎尖锐的话语批评江文的新片是形式大于内容,自恋到失控的典型代表。

部分媒体指影片“荒腔走板”,开篇长达40分钟的百老汇歌舞,强行致敬《芝加哥》、《红磨坊》等好莱坞影片,导致与主线脱节,被批“自嗨式炫技”,牺牲故事连贯性。

还有一部分批评台词与表演大失水准——舒琪配音的“新闻联播腔”被指是话剧式念白,这也被认为是造作冗长;马走日拒婚又赴死,被批评为人物动机模糊,情感逻辑断裂。

其实杨简觉得这些都无关紧要,《一步之遥》最大的问题是作者意志压倒了观众。

《京华时报》就批评江文这次是将电影变成个人趣味的拼贴展,《粤州日报》更直言江文烧钱捣鼓高仿印象派,还是货不对板。

杨简前世的时候就很喜欢江文的《让子弹飞》,所以这一世他把《让子弹飞》的捣鼓出来之后,他没有自己拍,依然还是找了江文,就是有这个原因在里面。

前世杨简看了《让子弹飞》以后,一度以为江文已经从内心接受跟他眼里的“庸众”在一起的狂欢,但这次看完《一步之遥》后才发现是他想多了。

人江大导演拍了一部《让子弹飞》获得除了杨简这个资本的无限授权后,第一时间想干的还是加量重复自己以前未完成的对“庸众”的洗脑。

江文的意思就是:“我告诉你们,片子得这么拍,这一段得这么理解。”

同时也是江文最大限度自恋:“我每句旁白是不是特刘哔?每句台词是不是特讲究,一个‘你’和‘您’都可以把玩半天,你还是您,没见过这么好玩的吧?”

江文这部《一步之遥》是不是烂片?杨简可以肯定的回答,绝对不是。这部电影不是陈诗人的《无极》,也不是马大刚的《私人订制》,更不是郭小明的《小时代》之类的电影。

《一步之遥》是一部非常风格化的,且带有江文独特作者性以及强迫症印记的电影。、开头一大段马七少爷芝麻绿豆的台词,中间一大段马走日、项飞田如春晚相声的词,从头到尾无数段马走日独白式呓语。

实话实说,这部分一点都不精彩,甚至还有点让人抓狂。

江文让观众们在这一大堆被强迫灌耳的叨逼叨中体会与他一致的快乐,其实是强势、有话语权的心理强迫症病患一生最爱的梦想。

江文恰恰就是这样的人。

你有没有见过超级话痨对听众狂侃时那种兴奋劲,人越多他越来劲,还不让别人插话,不停重复,极其关注细节?对自己的说话内容和方式很自得?不停打断别人?特别想让对话者口呆?《一步之遥》这种倾泻式灌输一定让江文的心里非常非常的爽,但很难有观众爽。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批评《一步之遥》的作者性完完全全的压倒了观众。

电影中的大咖、华丽场景、大腿、屁股,这大概能说明江文的确实研究过观众的心理,不过事实证明他只是潦草的研究了一丢丢。

他大多数时间应该是在研究自己,以便让他怎么更好的去展示阅片趣向、在银幕上还没完成扮演谁、向谁致敬、默片黑白片戏中戏、还有哪些梦没实现等等等等。

或许是《让子弹飞》的轻易成功让他有了一定的错觉,也或许是他又忘记了之前的失败。

他觉得这玩意儿随便拍一拍都能得到喜欢,那他正儿八经的再拍一部出来,观众一定也会跟着他一起嗨。

可当观众走进电影院,坐在大银幕前才发现,什么踏马的是我们的嗨点?嗨个锤锤哟,都踏马的是江文他自己在嗨的不行!

还有大量观众中途退场,吐槽“140分钟从未笑过”,期待《让子弹飞》式爽感却遭遇“烧脑谜题”。宣传主打“贺岁娱乐大片”,实际却是“民国精神病人日记”。观众怒斥“被骗票钱,看完想给江文寄刀片”。

不过由于《太平轮》在前,吹嘘什么踏马的“华夏版泰坦尼克号”,但是看了两个小时就看到一次大船开动,和这比起来,《一步之遥》压根就不算欺骗观众。

只不过那些因为《让子弹飞》走进电影院的人,每每发现自己离梦呓或梦遗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却突然抽离开。

于是,观影感受大概如下:正常人不能长时间进入不正常的环境里。

有的人说,导演这个职业需要天才甚至病态的天才,但给大众观看的院线电影却不应该是梵高的画。

尤其是将商业包装成大众消费品,拆开一看,原是高仿印象派名家作品,货不对板。

京东这样的电商平台可以退货,可电影结束后电影院却是退不了票的。

尽管《一步之遥》不像《太平轮》那样欺骗观众,可是当观众看了电影,那种感觉无处发泄的时候,自然就会形成无数个差评。

有几次杨简和江文聊天,觉得现在的他少了一丝对于电影、对于观众的敬畏,所以他就会过于自我。

江文在上次《让子弹飞》的时候说过,站着也要把钱挣了。

而这次,他依然站着,只不过钱肯定是挣不着了。

就算有万达10亿的保底在,除万达以外的所有人都不会亏钱,可对于一个导演来说,这真的会影响投资方、观众对他的印象。

所有前世的时候,万达就没再继续投资《邪不压正》。

所以说江文是真爱江文。

有支持和批评江文的,那就有中立派。

这类观众理解江文的野心,承认其创新,但否定电影的通俗性。其实还是作者性太强的原因。部分观众认为《一步之遥》优缺点分明,肯定江文拒绝谄媚市场,但叙事失控导致“普通观众遭抛弃”。

实际上在当下90后主导的影院里,形式超前的作品却未必适配年轻群体娱乐需求。

估计江文和万达方面都没想到,本该在备受瞩目的首映后,迎接各方朝拜、赞叹的《一步之遥》迎来的却是一片恶评。

虽说媒体们谨慎的使用了“两极分化”这个词,但显然,零星的好评完全被质疑、失望和不留情面的批驳所淹没。

《一步之遥》全国点映仅收获679万票房,12月18号电影上映首日,虽然排片量在全国20大票仓城市超过53%,但票房仅收9100万,合计不足1亿。要知道,以2010年的票仓容量,在12月15日《让子弹飞》点映时,票房就高达2000万,虽说是因为杨简加江文的组合太过吸引人,可是不要忘了,那时候的《让子弹飞》还是2D的票价。

《一步之遥》的制片人马珂曾毫不掩饰的表示,这部电影可以“测一测华夏市场的票仓深度”。

可是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不能说百分百落空,但是九成是没跑了。

当然了,这是媒体们的预想,要是杨简这个挂壁,那是百分之一百二。

《一步之遥》栽栽跟头,一定会腾出一个大空档,释放出很多原本已被锁定的消费能力,那么这些被释放的票房会便宜了谁呢?

从已经上映的电影来看,《海边的曼切斯特》的日票房竟然又稳定在了500万左右,而《匆匆那年》和《我的早更女友》显然也是获益者。

再往后推算的话,12月24号上映的5部影片和12月26号上映的3部影片无疑也会获得好处。

这其中,又数12月24号上映的《智取威虎山》,这部样板戏改编的电影,与《一步之遥》同天开启点映,可是观众们给出的评论却天壤之别。

一个是超高期待后的巨大失望,一个是没抱太多希望的极大惊喜。

这种口碑对比无形中对《智取威虎山》形成巨大推力,让原本一个题材不太讨巧的样板戏电影瞬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江文这次是给人当垫脚石了。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电影本该是此事的巨大受益者,却被很多人忽略了,它就是原本定档12月19号,也就是《一步之遥》上映次日的《暴走神探》。

不过让整个圈子乃至所有的媒体人和观众都匪夷所思的是,就在《一步之遥》的上映当天,《暴走神探》的出品方乐视影业却是召开了一场让人大跌眼镜的发布会,乐视竟然宣布将《暴走神探》调档到2015年1月16号。

《暴走神探》兵行险着,调档真相让外界猜测不已。

定档12月19日,本身就是《暴走神探》已经盘算好的冒险求全的策略。这与暑期档《分手大师》与《变形金刚4》定档在同一天的策略如出一辙。

最终在《变形金刚4》猛烈席卷的夹缝中,《分手大师》居然获得累计近7亿的票房成绩。分析原因,相对来说,《分手大师》本身还算不错,尽管够不上好电影的标准,起码比《小时代》要让人更容易接受,且人群定位正好与《变形金刚4》形成一定互补,为自己争取到了夹缝生存的机会。

此外,国内市场已经大到可以同时容纳两部大片的存在,既然其它电影都躲开了,这反倒是给《分手大师》留下了一片很大的市场。

历史何其相似,来势汹汹的《一步之遥》定档在12月18号之后,很多电影碍于江文的名头,表示知难而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暴走神探》见缝插针,决定于《一步之遥》上映的次日开画。

《暴走神探》在定档之前曾经在微博上举行过为期一个月的两轮全民征档活动,乐视那边称获得了19亿次的曝光量,数万人参与讨论。

最终的结果是,近七成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投票力挺这部喜剧影片与《一步之遥》正面抗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