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这个影帝不务正业 > 第833章 实至名归,嘤嘤嘤

第833章 实至名归,嘤嘤嘤(1/2)

目录

台下,杨简望着台上光芒万丈的爱人,骄傲、爱意、感动交织在一起。

他知道,这个戛纳之夜,不仅属于电影艺术,更属于他们共同谱写的、充满戏剧张力却无比真实的“婚姻故事”。

而许多女演员都是带着佩服、羡慕、嫉妒的复杂情绪看向台上那个美丽的女人。

这其中有众多外国女演员,也有范李二彬、舒琪、周韵、赵涛等人。

那种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而很多有机会竞争后面导演奖、评审团大奖和金棕榈的导演这个时候确实松了一口气。

《婚姻故事》的场刊分是所有入围主竞赛单元影片最高的,虽说往年都有场刊分越高,越不容易拿团体大奖的惯例,但那也分对象,杨简就是一个时常创造奇迹的家伙。

现在好了,《婚姻故事》拿了最佳女主角奖,就没机会拿后面的团体大奖了。

大家看杨简的都眉清目秀、也更可爱了许多,O(∩_∩)O哈哈~

当宣布最佳导演奖花落侯孝贤和他的《刺客聂隐娘》时,全场也爆发出一阵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杨简和柳亦妃也由衷地鼓掌祝贺,即便是与对方没什么交集,同为华夏人,华夏古代题材的电影能拿奖,他们自然会很高兴。

《聂隐娘》的场刊分仅次于《婚姻故事》,也高达3.5分。

尽管杨简没看过这部电影,但能拿到如此高的场刊分,有多么出色不一定,但想来不会差到哪里去。

评审团大奖给到了匈牙利电影《索尔之子》。

而金棕榈的归属应该是爆冷了。

杨简没看过这部电影,他只是看了一些媒体报道和预告片,为什么他会知道?

原因是当嘉宾宣布金棕榈获奖影片是法国本土电影《流浪的迪潘》时,现场爆发出了一阵嘈杂的响动。

要是实至名归,就应该是像柳亦妃拿影后,侯孝贤拿最佳导演以及《索尔之子》拿评审团大奖那样掌声雷动。

不过杨简也不意外,《流浪的迪潘》题材很对电影节的审美。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名斯里兰卡难民的漂泊移民生活,题材虽然相对小众,但是欧美评委显然更喜欢这类题材。

确实,《流浪的迪潘》也不算导演雅克·欧迪亚这位法国老头最好的作品,此前他的《预言者》、《锈与骨》在戛纳更受瞩目。

《迪潘》在本届戛纳展映中也没引起什么反响,场刊评分仅有2.5分,只能算中等水平,甚至没有贾科长的《山河故人》2.8分场刊分高。

戛纳向来偏爱艺术性强的作品,这回评委会竹席科恩兄弟这招出得让很多人看不明白。

不过能把金棕榈给到《华氏911》这类纪录片的戛纳,再把金棕榈给到《流浪的迪潘》这类题材很对味的操作就不难理解了,尤其是评审团竹席还是科恩兄弟。

这对鬼才兄弟的喜好很多时候都有些特别的。

不过这些事情和杨简都没关系了,想要拍摄《婚姻故事》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没有想过拿影后奖以外的其他奖项,他考虑的是怎么给自家小少妇拿影后,拿有含金量的影后。

其实不管是戛纳,还是柏林威尼斯,这些电影节所引发的争议本质是评审机制与小团体审美的局限性引起的。

就说场刊分的排名往往与最终获得奖项不符。

其原因是场刊代表媒体与影评人观点,而评委小团体拥有绝对话语权,二者审美割裂已成常态。

这其中没有谁对谁错,大家的身份和所处的位置不一样,出发点肯定就不一样。

就像《白日焰火》获得柏林金熊,不一样遭到很多欧美媒体的质疑吗?

媒体对这种情况有一句话:“尊重评委胡来的权利,但观众也有权记住真正的遗珠。”

颁奖礼后的发布会,杨简和柳亦妃也接受了国内外媒体的采访。

尤其是《婚姻故事》的场刊分为本届主竞赛单元得分最高的电影,意味着这是媒体、影评人最喜爱的一部电影,但是却没有拿到金棕榈,他们多少替杨简感到可惜。

“杨,Crystal,首先恭喜Crystal拿到了影后奖杯,但是杨却错失金棕榈,你们会对此感到失望吗?”

杨简和柳亦妃对视一眼,有些好笑。

“其实这部电影就是为了我妻子拿影后才拍摄的,我这么说,你们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吧?”

“其实他很害怕拿其他奖项,在苏菲宣布结果之前,他比以往任何一次参加电影节都紧张。”柳亦妃接话道:“虽然我很希望他再拿一座金棕榈,但是我知道他更想要我拿奖。”

闻言,一群媒体人都是一阵惊讶,可能只有杨简更加在意最佳女主角奖杯吧。

不过他们很快就想通了,眼前这人是杨简啊,他有这个底气和资格。

“虽然这么说有点对不住剧组的其他演员,但是我个人真的认为相比较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会更合适。”杨简露出一个笑容说道:“当然,我很感谢大家对《婚姻故事》的厚爱,大家的喜爱,就是对我们全体演职人员最高的褒奖。”

听到杨简这么说,在场的所有人都是鼓掌欢呼,因为杨简把他们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这当然值得开心了。

“杨,之前雅各布竹席透露,就在您到戛纳的第一天,他和蒂埃里就去邀请您担任明年的评审团竹席,您拒绝了,是真的吗?”

“是的,我很遗憾拒绝了吉尔和蒂埃里的邀请。”杨简顿了顿,然后话锋一转又说道:“不过我不会缺席明年的电影节,因为我会在《火星救援》的拍摄结束以后,再拍摄一部现实题材的电影,已经确定参加明年的电影节的了。”

好嘛,你果然是个快枪手,电影是一部接一部。

“我想我还有句话要说。”吉尔·雅各布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来到了杨简和柳亦妃身边,老登先是对两人点了点头,然后又摊了摊手说道:“我和蒂埃里都怀疑杨是不想担任评审团竹席才临时决定拍一部新电影的。当然,这只是我和蒂埃里的猜测。”

原本以为杨简又有了新的排片计划,这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没想到还有大新闻。

这下现场热闹起来了,大家都把目光看向杨简。

杨简那叫一个无语,这老登故意的吧,什么话都往外说。

不过杨简也想解释一下,顺带也是说给柏林和威尼斯两大电影节组委会那些老登们听的,我不是不带电影去参加你么你的电影节,实在是戛纳这个老登有些烦人,所以才临时找了个理由,所以他也实话实说。

“的确,新电影是临时计划的。”杨简环顾四周,“我知道评审团竹席是一件不那么轻松的工作,在短短几天之内,需要看数十部电影,还需要在这么多优秀电影中选出几部相对优秀的电影,这真的很难,所以我暂时不打断接受评审团竹席的工作。”

“实际上我之前就拒绝了柏林和威尼斯的邀请,所以我需要一视同仁。当然,我只是近期不想接受这份工作,未来的某一天,如果他们认为还需要我,我很乐意参与其中。”

杨简没把话说死,就算他不参加三大了,他公司的导演未来说不定还要参加,大家留一份香火情。

再者就是,也让一群电影行业的同行们听一下,他杨简以后还是有可能会担任三大的评审团竹席,以后大家继续讲点人情世故,该给的票还是要给,否则哪天他杨大导演当了评审团竹席,别怪他给你们穿小鞋。

“抱歉,杨,没想到会让你为难。”吉尔·雅各布对着杨简带着歉意地说道:“我很抱歉,不过比起邀请你担任评审团竹席,事实上我更希望你能带着作品来参加,因为那样我们又能看到一部优秀的电影诞生。”

“吉尔……”杨简严肃地看向老登,就在大家以为杨简要表达什么不满的时候,只见杨简咧嘴一笑说道:“你不用抱歉,送我几瓶好酒就可以了。”

“哈哈哈……”吉尔·雅各布大笑道:“当然,原本也准备送你几瓶好酒。”

“杨导,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的新电的大致情况吗?”

“我现在能告诉大家的是,新电影是一部现实题材的剧情片,具体的大家还是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