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小老弟进决赛(1/2)
(三合一)
李德来调整了一下坐姿,他的看法则更偏向于战略和行业影响:“王董,李总的财务分析完全正确。单从这一个项目看,转让无疑是利益最大化的。但是,我们需要考虑几个超越项目本身的因素。”
他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第一,是与天眼影业的关系。我们和天眼是深度绑定战略合作伙伴,这次风波,天眼是主角,我们是配角。我们的选择,会被杨导和整个行业解读为对天眼立场的态度。如果继续持有,财务风险如何我们先放在一边,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可能会损害我们长期的合作互信。”
“第二,是《美人鱼》项目本身的价值。周星池的招牌依然是华语电影最强的Ip之一,《美人鱼》的市场预期极高。如果我们转让,意味着我们主动放弃了一个可能创造票房纪录的项目的深度参与权和后续收益权,以及这个项目能给我们品牌带来的加持。虽然转让能获得巨额现金,但我们也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内容‘压舱石’。不过,对于天眼这个最为重要的伙伴来说,周星池又显得不那么重要。”
“第三,”刘伟的声音压低了一些,“是关于柳亦妃女士。她是公司重要股东,她的态度,我们不能不充分考虑。她的立场,必然是坚定地站在杨导一边的。”
李晓萍来补充道:“德来总说的有道理。其实我们也可以换个思路。如果我们转让份额,获得了大量现金,可以投入到我们光线自己主导的其他项目,或者与天眼合作的几部大片都需要我们投入相应的资源,比如暑期档《九层妖搭》以及后续系列,或者杨导那边马上要开拍的《寄生虫》其以及关于‘金陵大屠杀’的新项目中。这即是一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是向杨导表明了我们支持他的态度,一举两得。”
其实李晓萍和李德来都是支持跟着天眼影业一起转让份额,虽说有可能会失去周星池后续项目的投资优先权,但是只要是个正常人,在周星池与杨简两者之间,显然会无条件选择杨简。
王常田静静地听着两位下属的争论,这基本涵盖了他内心权衡的所有维度。财务回报、战略关系、品牌价值、股东态度……每一个都至关重要。
其实他早就做出了决定,现在找来李晓萍与李德来过来谈话,只是想要了解公司高管们的态度而已。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王常田缓缓开口,语气坚定起来,“我们光线能和天眼影业走到今天,建立起如此紧密的合作关系,靠的不是锱铢必较的算计,而是在关键时刻的相互支持和信任。所以,不管是今天还是在今后,我们都要选择坚定的站在杨导一边。”
他看向两人:“其实这次是赚是亏都无所谓。但是,有些东西,是财务报表上体现不出来的。那就是信誉,是江湖地位,是盟友的信任。这笔无形资产的价值,长远来看,可能远远超过我们所收获的财务回报。杨老弟那边虽然没有要求我们做什么,但是我们却是要主动表达我们的态度。我想,他不会亏待我们光线的。听说他们要打造神话宇宙,我们绝对不能错过。”
他又看向李德来:“德来,你担心的战略关系问题,正是我最大的顾虑。我们不能因为一棵树,失去整个森林。天眼影业这片森林,能给我们带来的,是未来无数个《美人鱼》级别的项目机会。”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被秋风卷起的落叶,沉声道:“杨老弟这次是在立威,我们光线,必须和他站在一起。这不是简单的跟风,而是表明一种态度:我们光线,是天眼系最坚定的盟友之一。我们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两位高管:“所以,天眼影业退出,我们光线也退出。他们转让多少份额,我们就跟着转让多少。同进同退!”
李德来和李晓萍对视一眼,对这个决定并不感到特别意外。他们了解王常田,知道他虽然精明,但更重情义、看长远。尤其是在涉及天眼影业和杨简这层关系上,他必然会选择最稳妥、最顾全大局的方案。
“明白了,王董。”李晓萍点头。
“我等下会和彤彤总那边沟通,看看能不能整体打包转让50%份额(天眼系40%+光线10%)。”
这倒是让李晓萍和李德来有些意外,不过这样做的确是不错的选择,打包的话,他们能省事儿很多。而且按照天眼那边所掌握的主动权,他们没准还能跟着多赚一点。
“你们去忙吧。”王常田挥了挥手。
“是。”
两位副总离开后,办公室内重新恢复了安静。王常田随手拿起了桌上的手机,直接找到了张彤彤的号码,拨了过去。
电话很快被接通,那边传来了张彤彤干练而略带笑意的声音,似乎对王常田的来电并不意外。
“喂,王董,今天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了?”张彤彤半开玩笑地说道,双方因为长期合作,私交相当不错。
“彤彤总,你就别打趣我了。”王常田也笑了笑,语气轻松,但切入主题很快,“我找你,还能为了什么事?当然是《美人鱼》这档子事儿。”
“哦?王董有何高见?”张彤彤的语气也正式了一些,带着询问。
王常田没有绕圈子,直接表明了态度:“彤彤总,咱们是自己人,我就不拐弯抹角了……我们光线,作为这个项目的参与者,也是天眼的合作伙伴,总不能置身事外,光看着你们在前面冲杀吧?”
张彤彤在电话那头微微一笑,她大概猜到了王常田的意思,但还是故意问道:“王董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很简单。”王常田语气诚恳,“你们天眼要退出,我们光线肯定跟着退出。咱们是重要的战略盟友,当然要共同进退。亦妃还是我们光线的股东呢,于公于私,我们都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掉链子,自己留着份额,那不成看你们笑话了嘛?”
这番话,王常田说得情真意切,既点明了双方的盟友关系,又抬出了柳亦妃是光线股东这层关系,将光线的立场清晰地传递了过去。
张彤彤那边沉默了两三秒钟,似乎在消化这个消息,或者是在判断王常田的真实意图。随即,她的声音带上了更多的暖意:“王董,你这么说,我真的很感动,也替小简谢谢你。不瞒你说,这事儿闹得,我们压力也很大。王董能这么旗帜鲜明地支持我们,共同承担,这份情谊,我们天眼记下了。”
她这话不是客套。在商言商,光线完全可以选择独善其身,杨简也没要求光线做什么,只是在喇裴康北江智强说通以后,让光线支持天眼影业的决定,没有让他们退出《美人鱼》出品方行列。
现在,王常田能主动提出共同退出,无疑是对天眼影业最强有力的支持,虽然在天眼影业看来,这样的支持其实可有可无,但人家能这么表态,那当然是好事。
“哎,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王常田摆摆手,虽然对方看不见,“不过彤彤总,我这边也有个不情之请。”
“王董你直说。”
“既然决定要退了,那就要争取个好价钱。”王常田恢复了商人的精明,“你们那边接触的潜在买家,如果他们来找你们谈,麻烦你顺便帮我们问问,我们光线手里这10%的份额,他们有没有兴趣一起打包收了?价格嘛,自然跟着你们的报价走。你们谈成什么价,我们就按比例跟什么价。也省得我们再去单独找买家,分散谈判精力。”
王常田这一步棋走得非常聪明。他将光线的份额捆绑在天眼系的份额上一起出售,有几个明显的好处:
首先就是借势,借助天眼系在谈判中的主动地位和强势要价,光线可以轻松享受到更高的估值溢价,避免了单独谈判可能被压价的风险。
其次是省力,无需光线自己组建谈判团队去和各大资本周旋,全部交由经验丰富、且更了解内情的天眼影业团队主导,光线只需在最终协议上确认即可。
第三就是巩固双方之间的关系,这进一步表明了光线对天眼的信任和依赖,将双方捆绑得更紧。
张彤彤是何等聪明的人,立刻明白了王常田的意图,这根本无伤大雅,反正最后光线也是要自己签字确认,于是她便爽快地答应道:“王董,没问题,这都是小事儿。后续有任何买家表现出明确意向,我都会第一时间将我们双方份额打包的方案提出来。价格方面你可以放心,肯定按照统一标准,绝不会让光线吃亏。”
“哈哈,那就太好了!有彤彤总出面,我就放心了。”王常田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笑声也爽朗起来,“对了,杨老弟最近还好吧?代我问个好。”
“小简那边都挺好,谢谢王董关心,我会转达的。他现在应该是哈萨克斯坦那边,《火星》马上收官。”张彤彤笑道,“那王董,先这样,我这边有个会。我们这边一有进展,就随时跟你那边同步。”
“好,保持联系。”
挂了电话,王常田脸上露出笑意,感觉整个人的心情都更加地舒畅了许多。仿佛看到了这笔“人情投资”和“信誉投资”所带来的回报。
他走到办公桌前,按下内部通话键:“通知一下,半小时后,管理层开个短会,通报一下关于《美人鱼》项目的后续处理决定。”
张彤彤在接完王常田的电话后,心情颇为不错。毕竟,能有一家大公司这么明确支持她们,这自然是件好事。她立刻将这个最新情况通过微信汇报给了杨简。
杨简的回复很简单,只有四个字:“知道了,按计划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