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黄天大法,言出法随(2/2)
徐青骑着马,:“风起。”
下一刻,徐青衣袍鼓荡,周围果有无根之风骤起,且覆盖范围至少有十里左近。
徐青又开口道:“雷来,雨降。”
话音刚,天空果然一声霹雳炸响,滚滚阴云带着水汽,覆盖十里之地,顷刻间大雨如注。
追丧马瞪大马眼,一脸震惊的看着天空,心想掌教这是已经成仙了吗?
徐青眉头一挑,再次启口:“风住雨收,虹霓显露。”
追丧马瞧着突然放亮的天空,以及前方出现的一道七色彩虹,整匹马都兴奋的嘶鸣起来。
然而,就在这时,它忽然听到徐青:“马儿噤声!”
“.”
追丧马张大马嘴,无声嘶吼,起初的兴奋也被惊惧替代,因为它真的成了哑巴!
当周围安静后,受到鼓舞的徐青立刻贯注精神,激动道:“尸来!”
周围依旧风清云淡。
“尸来!来尸!我要尸体!来一万具尸体!”
“.”
然,并无任何异常。
徐青退而求其次,转而道:“开天路,通阴阳,肃清天地,天下太平!”
轰隆!
数道雷霆从天而降,目标直指马上许愿之人。
“.”
徐青好险没一口气憋过去。
这不是玩不起吗!
徐青果断开启血湖法界,在损耗数万香火后,他这才肯闭上嘴巴。
又经过数次实验,他总算大致摸清了言出法随的作用和范围。
按照他现在的道行,言出法随只能覆盖十里范围。
再有,像唤尸、召人这些并不属于‘法’的范畴。
还有就是言出法随有一定限制,如随便口嗨,极有可能遭受天谴反噬。
“鸡肋.”
徐青算是明白了,这言出法随其实就是个智能生活助手,许多本来需要费些周折的事,只用一句话就可以做到。
比如那呼风唤雨的术法,若按原来的路数,徐青或许还需要布坛作法,但有了言出法随,他只需动动口就可以。
只不过呼风唤雨所需要消耗的法力并不会省去分毫。
徐青摇摇头,剩下的南极洞玄寿经则是一门长生之法,修到极处可成仙了道,获得大椿之寿。
这功法对徐青无用,他没有寿命之虑,自是不必修行长生大道。
不过这寿经倒是给仙堂那些有根骨的仙家或是出马弟子修行。
“南极寿经,这功法名字怎么这么耳熟”
徐青仍记得无名老妪曾对他言:人若想成仙,需斩除三尸,既上尸彭踞;中尸彭踬;下尸彭蹻。
除却修仙之人,上古时,尚有天人同居,后分天地人三才,这中间天人同样有三尸被斩,此三尸为恶尸、阴尸、怨尸。
如今那些统治冥府的法尸,便是由此三尸凝聚而成。
“通天路断后,仙神无法下界,那南华老仙又如何能够下得界来?”
徐青想起蛊惑天公将军的南华老仙,再联想起法尸形成之,心中已经有了大致判断,只是还无法确认。
不过也不必确认,只要有不平或者暗晦之事,安在法尸头上总没错!
“驾!”
徐青乘着安静听话不吵闹的追丧马,一路走马观花,却是心旷神怡。
眼下浊河两岸,凡是距离河道稍近些的草木,俱皆焕发生机,便是枯死之木也都抽出新芽,徐青甚至还看到许多开了灵智的野畜,正在吞食朝露,服气修行。
此正是生死气化,万物一体。
世间万物皆由道而生,最终也回归于道,形成永恒循环。
而修行之人,穷其毕生,所为的便是破开循环,得到超脱.
徐青骑着追丧马,一路前行,当来到与阴河太平道场对应的一处地界时,他的眼前却是多出了一座庙宇。
那庙前匾额上只有三个漆大字——太平庙。
徐青心中诧异。
阴河之事,世俗中人绝无可能知晓,能在这里建庙的,不是门道中人,就得是太平道的传人。
可两千年过去,真的还会有太平道弟子维持这支庙系吗?
徐青牵马而行,待来至朴素整洁的庙内,他看到了一老人一童儿正在门外播撒麦种。
“居士从何而来,到此何为?”
徐青瞧着身穿青色道袍,言行举止颇为得体的老道士,回道:“听闻此间有天公将军道场,所以特来拜会。”
老道闻言明显一愣,他上下打量徐青,奇道:“这道观许久不曾有香客上门,你却是这几年里过来的唯一一个。”
“也罢,那香殿里有香烛,你自行去拜就是,老道还要带着道耕种新粮,就不作陪了。”
徐青颔首点头,随后独自来到香殿内。
依旧是朴素的布置,那老旧却擦拭的极为干净的供桌上摆着香炉,香炉对面是天公、地公、人公将军的塑像。
徐青拈起三炷香,供于案前,就在这时,右厢却忽然传来一道惊咦声。
徐青侧目,只见得一位身穿天师道袍的中年道人捧着经卷走出。
那道袍的版型虽然更加简朴,布料也更粗糙,但徐青却能一眼看出那是天师府制式的道袍。
“你是天师府的道人?”
徐青眼睛微眯,脑海中的扫尸罗盘已经开始自主搜索目标。
道人闻言一愣,点头又摇头道:“贫道是天师府第二十六代天师,但却不是当今天师府的天师。”
天师府还有分府?
徐青兴趣大增,他下意识展开望气术,往眼前道人身后看去。
果不其然,道人的身后有两条影子!
只是那影子颜色却有不同,徐青以往见到的都是黑影,而这道人的影子却是一黑一青,着实古怪.
推荐一本朋友的书,也是僵尸题材,姓姜,变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