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出发(2/2)
毛熊家的大兵们喝防冻液的习惯就是这么来的。
“哈尔科夫恰卡2”烧的是军用柴油,这样才能保证它那强大的动力输出,这种高标号柴油在普通加油站可没的卖。
好在奥斯陆是挪威的首府,附近郊区就有他们的陆军储备仓库,他打听好了仓库的位置后,趁着一天夜里就去逛了一圈。
结果,还真让他在里面发现了不少好东西。
挪威看着是个小国家,可它却是“北岳”创始成员国,在奥斯陆市中心还有一个“北岳”联合作战指挥中心。
所以,虽然挪威的军力很少,只有不到2万人,但他们的装备可都是“北岳”同款的最先进的装备。
而因为人数上的劣势,挪威的军队不得不往精锐化的方向发展,挪威的海陆空三军都已经实现机械化。
普通步兵单位基本上没有多少,人数最多的就是仪仗队了。
所以,孙志伟在挪威后勤部门的仓库中发现了包括F-15,幻影2000,豹2A4主战坦克等重型装备。
有些装备还是没有拆封的零件状态,总体数量虽然不多,但大都是八十年代“北岳”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这种送上门的便宜不占白不占,他在储备仓库中各挑选了两架没拆封的F-15和幻影2000丢进空间中。
这两种战机都是欧美最新的主力战机,其中幻影2000属于第三代,F-15属于第四代。
国内现在连样品都没有,正好可以送每样送两架回去,给家里研究研究。
倒是油料,后勤仓库这边并不缺,在一片地下油库中存储着大量的燃油,其中就有两个油库装的就他需要的高标号柴油。
这种战备油库使用的都是超大型号的储油罐,平均每个的油罐可以存放10万吨油料。
因为这种高标号柴油的用途比较少,他也没拿太多,只在两个油库中各取了十分之一的量,总重量大约在2万吨左右。
7天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孙志伟的一切准备活动也已经结束。
这天上午,他去了阿曼达·奥拉维尔的店面后面的维修厂中,取回了已经被改装完毕的“哈尔科夫恰卡2”。
当天晚上,他喊上老尤尔根森和奥拉维尔一起喝了一顿酒作为告别。
第二天上午,他就在奥斯陆机场,坐上了通往斯瓦尔巴特群岛朗伊尔城的定期航班。
朗伊尔城是斯瓦尔巴特群岛的首府,地处北纬78度,距离北极点只有1300千米,是世界上离北极最近的城市。
这里说是个城市,其实就是个小镇,常驻人口不过1800人。
倒是每年会有很多游客前来,就是为了欣赏这个人类最北端的城市的风景。
如果说地球最北端有人的地方其实还不是朗伊尔城,而是更北边的新奥尔松,只不过新奥尔松并没有常驻人口。
新奥尔松只是一个科考小镇,镇上只有邮局、机场等基础设施及短期驻留的科研人员。
它因《斯瓦尔巴条约》成为北极国际科研枢纽,挪威、中国、德国等10余国在此设立考察站,形成“小联合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