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 第851章 路上

第851章 路上(1/2)

目录

“哈尔科夫恰卡2”极地车采用的是520马力的V型柴油发动机,这种发动机一发动起来,那动静可不小。

因为距离孙志伟所在的码头岸边不到1公里处就有几栋民房,V型柴油发动机巨大的噪音和震动在空中传播,还是引起了这些居民的注意。

孙志伟已经看到,有人打开了房门站在门口,正远远的朝码头方向张望。

还好,现在是极夜,孙志伟所在的岸边没有路灯,他也没打开“哈尔科夫恰卡2”的车头灯,这里的光线还不足以让1公里外的人看到冰面上的车辆。

不过,这里也不能多呆了,他听着发动机已经运转平缓,立即就将车子开动了起来,不一会就消失在了茫茫的冰面上。

朗伊尔城码头位于斯瓦尔巴特群岛的中部一个海湾里面。

孙志伟驾驶着“哈尔科夫恰卡2”极地车从朗伊尔小镇码头出了码头后,先要从小海湾绕出去,然后转道向南。

等绕过了斯瓦尔巴特群岛的最北端后,再向东北方向航行,往北冰洋与巴伦支海的交接地带行驶。

预计到达“共青团员号”沉没的地点路程大概有800-1000公里左右。

因为孙志伟只是大概知道“共青团员号”沉没的经纬度,到了那附近,他还需要用空间扫描海底,去寻找沉船的具体位置。

朗伊尔小镇所在的海湾并不深,没一会孙志伟就进入了格陵兰海。

从这里开始,他就要向右转,沿着斯瓦尔巴特群岛的西海岸往极地方向行驶了。

这一带的冰面还算平坦,上面又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积雪,“哈尔科夫恰卡2”极地车的履带在上面行驶的十分顺畅,基本能达到设计时速50公里/小时。

4个小时后,孙志伟开始发现积雪

并不是冰层变薄了,而是变得更厚,冰面也逐渐不再平坦,有时候还会出现坑洞和裂缝。

这就表示,他已经开始进入北冰洋的边缘海面了。

这一带在夏天的时候属于浮冰区,冬天结冰的最早,冰层里面会夹杂着夏天时没有融化的老旧的冰块。

而这些老旧冰块有时候会凸起一片冰面,有时候还会凹下一块坑洞。

幸好孙志伟可以通过空间,提前探测到雪层

这时候,孙志伟已经感觉到有点疲惫,这是长时间集中精神驾驶,同时还要开启空间导致的。

眼看着风力也开始加大,他决定先休息一会,等会再继续。

后面的行程肯定更加艰难,为了以防万一,他必须时刻让精神维持饱满状态,免得遇到意外时反应不及。

他将极地车的发动机保持低速运转,同时关闭车头灯,然后才回到后舱。

温度计显示,外面的风力已经达到8级,“哈尔科夫恰卡2”极地车却坚如磐石,丝毫没有动摇。

室外温度达到了零下40多度,室内的温度却保持在20度左右。

孙志伟松开了防寒服的领子,脱下帽子,先给自己泡了一杯速溶咖啡,然后又用厨房的电炉热了一块空间里保存的披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