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还有两条(1/2)
这个男孩,是张新当初和董卓说好,要过继回董家的。
这是董卓不打蔡邕这张牌的条件。
董卓并未违背承诺,张新自然也要恪守诺言,
本来他是想给这孩子起名董承的,意为传承董家香火。
但想想还是算了。
毕竟朝中有个正牌董承,将来若是传扬出去,那就显得他太恶趣味了。
还是叫董继吧。
当晚,张新又犒赏了一次士卒。
士卒们听说张新家中接连添丁,顿时欢呼雀跃。
战争是什么?
是‘死’!
但我们的主将却在‘死’之前连着‘生’了两个,这是什么?
这是吉兆啊!
这意味着我们都能‘生’啊!
一时间,张新营中士气大振。
张新也没想到,自家老婆生娃还能提振士气,心中不由喜悦。
这是好事。
冷兵器时代,打仗大多打的就是一个士气。
眼下汉军士气高昂,确实是个好兆头。
......
在初平四年十月份的最后一天,蜀军先锋赵韪率领一万兵马,抵达阳平关下。
徐和得知消息后严阵以待,同时派出快马,向张新汇报。
赵韪军抵达阳平关后,并未急于发起攻击,而是派出兵马警戒,掩护主力扎营。
“老徐。”
管亥站在关墙上,看着关外忙于扎营的蜀军,对身旁的徐和问道:“敌军远道而来疲惫,如今又忙于扎营,我们要不要点一支兵马出关,杀他个措手不及?”
“全军坚守不动。”
徐和摇摇头,“明公给我们的命令是守好阳平关,不是出击,你不要轻举妄动。”
他太了解管亥了。
这货就是个好战分子,一遇到点什么事情,总想着带兵冲杀。
果然,管亥发出一声叹息。
“啊呀,这也太可惜了。”
管亥指着关外的蜀军说道:“你看,那些蜀军累得都有点站不稳了,我们要是现在出关,肯定能大杀一番!”
“你想试试明公的军法吗?”
徐和懒得理他,直接搬出军法。
张新的军法十分严格。
不得命令,擅自出击,哪怕胜了,那也是没有功劳,反而要治罪的。
管亥闻言讪讪一笑。
“走吧,我们先回去。”
徐和带着管亥离开,“司马在城头上看着,敌军若有什么异动,随时来报。”
“交给我吧。”
司马俱点了点头。
城下,赵韪对着前方回来的斥侯问道:“如何?关内敌军可有异动?”
“没有。”
斥侯摇摇头,“敌军只在城头戒备而已。”
“敌将也是个持重的人啊......”
赵韪面色凝重,“这阳平关,不好打了。”
天色渐暗,蜀军大营终于搭出了一个框架,勉强可以住人了。
赵韪见汉军一直没有动作,找来一名传令兵。
“让张任带他的伏兵撤回来吧。”
“诺。”
传令兵打马而去。
过了一会,蜀军伏兵从山中出来,与警戒的兵马一同回营。
“还好老徐谨慎,要是听老管的,今日怕是要吃大亏了。”
司马俱站在城头,将关外景象尽收眼底,见蜀军伏兵出来,心中不由有些庆幸,命左右看好城头,下城找徐和汇报情况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