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晚霞(2/2)
晌午头,文化馆的车来了,俩小伙子扛着泡沫板箱子,小心翼翼把老物件往里装。李大爷的陶瓮最费事,林凡找了床旧棉絮裹了三层,三小子还在瓮口贴了张条:“里面有薄荷苗,轻放!”搬箱子的小伙子瞅着直乐:“这花盆比展品还金贵。”
李大爷拄着棍跟在后面,千叮咛万嘱咐:“展览完了可得原封不动送回来,少片叶子我跟你们急。”馆长在旁边拍胸脯:“放心,比伺候我家老爷子还上心!”
送走他们,小花突然指着电脑喊:“凡哥,有人给陶瓮的照片点赞,说‘裂了缝的瓮最有故事’!”林凡凑过去看,底下评论一串:“这薄荷种得有水平”“求问哪里能买到这样的老瓮”。二柱子摸着下巴:“要不咱收点旧陶瓮,修补好当花盆卖?”
“这主意中!”林凡点头,“就叫‘时光花盆’,每个瓮上都贴张纸条,写上它原来的用处,比如‘李大爷的腌菜瓮’‘张奶奶的储粮罐’,肯定有人稀罕。”王婶在旁边接话:“我娘家还有个腌鸭蛋的坛子,明儿我扛来!”
下午,镇上快递点的老张头推着三轮车来了,车上堆着小山似的包裹,都是网店的订单。“你们这生意,比镇上超市还火,”老张头擦着汗,“我那小孙子天天吵着要吃艾草青团,说比蛋糕好吃。”小花赶紧装了两盒新做的紫薯青团塞给他:“拿回去给孩子尝尝,算咱送的。”
老张头乐坏了,临了说:“对了,邮政局的人问你们要不要开通冷链,说夏天寄青团容易坏,冷链能保鲜。”林凡琢磨着:“开通!多花点钱没事,不能让客人收到坏的。”
傍晚收工时,石榴树下的薄荷苗又长高了点,李大爷特意搬了个小马扎守着,说怕野猫扒土。林凡给瓮沿缠了圈麻绳,既防磕碰又好看,小花掏出手机拍了张照,说要当网店的“镇店之宝”照片。
二柱子蹲在旁边数今天的订单,突然喊:“凡哥,有个订单备注‘要带点铺子的土’,说想种薄荷。”林凡愣了愣,随即笑了:“给他装一小袋,再附张纸条,写‘这土带着艾草香,能种出念想’。”
关铺子门时,天边的云彩红得像紫薯青团。林凡看着院里晾的艾草、堆的订单、窗台上的薄荷,突然觉得这日子就像那陶瓮,哪怕裂了缝,只要用心补补,照样能种出绿芽,冒出新欢喜。
李大爷还在跟薄荷苗说话,声音轻轻的,像怕惊着它们。林凡没去催,就站在门口听着,觉得这比任何热闹都让人踏实。
风一吹,香囊的香味混着薄荷的凉,漫了满院,真好闻。
第二天一早,林凡刚把“时光花盆”的样品摆到门口,就有人蹲在跟前瞅个不停。是邻村的刘老汉,手里攥着个布包,打开一看,是个豁了口的粗瓷碗。“小林老板,你看我这碗能当花盆不?”他指着碗底,“这是我家老婆子嫁过来时带的陪嫁,她走了三年了,我留着总掉眼泪,不如让它再‘活’一回。”
林凡接过碗,碗沿的豁口处还留着细密的磕碰痕迹,像藏着说不尽的日子。“能!”他肯定地说,“我给它补补,种上太阳花,保证比当年在你家灶台上还精神。”刘老汉抹了把脸,嘿嘿笑了:“那敢情好,等开花了,我带老婆子的照片来跟它合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