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494章 觐见

第494章 觐见(1/2)

目录

第494章觐见

又过两天,徐铭钰带着日本使团在太仓港换船,一路上没再停留。

回京路上,松平信明主动跟徐铭钰攀谈,打听天朝皇帝对幕府开海贸易令的态度。

徐铭钰对此也拿捏不准,只能模棱两可说道:“陛下仁德,只要日本方面愿意全面开海,那陛下应当不会随意干涉日本内政。只不过,以本官个人看法,幕府的海贸限令,到头来恐怕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松平信明无奈点头:“只希望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吧!”

海贸限令这种东西,本身就是自我安慰而已。

真要是大汉这边全面开海,幕府也跟着响应开放多处沿海港口那只是限制海贸交易量,对于那些商人而言,压根是管不住他们的。

毕竟,中日两国开海通商的消息一旦宣发出去,肯定会有数不清的大汉商人拉着货物蜂拥前往日本进行贸易。

日本常年闭关锁国,就连跟满清也没有半点官方交流,平日里能搞贸易的地方也只有长崎港一处,进行的还是受到严格双边限制的有限贸易。

对大汉在内的各国海商而言,日本就是一个等待开发,运过去货物就能稳赚不赔的庞大市场。

幕府要搞海贸限令,那就是在跟所有海商作对。

各国海商把货物拉来日本,总不能因为幕府的海贸限令,就把多出来的货物再原路拉回去,那得损失多少成本

到时候的结果可想而知,幕啊的海贸限令必定迅速沦为废纸,沿海港口必然充斥大量走私活动。

走私这种现象,有了第一次就有无数次,地方大名、各国海商,谁都不会嫌钱多的。

日本之所以能在此前遏制住沿海走私,靠的不是自己闭关锁国和海贸限令,而是满清这边乾隆主动配合闭关锁国。

东方最强大的帝国都锁国限制海贸了,幕府这才算是基本解决了沿海大名商贾走私乱象的问题。

只是基本解决,因为萨摩落还在利用琉球偷偷走私。

走私赚到的钱,一部分上供给了幕府,算是交了保护费了。

一天后,徐铭钰带着日本使团抵达南京。

看着眼前的雄伟巨城,包括松平信明这位主使在内,日本使团全体成员全都感受到了无比震撼。

日本跟中国已经一百五十年没有进行过任何官方的外交活动,就连官方文书都甚少通信,而且大部分还都是满清主动沟通,日本则表现的很冷淡。

因此,日本国内就连幕府这样的统治阶级,对于中国的了解也很有限,许多文书记载更是停留在当初逃亡日本的前明遗臣,所留下的部分遗作书籍。

现在看到真实的南京巨城,松平信明才发现什么大天守(日本最高建筑物)、江户町,跟天朝的南京城一对比,都是渺小的不能再渺小了。

下腊以后,看到南京码头地方的繁华,往来商船络绎不绝,还有不少码头苦力正在吃饭。

吃的居然还有米饭面条,米饭在日本可都是贵族武士才能食用普通百姓几乎都吃不起大米。

面条就更不用多说了,同样也是高档奢侈品。

江户时代,日本的武士阶级不能吃肉,最多就是吃点鱼虾海货。面条几乎就成了米饭以外,最有营养也是相对好吃的美食了。

甚至还有种说法,丰臣秀吉之所以能够快速统一日本,就是因为丰臣秀吉麾下的武士吃的是面条,而剩下那些割据的地方武士,他们吃的都是米饭萝卜干。

面条因为加了各种蔬菜,所以比单纯吃米饭萝卜干更有营养,丰臣秀吉的军队也就有更强的战斗力。

松平信明不禁感叹道:“天朝皇帝的国家,居然连苦力都能吃得起米饭和面条,能做天朝皇帝的百姓,果真是最幸福的事情啊!”

虽然松平信明是真心赞叹,但配上他那蹩脚的汉话,徐铭钰怎么听都有种阴阳自己的感觉。

徐铭钰摇了摇头,说道:“不过是米饭和面条,要是百姓平民连这都吃不上,那我大汉天朝与满清鞑虏又有何异”

这话听在松平信明耳朵里,就又是另外一层意思。

天朝大汉不愧为强大之国家,天朝皇帝陛下也确实为仁德皇帝,居然连珍贵的米饭和面条都愿意赐给平民食用。

松平信明心中对天朝皇帝的敬仰,再度更上一层楼,与之相比自家的幕府将军,就显得浑身都是缺点。

贪图享受,听不进去忠言,任人唯亲,遇大事还没有担当……主君的这些缺陷混在一起,无疑对幕府而言是个沉重负担。

松平信明知道,但他也做不了什么,他是幕府大臣,也是德川家臣,所以只能做忠于幕府、忠于将军的本分事。

将军信任他的话,那他还能说几句忠言劝谏。

要是将军厌烦了,那也就厌烦了。

就比如现在,堂堂幕府的大老(老中首领,相当于内阁首辅),居然纤尊降贵过来做外使大臣。

实际上,这家伙的结局比历史上已经好了很多,他现在好歹还能代表德川幕府出使中国。

历史上那可是因为直接劝谏德川家齐,不能太重用叔伯亲戚,这会危害到国家统治,而遭到德川家齐厌恶,不久就被迫辞职,回家养老了。

徐铭钰领着日本使团进京,进京以后,徐铭钰回鸿胪寺述职,而日本使团则被先安置在了鸿胪寺新建的外事藩馆居住。

松平信明按照鸿肺寺官员的引导,献上了幕府和天皇(正式称号已经改为国王)联名上表的日本国书。

之后就是不算漫长,但又极为煎熬的等待召见。

等待期间,松平信明还见到了住在隔壁的琉球国王,以及准备过几天就国去的安南使者。

琉球国王不用说了,就是个小娃娃,连身上的郡王袍服都不太合身。

而且也不太像是贵族出身,反而更像是个没接触过权贵生活的平民孩子。

松平信明联想到之前途经琉球国时,徐铭钰有意无意跟他攀谈疏球国自前明就被大明册封,还有疏球伪王血脉不纯,居然欺瞒中皇帝谋夺琉球王位。

安南使者来了两拨人,分别代表安南的南北两方势力,而且都没有天朝大汉的册封。

两拨安南使者都没有好脸色,忧心忡忡带着大汉皇帝批复过的朝贡文书,准备归国。

差不多等了五天时间,松平信明才和疏球使团一起得到皇帝召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