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830“这需要过程,需要博弈,也需要(1/2)
第831章830“这需要过程,需要博弈,也需要一点运气”
第二天清晨,方青叶在瑞吉酒店大堂见到了黄桃。
她今天换了一身沉稳知性装扮,一件米灰色的薄款西装外套,香槟色的连衣裙,黑色的尖头切尔西短靴。
方青叶发现她很喜欢穿裙子,当然和个子高挑大长腿有关系。
今天开的也不是昨天那辆有些拉风的阿斯顿马丁db11,而是黑色奥迪a5upe。
“杨教授住在中关村的老楼里,这个点过去,刚好能避开早高峰的尾巴。”
三人上车,黄桃将一份装订整齐的资料递给他,“这是昨晚我让家里司机送来的,杨教授最近在《航天制造技术》上发表的三篇论文,重点部分我都做了折页标记。”
方青叶接过资料,目光很快就被其中关于“低轨卫星星座的国产化路径与供应链安全”的章节吸引。
正当他沉浸其中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白藕发来的消息:“欧科微的核心团队已经修改首颗试验星的设计方案,相关图纸和参数已发你加密邮箱,等你回来最终审定。”
原来欧科微准备明年申请发射的“嘉定一号”在方青叶的要求下重新修改参数,使之符合织机系统的要求。
他简短回复后,黄桃便轻声提醒:“我们到了。”
车子缓缓驶入一个充满学院气息的老小区,参天的梧桐树光秃的枝桠交错,这里的楼房都不高,许多阳台上都摆放着耐寒的盆栽,绿意盎然。
杨教授家住在一栋浅黄色六层板楼的二层,开门的一位笑容温婉的阿姨,系着干净的围裙。
“杨老师在书房等着你们呢。”阿姨侧身将他们让进屋内。
书房宽敞而略显拥挤,四壁顶天立地的书架上塞满了各类书籍文献,空气中弥漫着旧书和茶叶混合的独特气味。
满头银发的杨伟康教授正站在一个梯凳上,在书架高处寻找着什么。听到脚步声他低下头摘下老花镜,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方先生,黄桃,来得正好。水刚烧开我泡了一壶朋友刚送的武夷山核心产区的大红袍,一起尝尝。”
“谢谢,杨教授,不客气,您叫我青叶好啦。”方青叶赶忙说道。
三人围坐在靠窗的藤编茶几旁,茶香袅袅。方青叶将精心准备的“银河织机”规划报告递到教授手中。
“这是初稿,还没上董事会。”方青叶解释道。
杨伟康点点头,戴回老花镜,看得非常仔细,还用用一支削得很尖的铅笔在页边空白处写下细密的批注。
“整体框架很清晰,逻辑也严谨。”过了将近四十分钟,杨教授才放下最后一页报告,他端起小巧的紫砂杯呷了一口茶,然后看向方青叶,
“不过,你们的技术方案里,有没有系统性地评估过与现有北斗导航系统,在频率、轨位乃至未来潜在服务层面的兼容性与协同问题”
“杨教授,关于这一点王杨的团队和我交流过,我们其实做了初步的频谱协调仿真方案……”方青叶身体微微前倾,准备展开技术细节。
杨教授却温和地抬手制止了他:“下午去部里汇报,切记,重点不要放在过于精深的技术参数上。那里的领导更关心的是,你这个‘银河织机’,如何嵌入国家整体的空间战略蓝图,它能否与‘国字号’工程形成有效互补,特别是要突出其对‘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区域通信覆盖的独特优势,以及未来在应急通信、海洋信息等领域的战略价值。要把格局打开。”
“我明白。”方青叶点点头。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三人就在书房里围绕着汇报策略、可能遇到的质询以及应答分寸,进行了深入的模拟和推演。
临出门时,杨伟康走进卧室,片刻后换上了一套熨烫平整的深藏青色西装,并仔细地打好了一条银灰色领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