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即将成立的鹏城支行行长人选(1/2)
第834章即将成立的鹏城支行行长人选
第二天早上,方青叶带着岳凯坐车赶到工信部,除了见到王主任还有国风投基金董事长刘东升以及他的助理。
最终达成初步协议:国风投基金投资2亿元,获得银河织机股份有限公司12%的股权,并派遣一名非执行董事加入董事会。
当然这是初步协议,随后报各自公司董事会审批,不过大家心知肚明,基本上已经板上钉钉。
“方董,以后我们就是战友了。”刘东升最后笑着和方青叶握手。
“是啊,我们同舟共济,把这件事情做好!”方青叶笑道。
刘东升点头,转而望向王主任:“今后还望王主任及工信部各位领导多加支持。”
“刘董、方董请放心。银河织机工程即将列入我部重点支持项目,不仅是部里,国家层面也高度重视。”
当天下午方青叶坐高铁返回申城。
国家层面的关卡虽已通过,后续工作却更为繁重。新公司筹备、银河织机项目申报等事宜接踵而至,新任ceo王杨忙得不可开交,而白藕带领的拓方科技也给予了全力支持。
与此同时,拓方科技与马芸的云峰基金先后对外宣布,分别向旗下欧科微航天与蓝箭航天注资十亿元人民币,用于产品研发、基地扩建及技术人才引进等。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方青叶回到南新,申城事务由妻子坐镇,而南新这边亦有要务亟待处理。
方青叶回到南新第二天早上,就在静海银行大厦自己的办公室召开行长会议,主要听取副行长陈丹路关于建立静海银行申城运营中心筹建工作的汇报。
该工作自年初启动,现绝大部分已就绪。运营中心办公地点设于浦东的拓方大厦——该大厦于去年11月竣工,装修工程亦于四月完成,预计七月底正式投入运营。届时,拓方科技及其旗下数家公司将整体迁入。
“方行,关于运营中心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命,以及相关部门与支行领导的调配方案,此前征求过你的意见。后在邓行长主持下,我们再次讨论通过,已于上周发至你邮箱。你是否还有其他意见”陈丹路询问道。
“我没有意见,按流程发文即可。”方青叶回应。
静海银行申城运营中心采用一正两副的领导班子架构:主任由副行长陈丹路兼任,两位副主任分别为原黄埔支行行长张荣与原南新长乐街支行行长宋明华。其余各部门负责人及员工则通过总行调配、支行选拔及社会招聘等渠道补充。
总体而言,运营中心级别低于总行、高于支行半级。
“此外,还有鹏城支行的筹建事宜。”陈丹路继续汇报。
按照年初计划,今年陆续筹建了徐州、盐城、杭州、花城等支行,就差鹏城支行的筹备工作没有完成。
“主要还是负责人,让谁去负责这项筹建工作”
鹏城支行位于特区,和浦东支行一样,拥有比别的支行更大的权限,像信贷审批、金融产品开办、风险处置等都比别的行长拥有更大的权力,所以行长人选相当重要。
听了陈丹路这句话,方青叶把目光投向赵文君:“赵行,你负责人事,有没有推荐的人选”
“有,这是我和人力资源部经过评估后拟推荐名单。”说着赵文君拿出一份资料递给方青叶。
方青叶接过来仔细看着,慢慢皱起眉头。
名单上一共三人,都是银行的中层领导,后面附着基本情况和履历以及评价。
方青叶接过来仔细看了一遍,眉头慢慢皱了起来。三个人都是中层,履历写得挺漂亮,但他总觉得不太对劲。
“戴杰,48岁,东平支行副行长,干了28年银行……经验是丰富,可去鹏城是不是年纪大了点”
“袁晓丽,总部信贷部副部长,做事是认真,但……”方青叶眼前浮现出那个总是戴着黑框眼镜、说话细声细气的女下属。
鹏城那地方情况复杂,她怕是镇不住场子。
方青叶看着名单上的三个人,都不是很满意,于是抬起头问其余两人:“名单你们看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