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诸事综合处理(1/2)
快六十岁了,还回故土创业,丁有才不能理解蓝起潮的想法。
但是,在这边投资创业,要受到一系列的行政干预,并不是单纯买卖双方的事情。
特别是土地的转让,即使是以原价或略高于原价转让,卖方都是要巨亏的。
这也就凸现出了这二三十年来,土地价格的潜在推手。
为什么林玉俏会这么关心胡菁菁转让两处旧厂址的价格?
如果胡菁菁以原价或低于原价出售,那增值税这一项是一分没有,个人所得税也一分没有。
假定胡菁菁以3亿转让给蓝起潮,增值就是一个亿,增值50%,按30%的增值税率,可征3000万增值税。
然后余留的7000万,再按20%征收个人所得税,就又有1400万。
单是这两项税收,就是4400万元。
如果胡菁菁以4亿转让成功,则增值就是两个亿,增值100%,要按50%的税率交纳一个亿的增值税。
然后余留的那一个亿,再按20%缴纳个人所得税2000万。
单是这两项税款,就高达一点二亿。
两种情况一对比,就会发现,卖主胡菁菁的收益增幅比较小,而税收这一块的增幅巨大。
当然,还有其他几项税费,数额上相对要小很多。
所以说,土地成交价格的潜在推手,一直不是商人本身。
林玉俏不可能让胡菁菁与蓝起潮之间,轻易达成这两处旧厂的转让。
她将丁有才带回家里,当然毛小毛也在,上半夜忙完下半身的事,下半夜就积极开动上半身…开动大脑,商量着怎么协调这两处旧厂,才是最佳方案。
也就是说,个人怎么从中获取最大收益?
按照所有地方的同类惯例,通常从三个大的方面入手:
一、能降低卖主成本的,尽量降低卖主的成本。
二、能拉高买主成交价格的,尽量拉升成交价格。
三、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方面,即促成买卖双方,都愿意与行政干预者合作。
林玉俏将丁有才请过来一起商量、密谋,也还是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想想具体可行的措施。
在林玉俏的简单启发之下,丁有才也觉得,这三个方面,都大有文章可做。
林玉俏与丁有才就此谈到凌晨两三点,助理毛小毛都已经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七点,尽管一夜没睡多久,丁有才很早就起来了,林玉俏当然还在睡,她通常情况下,都是9点起床去打卡。
心情愉快,比较兴奋的丁有才,打车去上班,来得比以往都早。
崔志刚都比他来得晚。
崔主任是同那两位女校长,即李校长和朱校长一起来的。
这两位新校的新任女校长,看来是比较较真了,特意早赶过来,问计建单身宿舍的事情。
因为她俩已经从崔主任的口中得知,局里面虽然就此事专门开过会,但并没有结果。
还好,那个邓丽波没有来,丁有才就想,也只有邓丽波,不会拿这种事情来烦自己。
就说这两个女校长吧:
李校长,那是市组部马老爷的“弟媳”,马老爷荐过来的,这种难题,她不去求马老爷?
朱校长,老公是楚市长,她就应该去求她老公解决,来局里有什么用?
邓丽波邓校长,她既不会因为这种事情去求她老公高建龙,也不会来吵丁有才。
两位女校长往丁有才办公室里一坐,崔主任给两位泡茶水,而她们两人,就开启了吐苦水模式,讲述各自学校内年轻教师如何表示不满,甚至有名有姓,对他们的言谈举止,描绘得绘声绘色。
等到二位讲的口干了,终于低着头去喝茶水,丁有才就问:
“估算过了没有,建一栋单身宿舍,大概要花多少钱?”
这把她俩问住了,因为她俩确实不太懂。
李校长说:“可能要四五百万!”
朱校长说:“那应该不止,还要算上水电门窗等等,少说也得上千万!”
丁有才说:“那你们先回去吧。快年底了,市里财政已经超预算,也拿不出这一项资金来,我正在积极争取资金呢!”
他也喝了一口水,接着说,“我正准备去教育厅,看能不能够再争取一部分资金过来,另外,那就要想办法,比如说,搞捐资拉赞助…”
两位女校长虽然已经起身了,但不急着走,而是反复的问:
“那还需要等多久?”
“等到审批下来,会不会要到明年?”
丁有才急于打发她俩走,说:“很快的,我这人办事,绝对是比你们还急!”
李校长和朱校长,终于是回学校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