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爷爷是道士皇帝 > 第1213章 万历三十年 1

第1213章 万历三十年 1(2/2)

目录

只不过他最先遭到了大明的针对。

对于实力较强、态度曖昧的大土司,如沐川的穆天德、水西的安疆臣等,朝廷采取了“迫降”策略。

不断派出钦差、巡按御史,带着明确的清单,清丈田亩、编户入籍、裁撤私兵、允许流官入驻理事。

同时,周边明军频繁调动演习,施加无形压力。

穆天德在巨大的恐惧和审慎权衡后,终于在万历二十七年秋,也就是挺了一年多后,率先上表,“自愿”请辞宣抚使之职,请求“改设流官,沐浴王化”。

朝廷顺势将沐川宣抚司改为沐州府,穆天德本人被授予一个虚衔的都督佥事,召至京师荣养,其子穆勇等族人则迁往他省安置。

此例一开,产生了连锁反应。

一些实力较弱、自知无法与朝廷抗衡的中小土司,见穆天德此等雄主尚且如此,更是心惊胆战,纷纷效仿,主动上表“献土”,请求改流。

朝廷对此类“识时务者”给予了相对优厚的待遇,保留其部分财产,授予虚职,使其家族得以体面退出权力核心。

至万历二十七年底,黔、滇、川交界处,已有十数个长官司、安抚司完成了行政改制,设立了新的州县……

随着初期较为顺利的“和平过渡”,朝廷开始将改土归流推向更深入、更顽固的地区……

对于内部不稳或与其他土司有矛盾的势力,朝廷娴熟地运用“以夷制夷”的古法,扶植其内部反对派或邻近的归顺土司进行告发、牵制,甚至资助其内斗,待其两败俱伤时,再以仲裁者或平定者的身份介入,顺势改流。

滇南某土司地,便是利用其兄弟争位,朝廷支持一方并助其“平定内乱”后,以其地设开化府。

并非所有土司都选择屈服。

万历二十八年夏,黔东南一个以勇悍著称的苗人土司,自恃地处偏远,地形复杂,公然杀害朝廷派去的流官,聚兵抗令。

刘綎得报,立即派遣总兵吴广率精兵进剿。

有了平定播州的经验,明军战术更加明确,不以占领全部险峻山地为目标,而是集中兵力,在归顺的当地小土司带领下,直扑其核心寨堡,利用火炮优势强行攻坚……同时严密封锁其与外界的盐铁贸易。

此次战事虽不及播州之役迅猛,但也仅在三个月内便攻克其主寨,该土司兵败自焚,其地随后被分割并入邻近新设立的流官府县。

而朱翊钧为代表的中枢决策层,对西南改土国策,无条件支持……

经过四年的持续努力,至万历三十年,西南的政治版图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盘根错节、桀骜不驯的大土司势力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以播州杨氏、沐川穆氏为代表的一批顶级土司已成为历史。

黔、滇、川三省交界处的土司聚集区被成功楔入,设立了遵义府、沐州府、平越府、开化府等十余个由流官直接治理的府、州、县。

朝廷的政令、律法、赋税体系开始在这些地区真正落地生根。

当然,改土归流并未能、也不可能在短短四年内彻底根除所有土司。

在一些极其偏远、地形特别复杂的地区中小土司依然存在。

尽管存在残余势力,但此时的西南与四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