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相(2)(2/2)
“朕一直有种说不清的感觉。”
对于这些,楚凌没有在意,而是对臧浩讲述着,“在看不到的地方,似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操控,在推动,至于是否存在,没有直接的证据,朕也不好轻断,可有一点,朕觉得朕的怀疑是没有错的,那就是皇兄的骤崩!”
关于宣宗纯皇帝骤崩一事,这在大虞中枢是处在禁忌状态下的,谁都不能触碰,谁都不敢深究。
楚凌不提及此事,是因为他是被仓促选出来的嗣皇帝,又很仓促的克继大统的,那个时候对他而言,保命是最重要的,而在得到了太皇太后的青睐,又发生了逆藩叛乱,由此引发一个大的动荡,他需要做的,不是去查这个事情,而是要如何确保巩固自身位置,暗中增扩势力。
在他苦等的机会来了,楚凌要直面的,是朝中的各项事务与盘根错节的势力,甚至到后续,楚凌还要直面敌对势力,楚凌即便有想法,但他的主要精力还是在这些上,更别提楚凌还要给大虞勾勒一个宏伟蓝图,只有这个做好了,他才能有针对性的,凝聚一切可凝聚的力量来推动改革,以此增强他的皇权统治。
当然,楚凌不查这些还情有可原,因为局势不允许嘛,但三后都是能查此事的,可这也是表面看到的。
站在孙黎的角度,她贵为太皇太后,她最看重的嫡孙死了,大虞遭遇了开国以来,最惊世骇俗的事情。
她需要做的是什么?
是稳住大局,是考察后继之君,是确保大虞国祚不会倾覆掉,这对于数十年如一日,没有干涉过朝政,一心都扑在后宫,扑在皇族的孙黎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她必须在悲痛与职责之间找到平衡,可是这背后的痛苦与压力又有谁知晓?
站在徐贞的角度,她身为皇太后,她能倚仗的儿子死了,还是唯一的儿子,而短暂空缺的皇位,最后叫一个跟她没有血缘关系,仅是有礼法关系的人继承了,那她肯定要设法掌握权柄,这样她才能确保后半生无忧。
至于王琇,是皇后不假,但她没有诞下皇嗣,其父是在朝占据要位,但其头上还有一堆人压着,更别提在后宫这边,她同样是最低的存在,夹在太皇太后与皇太后之间,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下,她要是大张旗鼓的去查什么,这会对朝局引发何等动荡,这是谁都说不好的事情。
至于暗中调查,一个在过去仅管着后宫,在前朝没有任何势力的皇后,又能倚仗谁去查这些呢?
她若真的贸然动作,不仅查不出真相,反会沦为权力博弈的牺牲品。因此,纵有千般疑虑,也只能深埋于心,静待时机。
这就是政治的残酷。
真相被掩埋,不是因为无人知晓,而是因为每个人都背负着无法言说的重担。孙黎要护国本,徐贞求权位自保,王琇则如履薄冰,唯恐一步踏空便万劫不复。三人皆有动机彻查先帝之死,却也都被现实牢牢束缚。权力的棋盘上,情感与真相往往最先被牺牲。
“陛下,臣不敢断言是否有这样的存在,但一些蛛丝马迹,确指向一种隐蔽而有序的力量在暗中运作。”
臧浩压低声音,将他藏在心中许久的话,讲出,“别的不说,单单是在此之前,朝堂、虞都、京畿等发生那样的乱象,锦衣卫奉旨暗查凤羽司余孽,甚至是想揪出北虏公主慕容天香,可到最后却查无可查了。”
“臣在那个时候,就开始怀疑此事了,但是苦于这些没有实证,不敢贸然将此事提出以影响陛下判断。”
楚凌缓缓闭目。
对臧浩这一行为,楚凌是没有怪罪之意的,毕竟他知臧浩为何这样,用一个没有实证的猜测去扰乱自己,这是会产生极大影响的。
堂内寂静无声。
徐云表面还很镇定,可心底却掀起了惊涛骇浪,这是她先前从未接触过的,更是连想都没有想过的。
如果这一切是真的,那真真是太惊世骇俗了。
她不敢想象,背后操纵这一切的势力,到底是何等可怕的存在,如果这股势力不铲除掉的话,那对大虞的危害太大了。
“组建特别有司,抽调精干力量,给朕沿着安和县这条线索细细的查!”不知过了多久,楚凌猛然睁开双眼,眼神冷厉的盯着臧浩。
“安和县暗藏金矿一事,到底是个例,还是在大虞十六道治下,还有类似的事情,这是今下唯一能抓住的线索。”
“顺着这条线索给朕查下去,如果是个例,那就另当别论,但要有类似的事,就代表其中有猫腻。”
“林凡这个人,暂时不要动,先将任峻彦抓起来,后续怎样查,不需要朕再明确告诉你了吧?”
“臣遵旨!”
臧浩当即作揖道:“陛下放心,臣知道后续该如何做!”
“师明!!”
楚凌伸手道。
“奴婢在!”
师明压着惊疑,立时上前拜道。
“上林苑,你就不要再回去了。”
这句话讲出时,师明是心有震惊的,他整个人是傻了的,好端端的,为何就牵扯到他身上了啊。
“待这次微服私访结束,你到宫里任职。”对师明的反应,楚凌丝毫没有在意,而是继续说道。
“让李忠协助你,从宫中挑选一批可靠之人,给朕组建东缉事厂,今后,东缉事厂就干一件事,给朕严查大虞十六道诸府众县治下的矿藏,尤其是处于管控下的矿藏!!”
“朕要叫那些动了歪心思,将算计打到社稷身上的奸佞败类,一个个怎样吃进去的,再怎样给朕吐出来!!”
“奴婢遵旨!!”
师明立时作揖拜道,此刻的他内心激动不已。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如何能不兴奋啊。
相较于在上林苑这个不为人知的离宫别苑,担任掌权太监,师明更希望能在人前做掌权太监。
这是完全不同的。
东缉事厂,瞅瞅这名字多霸气啊!!
‘既然针对榷关一事,暗中有察事负责,那与之相对的,在大虞境内,针对一些特别领域,也必须要有对应有司负责,而他们必须无条件归属于皇权之下。’
对师明所想,楚凌根本没有在意,此刻的他,在思索一件事情,即在初步推动试行改革的阶段,如何有效增强皇权对地方的掌控力度,尤其是在资源赋税的关键节点上,这是很重要的存在。
不做这些事情,难保试改带来的红利,会被一些群体给窃取了,这是楚凌绝不愿看到的事情。
改革是需要钱财支撑的。
对外是需要钱财支撑的。
有些事情不把控好,是会出大问题的。
再一个,师明的确不适合待在上林苑,但是想叫底下的人卖命做事,师明就必须要有一个好去处。
东缉事厂,无疑是极好的存在。
隐秘战线的组织,那要看怎样驱使了,若用之得法,便可如利剑出鞘,直指膏肓之疾,楚凌既然将它们一一筹建起来,那就有对应的办法,来叫熟知的历史上,会发生的不会发生在大虞。
东缉事厂的设立,不只是为查矿藏,更是要立下一道铁规矩:凡涉国计民生之要地,皆牢牢掌控在中枢之下,谁要是敢触碰这一红线的话,那必然是要受到严厉惩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