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证明,从不屈服(1/2)
当又一次问询电报发到第三路军总指挥部,从伯力城回来之后的李兆林将总指挥部移到朝阳山密营基地,原本总指挥部在南北河密营基地。
指挥部内,冯志刚、张兰生、李兆林都在,当接到陆北的电报之后,冯志刚首先就生气了。这件事陆北问了三遍,现在李兆林总指挥回到东北继续领导抗日斗争,他又问一次。
“这个陆北,一件事问了三次,真当电台的电池可劲造啊!”冯志刚没好气道。
不同于冯志刚,李兆林对于陆北还是很有耐心的,他是跟陆北相处的时间不够长,加上五支队又打了大胜仗。
李兆林说:“我看咱们还是给他吃一个定心丸,不然他是难以下决心的。”
“不是定心丸的事,这小子问了这么多次,心里肯定有想法。你们等着,保准又给折腾出什么幺蛾子,这家伙不是什么安分的主儿。”
“那就给他一个肯定的答复,进军呼伦贝尔大草原在额尔古纳地区建立游击区。”
“行。”
坐在汽油桶旁,桶里燃烧着木头。
李兆林眯着眼说:“第一路军的杨司令牺牲了,日本人和伪满汉奸高兴的到处敲锣打鼓,他们在报纸上宣传,说东北的治安已经得到彻底的扭转,还说咱们抗联要完蛋了。
咱们是要组织一场较大的战斗,不仅仅是给杨司令员和其他牺牲的指战员报仇,更是向日寇证明,东北的抗日斗争火焰是不会熄灭的,我们抗联依然有能力继续奋战。”
说完,李兆林扒拉一下木柴,烟雾熏得眼睛都睁不开。
“老张,军政干部训练班组织得怎么样?”
张兰生正在抄写教材,这次李兆林他们从伯力城回来,带来许多苏方内务部提供的八路军抗日宣传文件,其中不乏有组织数月前刚刚发表的政策和谈话。
这些都是极好的学习资料,是能够用于政治培训的。也侧面证明毛子是能够与八路军直接联系的,但对方就是不给搭桥牵线,这就很无奈。
同时,这次苏方内务部向抗联提供关内八路军及新四军的一部分情况,八路军在整编的时候只有五万不到,现在已经有三十万军队。新四军在组建之初只有寥寥四千多人,可以说比当时的抗联还要孱弱数倍,但现在已经是下辖三万将士,并且在江南一带建立起牢固的根据地。
不过苏军内务部没有告知抗联。国际代表团也没有向他告知抗联的活动,苏方也默契的隐瞒。
看着手中厚厚的文稿资料,张兰生感慨道:“老毛子的情报工作真的不错,能搞到这些最新指示。军政干部培训班的事情已经准备的差不多,这是培训班学员同志,我得准备教材。”
接过名单一看,李兆林忍俊不禁一笑:“好家伙,三十名培训军政干部,有三分之一都是五支队的,你这是要把他们五支队的基层骨干抽走完啊?”
“不可否认陆北和吕三思打仗搞政工有一手,无论是金策书记和你都对他们赞叹有加,但这是吕三思自己推荐的同志。他们连队的骨干都是从战斗中磨砺出来的,是打磨好的。
可现在他们马上就要扩编,搞不好要扩编成两个正规营,这样一弄军政干部就不够了,现在新兵在接受训练,陆北也说趁这段时间也给其他基层干部补补课。”
“这小子,好事是不落的。”
一旁,拟好一份新的电文,冯志刚交给李兆林过目:“他这浑小子,还问我军政干部培训班缺不缺学员,他想吃上几个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TMD,我恨不能飞到莫力达瓦揍他一顿。”
“他当学员就算了,当教员如何?”李兆林笑着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